78
汽車大全
央行時隔12日重啟逆回購 7月資金麵易緊難鬆
7月11日,央行在暫停公開市場操作12天之後,重啟逆回購,投放量為400億元,完全對衝當日到期金額。未來將近三周的時間,還將有近6000億元資金到期。
興業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唐躍認為,當下應該是資金麵最寬鬆的時刻,未來兩周,流動性大概率要邊際上變緊,而債券的供給壓力可能回升。
7月流動性難言寬鬆
11日,央行進行了300億元7天逆回購操作、100億元14天逆回購操作,當日有400億元逆回購到期。
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本周三到周五還將共有2100億元逆回購到期,1795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到期。而本月的後兩周,資金到期量分別為695億元、1385億元。
7月各周逆回購和MLF到期情況(單位:億元)(注:31日無逆回購或MLF到期)
當日,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漲跌不一,隔夜Shibor漲7.2個基點,7天期漲2.8個基點;一個月、三個月Shibor利率均繼續下行。
此前央行自6月23日以來,連續12個交易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
唐躍認為,近期央行連續淨回籠,說明對當下的流動性寬鬆狀態並不滿意,換言之,當下應該是資金麵最寬鬆的時刻,未來兩周,流動性大概率要邊際上變緊。
“流動性最為寬鬆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7月資金麵會有較大的壓力。”聯訊證券總經理李奇霖亦持類似的觀點。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7月中下旬,市場的流動性將麵臨諸多不利因素:一是7月繳稅、繳財政存款,過去3年均值大約在5000億元左右;二是海外分紅對外匯占款構成拖累;三是央行過去公開市場操作(OMO)與MLF還有6350億元將到期;四是6月發行的跨季短期存單也有近2000億元的到期額。
李奇霖認為,在以上種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下,7月中下旬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大概率會重新頻繁化以補充接下來較大的流動性缺口,但與6月“跨季+金融監管”具有較大的風險不同,7月是正常月,央行補水的量不會太足,且最近海外央行紛紛表達出“緊縮”態度也給中國央行帶來約束。因此預計至少在7~8月資金麵不會鬆,而是將重返緊平衡。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薑超認為,二季度以來,歐美央行均釋放貨幣政策可能收緊的預期,對我國央行的貨幣政策仍有製約。央行態度和流動性工具投放仍是決定資金麵的關鍵因素,預計央行仍維持“削峰填穀式”操作,維持短期R007(銀行間7天回購利率)中樞在3.3%。
華創證券表示,雖然央行此前連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對銀行體係流動性總量的判斷由較高水平轉為適中水平,但隨著後期資金到期和外匯占款等壓力,資金麵將趨緊,疊加本周存單到期規模上升,存單利率或將反彈。本周利率債合計供給規模將達到5310億元,為近十年來最大規模,整體供給壓力較大。
回顧上半年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招商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徐寒飛認為,央行的逆回購操作發生了一個關鍵性的變化:由主動投放轉向了根據市場情況被動進行投放。因此他認為,對於未來流動性也不必過分擔憂。整體來看,央行當前政策的主基調,仍然是維護銀行體係流動性水平處於既不過度緊張也不過度寬鬆的適中狀態。
下半年利率債供給放量
從當日債市的表現來看,重啟逆回購對於市場情緒的提振作用比較有限。銀行間現券收益率小幅下行;國債期貨漲跌不一,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T1709漲0.08%,5年國債期貨主力TF1709則下跌0.02%。
分析人士認為,除了流動性的因素,下半年利率債的供給量將大幅高於此前,也會對債市供求構成壓力。因此,收益率繼續下行的動力不足,短期之內或將持續波動。
今年上半年利率債發行量為4.95萬億元,淨融資額為2.67萬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減少了1.99萬億元和2.33萬億元。
天風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孫彬彬估計,下半年利率債發行總量為5.92萬億元,淨融資額為4.16萬億元。
對比來看,2015年下半年及2016年下半年,利率債發行總額分別為5.30萬億元、5.50萬億元,淨融資額分別為3.95萬億元、3.57萬億元。
“相比較而言,不考慮特別國債,根據各項單項預測的利率債發行總量下半年將顯著高於前期水平,淨融資額也略高於前期水平,下半年利率債發行存在一定壓力;但是,如果考慮到特別國債到期不續作,則淨融資額將大幅減少6963.78億元,供給壓力將顯著下降。”孫彬彬稱。
唐躍認為,從這個角度來說,市場的資金和供求關係可能會變差,收益率下行的動能可能趨於放緩,如果結合經濟基本麵穩定與海外的負麵因素,不排除債市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出現波動甚至下跌的可能。
不過,他亦表示,目前來看,在維穩窗口內,貨幣政策保持中性偏穩的可能性較大,而投資者在持幣和做業績動力很強的影響下,“買跌”的心態非常普遍,在流動性仍然穩定的環境下,市場下跌幅度也許有限。目前維持對1~2個月內市場整體震蕩的看法,市場追逐高票息的行為可能仍然持續,長端利率還難以突破年內前高,中間有交易機會。
薑超則表示,債市將是震蕩格局。短期經濟走穩,中觀數據好壞參半,但下半年下行壓力逐步加大。目前債市走勢更多取決於政策預期和資金麵變化。7月中旬金融穩定會議即將召開,預計銀行和資管監管細則將逐步落地,但金融去杠杆仍在延續,海外公債利率上行也有製約,債市趨勢機會需等待,短期維持10年國債利率區間3.3%~3.7%。
最後更新:2017-07-12 08: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