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08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監管層首提“資產配置牌照” FOF、基金投顧化紅利漸起

資產配置時代的紅利預期正在不斷釋放新的信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在8月6日發表公開講話中提出,鼓勵銀行、保險等機構投資者通過標準化大類資產配置服務參與資產管理活動。

作為代銷入口,銀行、保險機構一直以來是居民資產配置的“大入口”,而洪磊的表態,亦被業內視為上述強渠道機構有望在資產配置業務上獲得更大主動權。

洪磊建議,在《基金法》框架下,製定大類資產配置機構及產品的相關法規,通過功能監管允許機構投資者申請大類資產配置牌照,並核準其發行相關產品。值得注意的是,監管層有關“資產配置牌照”的表述尚屬首次。

分析人士指出,資產配置牌照的提出,或將促使基金業前端呈現出進一步“投顧化”發展的趨勢,同時側重於強調資產配置功能的FOF產品,也被視為在資產配置時代的重要工具。

渠道進化“資產配置”

有關“資產配置”牌照的建議,或許正成為銀行、保險乃至互金平台等基金代銷機構轉型的一個契機。

“在《基金法》框架下製定大類資產配置機構及產品的相關法規,通過功能監管,允許機構投資者申請大類資產配置牌照並核準其發行相關產品,為資本市場引入真正穩定的長期資金,促進資本形成。”洪磊表示。

“一些大的代銷機構有希望通過‘資產配置’這一工具強化與客戶之間的關係,並且在代銷過程中更加體現自身的主動型。”一位接近監管層的基金子公司負責人表示,“這顯然是代銷機構的一個機會。”

這一預期意味著,過去的產品渠道向資產配置機構轉型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資產配置本身是一個空白,目前還是一個概念化的東西,沒有被製度化地明確;許多機構也是在用銷售資產組合來推銷‘資產配置’甚至‘智能投顧’概念。”上述基金子公司負責人表示,“如果大類資產配置能夠申請牌照,一方麵將會促進資產配置業務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麵也會對行業形成規範效應。”

“其實客戶都在銀行手中,銀行更了解客戶,也比較適合為客戶提供資產配置服務。”一家國有大行東北某分行零售業務負責人表示,“過去銀行隻管銷售,而基金負責管理,兩者是分開的,如果強調資產配置屬性,那麼銀行在這個鏈條中也有更強的參與性。”

事實上,洪磊也正是認可渠道機構的這一“能力”,才建議銀行、保險等機構順應資產配置牌照化的趨勢。

“憑借多年的代銷經驗,銀行、保險等機構更為貼近、了解投資者。”洪磊也認為,“結合投資者需求,通過大類資產配置對公募基金產品進行二次選擇,為投資者提供跨生命周期、經濟周期的資產配置解決方案,是這類機構投資者的重點發展方向,前景極為廣闊。”

實際上,將傳統渠道進化為資產配置機構這一建議,也和當下的第三支柱養老金改革趨勢緊密相連。洪磊就明確唿籲,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要充分吸收公募基金製度優勢。

“如果個人養老金體係建立起來,那麼這些賬戶托管大概率還是會在銀行,在具體產品管理環節上應該發揮公募基金的優勢,但諸多個人賬戶的出現將帶來巨大的資產配置需要。”上述基金子公司負責人表示,“所以當下提出資產配置牌照概念也正當時,這個過程中銀行等渠道機構也有條件扮演相應角色。”

基金投顧化與FOF預期

資產配置時代的來臨,與受關注度不斷提高的FOF產品不無關聯。

“FOF是能夠實現大類資產配置,能夠把國內、海外的資產組合在一起,並通過基金優選,能夠挑選出真正長期有能力戰勝業績基準的產品。”上投摩根基金副總經理郭鵬表示。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突出資產配置與FOF之間的關係,或在一定程度上對當前主流的居民資產配置構成替代作用。

“風險收益上,FOF產品本質上是促進收益曲線更加平滑的產品,符合資產配置方向。”北京一家公募基金高管表示。

“銀行理財、信托、帶預期收益率私募基金甚至是P2P其實占了當前居民資產配置的絕大部分。”上述公募高管坦言,“但這些產品因為剛性兌付的存在,都是間接融資和類間接融資;而在當前倡導直接融資的環境下,資產配置從這些保本產品走向公募基金是可以期待的。”

在業內人士看來,建議渠道機構申請資產配置牌照並獲得產品發行能力,或意味著FOF的管理人有可能會向更廣闊的範圍放開,而基金“投顧化”也有可能成為資產配置的一種表達形式。

“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渠道直接變成FOF的管理人,因為FOF管理和資產配置本身是類似的;第二種是賦予其投顧屬性,讓其變成基金投顧,為基金、資產選擇提供方向性指導。”上述基金子公司負責人指出,“當然,也有可能兩種屬性同時兼具。”

在業內人士看來,通過資產配置或FOF等概念,將管理人屬性或投顧屬性賦予渠道機構,也將促使其承擔更多的受托職責。

“目前銷售行為和資產配置在職能上具有模煳性,比如銀行或者互金平台推智能投顧,但投顧背後底層資產同時包含基金,但這實際上還是一個銷售行為。”上述基金子公司負責人表示。“通過資產配置、投顧屬性的賦予,也能夠進一步強化代銷機構的相關職責,在基金的前端環節去完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

(原標題:監管層首提“資產配置牌照” FOF、基金投顧化紅利漸起)

最後更新:2017-08-08 09:30:05

  上一篇:go 監管部門緊盯“任性停牌”
  下一篇:go 河北省長許勤: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