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2
汽車大全
中國跨境電商正麵臨四大挑戰
根據高盛的最新研究,受中國4.6億在線購物者推動,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量將保持年複合增長率23%的速度繼續擴大,接近線下交易增速的三倍。
國內電商產業的持續火熱,吸引越來越多境外支付機構欲得分一杯羹。
近日,歐洲大型支付機構——法國銀捷尼科集團(Ingenico Group)旗下Ingenico ePayments亞太區總經理尼克·塔布(Nick Tubb)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銀捷尼科從2007年進入中國市場開始服務中國商戶,到2014年在中國上海成立辦公室。這10年期間銀捷尼科年處理中國在線交易量增長了180倍。此外,銀捷尼科協助中國消費者用包括支付寶、中國銀聯、以及本地銀行轉賬在內的27種支付方式,方便地在數百個國際品牌海外網站上進行在線購物,且涵蓋零售、旅遊、遊戲、留學等眾多品類,推動跨境電商產業的迅勐發展。
但他坦誠,跨境電商環節的支付體驗很大程度會影響線上交易轉換率。銀捷尼科通過內部發現,60%跨境電商訂單在支付成功前遭到棄單,這背後的主要原因很多,包括消費者的支付選項不正確、對支付安全性與技術問題有顧慮、支付步驟過多影響操作體驗,不願泄露個人隱私等。
此外,中國電商企業在邁出國門走向全球化的過程裏,也遇到四大跨境支付挑戰,其中包括尚未構建全球多元化的支付方式與支付貨幣結算能力,缺乏跨渠道客戶支付經驗,管理反欺詐、外匯匯兌風險等複雜性金融操作經驗不足、客戶參與度與粘性有待提高等。
“所幸的是,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全新技術的崛起,這些問題正迎刃而解。”他直言。在這些新技術的引領下,未來支付將突破現有的業務邊界,形成以客戶為中心的、跨平台、跨終端、跨貨幣的綜合型金融支付平台——具體而言,未來支付行業將呈現四大發展趨勢,一是雲計算等技術正令線上和線下支付方式不斷融合,形成全渠道支付體驗;二是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正在打通支付與電商、社交平台的業務隔閡,讓商戶為可以在交互對話過程完成用戶支付,從而獲取更高的支付轉換率,三是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讓支付正變得無形化,未來人們無需用卡,隻要刷臉就能完成支付;四是大數據分析技術創新,為支付產業引入更多娛樂工具,推進個性化支付方式的崛起。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國內跨境電商產業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兩大瓶頸,一是客戶體驗不夠好,二是支付環節進一步加強反洗錢反欺詐審核。
“尤其是反洗錢反欺詐審核,某種程度決定了監管部門對人臉識別等人工智能支付技術的認可度,能否作為拓展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的助推器。”他指出。
在你我貸合規部負責人看來,相關部門對互聯網電商、金融服務支付環節反洗錢審查的操作要求,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麵:在資金入口端,相關部門要求平台對投資者進行實名製認證,確保手機號、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客戶姓名保持一致,甚至相關部門允許平台接入直通公安、人民銀行的第三方征信機構,對客戶信息真實性進行交叉驗證。
在業務操作端,平台需對借款人賬戶進行甄別,若發現它以往存在洗錢記錄,需向相關部門及時報備。
在資金出口端,平台需采取措施確保資金出入賬戶一致。此外,相關紙質、電子交易資料自交易結束之日起需保存至少5年,以備相關部門核查。
“目前,相關部門對互聯網支付領域的反洗錢工作相當重視,因為它不僅涉及金融安全,而且涉及公共安全,更重要的是,反洗錢工作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應用,還體現在兩個環節——既能迎合人工智能、移動化業務拓展,數字化運營的發展趨勢,又要防止係統性風險發生。”上述你我貸合規部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目前你我貸已通過大數據係統構建異常用戶模型,從而推進自動化風險識別體係。
在尼克·塔布看來,推動跨境電商業務的合規操作與客戶支付體驗提升,是銀捷尼科未來推動在華拓展的一項重點業務。一直以來,銀捷尼科致力於幫助中國企業積極通過構建跨境電商與支付的生態圈,進而拓展業務全球化。
“我們將繼續加大在華投資,成為中國公司走出去的全球合作夥伴,為他們在海外探索新業務提供強有力支持。”他直言。
最後更新:2017-09-04 13:4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