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4
汽車大全
廣東省金融工作會議今日召開 金改發展實施意見已起草
8月26日,廣東全省金融工作會議將正式召開,這是繼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之後首個召開的省級金融工作會議。記者了解到,此次廣東省金融工作會議是多年來級別最高的一次,省主要領導將出席會議。
“支持創新、支持實體經濟、支持對外開放合作。”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省金融係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在省主要領導提出的總體要求下,大力發展國際金融、科技金融、產業金融、農村金融和民生金融,全省金融呈現“創新有效、發展有序、服務有力、風險可控”的良好態勢。
過去五年,廣東金融強省戰略穩步推進,取得了積極成效,探索了廣東經驗,提供了廣東智慧,貢獻了廣東方案。
展望未來,廣東的發展已經上升到新的階段,廣東的金融發展也站上了新的起點。下一個五年,廣東金融發展的藍圖即將展開。記者獲悉,廣東省金融辦已起草《貫徹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推動廣東金融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地方政府金融工作部門職能與架構設置方案》等文件,將在此次廣東省金融工作會議上進行研究討論。
服務實體助力經濟轉型升級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自1989年起,廣東省經濟總量一直連續穩居全國第一。2017年上半年,廣東GDP總量達4.2萬億元,同比增速達7.8%,繼續領跑。
作為率先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省份,廣東於2016年2月率先印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杠杆行動計劃,出台《金融支持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意見》,主動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
金融強省戰略,讓廣東實現了科技、產業、金融融合發展,同步繁榮。過去五年,廣東省金融業增加值翻了一番,金融業占GDP比重提升了2.5個百分點。2016年該省金融業增加值為6502億元,居全國第一;金融業占GDP比重達8.2%,拉動經濟增長約1個百分點。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本目的。2016年,廣東社會融資規模增量21155億元,排名全國第一。直接融資上,今年上半年廣東省新增上市公司51家,IPO募集資金金額276.61億元;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234家。廣東三家區域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2.4萬家,累計融資2900億元,占全國的25%。
在廣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呈現出融資總量擴大、結構優化、服務良好的特點。今年上半年,廣州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為52.3%,居全國大城市第一位;在深圳,間接融資結構優化支持產業轉型升級,直接融資渠道拓寬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隨著金融不斷為實體經濟“輸血造血”,廣東經濟轉型升級悄然獲得新動能。今年上半年,廣東工業結構中的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52.7%和27.8%,同比提高1.5和0.6個百分點。
先行先試深化金融改革創新
改革是主線,創新是靈魂。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是先行先試的實驗田。
據統計,自2012年以來,廣東省獲得中央批準的金融創新試點地區達到6個:2012年,珠三角九市和梅州、湛江二市獲批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2014年,廣州南沙獲批開展深化粵港澳台金融合作改革創新;江門、梅州分別獲批全國小微企業信用體係建設試驗區和全國農村信用體係建設試驗區;2015年4月,廣東自貿區獲批開展跨境金融等係列金融改革創新;今年6月,廣州花都創建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獲得國務院批準。
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的發展離不開改革創新。從經濟特區到“特區中的特區”,從自由貿易實驗區到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在金融改革創新上,創下了諸多“首家”,留下了一連串的創新烙印。
深圳前海,一個自誕生就帶有創新基因的地方,擁有首家港資控股合資證券公司、首家相互保險社……
珠海橫琴,擁有首家澳門資本的銀行營業機構、境內首家基於物聯網的專業保險公司、境內首家青創板運營中心……
廣州南沙,擁有全國首家自貿區法院、全國首個能源金融示範區、全國首個自貿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還將打造中國首個國際金融島……
目前,廣東省正以自貿區金融創新為平台,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記者從廣東省金融辦了解到,目前廣東自貿區入駐金融類企業超6萬家,居全國自貿區首位。在推進跨境人民幣結算方麵,廣東自貿區累計結算業務量11.7萬億元,連續8年居全國首位;跨境人民幣貸款試點匯入貸款金額達408億元。
此外,廣東還率先開創“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模式,深化港澳銀行準入機製創新。通過搭建合作平台,引導粵港澳銀行業聯動支持大灣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據了解,截至6月末,粵港澳大灣區內信貸總額近3萬億元,支持“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建設近200個,授信總額超3000億元。
快馬加鞭未下鞍。記者了解到,下一步,廣東省將加快廣州、深圳區域金融中心建設,以廣深為中心,珠三角為支撐,粵東西北為腹地,推動廣東區域金融協調創新發展。製定粵港澳大灣區專項規劃,打造國際金融樞紐。促進三大自貿片區發展與產業布局相適應的特色金融業態,實現錯位、均衡、有序發展。大力推進跨境金融創新,加強與國際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增強金融輻射力、影響力。
創新手段科學防控金融風險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以強化金融監管為重點,以防範係統性金融風險為底線,加快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完善金融機構法人治理結構,加強宏觀審慎管理製度建設,加強功能監管,更加重視行為監管。
眾所周知,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亞洲金融風波,讓廣東在金融風險防控上的“短板”暴露無遺,一批金融機構倒閉關門,不少銀行爛賬充斥,區域性的金融風險讓廣東曾一度被貼上“經濟高增長、金融高風險”的標簽,元氣多年難以恢複。
教訓深刻,痛定思痛。經過多年努力,廣東轄內金融機構持續穩健運行,綜合實力日益增強。廣東銀監局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末,廣東(不含深圳)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為1.79%,比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同比下降0.05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廣東銀行業累計實現稅後利潤835.6億元,同比增長13.01%。與主要經濟發達省份相比,廣東不良貸款和不良率控製效果明顯,不良率更低,展示了廣東金融業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和永恒主題,也是經濟良性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今年5月,廣東省主要領導主持召開經濟金融風險防控辦公會,研判經濟金融風險形勢,研究部署做好風險處置工作。
目前,廣東省建立了防控金融風險聯席會議製度並定期召開會議。在農信社改製方麵,按照“成熟一家,改製一家”的原則,穩妥推進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全省已改製農商行32家;在互聯網金融風險和清理整頓交易場所方麵,開展“回頭看”等;暫停1家文交所、限期關停5家大宗商品交易場所違規交易模式等。
廣東正在把主動防範化解係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學防範,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著力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著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線和風險應急處置機製。
為了全麵監控風險,不留死角,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與其他部門、地方政府以及金融機構溝通協調,強化合作,進一步完善風險管理的頂層設計。同時,全麵加強風險摸查評估,從源頭抑製金融風險。2012年以來,該行持續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風險監測和排查,對地方政府性債務、房地產、產能過剩行業、交叉性金融業務、證券期貨創新業務和創新產品等領域加大風險監測力度,對全省70個區域重點行業按季度開展過度授信風險監測,重拳打擊金融違法犯罪。
廣東銀監局織緊織密風險防控安全網,一方麵堅守風險底線。目前轄區內不良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風險暴露勢頭有所扭轉;另一方麵堅持重拳整治。在監管嚴厲督導下,轄內銀行業進一步回歸本源、專注主業,今年上半年同業負債和投資降幅均超過20%,資金逐步回流實體經濟。同時,堅持“治病救人”,以改革化風險,創新性提出“過濾式”增資等模式,處置核銷不良貸款力度位居全國前列,核心監管指標實現整體達標。
在廣州,全國首個地方金融風險防控平台——“廣東省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平台”於今年6月揭牌,通過大數據、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手段,實現對金融風險的全覆蓋、全鏈條防控,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化解區域性金融風險。同時,探索在金融企業建立首席金融風控官製度等。
在深圳,結合當前地方金融治理薄弱的問題,正探索先行先試,開展新興金融長效監管機製建設的試點,起草《關於探索建立地方新興金融長效監管機製有關問題的請示》,於5月底上報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等。
(原標題:改革創新與服務實體並舉 廣東金融強省夯實新起點)
最後更新:2017-08-26 10: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