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
汽車大全
音速拿錢光速花錢 樂視的拿錢速度趕不上花錢速度

摘要:樂視債務危機爆發以來,對樂視陷入困境的各種分析與解讀,可謂汗牛充棟,但是,騰訊聯合創始人曾李青通過個人朋友圈發表的對樂視的看法,雖然沒有長篇大論,卻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共鳴。曾李青說,“對這麼明顯的龐氏騙局都看不出來的,不配在投資圈混,也不適合創業。”可以看到,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點了讚。他甚至將樂視與ITAT進行類比,這家主營國際品牌服裝會員店的公司,曾在成立四年被估值千億,累計獲得上千億美元投注,結果是一家騙子公司。曾李青還表示,所有買過樂視股票的基金經理、參與樂視其他項目投資的投資機構的投資經理,在這個行業的生涯估計也險了,就像以前投資過臭名昭著的ITAT的人全部在行業消失一樣,這樣的人不是智商有問題就是職業操守有問題。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且慢下結論,須知除了庸人之外,還有上帝與神人。
以上帝的視角看世界,人間的煩惱,自然都不是個事兒,他老人家俯看眾生,輕輕吹口氣,啥問題就立馬化解於無形,就像台風吹掉梧桐樹上的幾片枯葉。上帝眼裏,哪裏有問題?
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人,他們在上帝之下,庸人之上,詩意地棲居,他們往上看是上帝的腳板,往下看是庸人的頭頂。簡而言之,這是一群被上帝把玩被庸人們仰視的物種,半人半神的半成品,找不到合適的詞匯,隻好尊稱他們為神人了。在神人的眼裏,錢從來都不是一個問題!
可惜,我們生為庸人,高度不夠,目力不逮,所以,也就隻能以庸人之視角,看人看事看股票,不用說天下了,就是巴掌這麼大一點兒的股市,到處都是看不清鬧不明的問題。
智商不是問題,操守才是
樂視債務危機爆發以來,對樂視陷入困境的各種分析與解讀,可謂汗牛充棟,但是,騰訊聯合創始人曾李青通過個人朋友圈發表的對樂視的看法,雖然沒有長篇大論,卻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共鳴。曾李青說,“對這麼明顯的龐氏騙局都看不出來的,不配在投資圈混,也不適合創業。”可以看到,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點了讚。
他甚至將樂視與ITAT進行類比,這家主營國際品牌服裝會員店的公司,曾在成立四年被估值千億,累計獲得上千億美元投注,結果是一家騙子公司。
曾李青還表示,所有買過樂視股票的基金經理、參與樂視其他項目投資的投資機構的投資經理,在這個行業的生涯估計也險了,就像以前投資過臭名昭著的ITAT的人全部在行業消失一樣,這樣的人不是智商有問題就是職業操守有問題。
隨便翻開一篇關於樂視網的研究報告,那些號稱業內最牛掰的TMT研究員,給予樂視的好評簡直看了讓人臉紅。有的在2015年樂視網股價處於崩盤前夕還在一個勁地給予“買入”、“增持”評級,記得當年我還提醒過某券商的TMT分析師,在這樣狂熱的投機氛圍之下,你可以不建議投資者保持冷靜注意風險,也沒有理由往烈火上澆油吧?
樂視網股價見頂後,賈躍亭拋出減持100億市值股票的計劃,僅僅因為聰明過人的賈老板釋放了一顆堪比煙花還要燦爛的減持理由——把減持後的資金無償借給上市公司使用,不要任何利息,於是,這個控股股東100億減持的重大利空,竟然搖身一變,成了賣方分析師研報中的重大利好,因為按照他們的看法,賈老板跟別的大股東減持有本質的不同,別人都是為了給孩子交學費、改善家人生活、做慈善事業、離婚、買學區房……而減持,而賈老板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小股東們早日過上幸福富裕的生活而大規模減持,為了給上市公司節省財務費用(不用付利息)而減持,賈老板的減持動機純正,情操高尚,堪稱我大A市場的活雷鋒啊。
於是,在明星TMT研究員的專業分析指導下,在賈老板100億減持計劃的“重大利好”刺激下,為了幫助賈老板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基金經理、牛散和小散都齊心協力不顧一切地衝了進去,把股價炒到了最高179元,市值接近1800億。
不過,融創孫宏斌可不認為自己是被賈老板忽悠進坑裏了,他也在轉發樂視汽車一則聲明時點評說,這裏是我住過兩次的地方。老賈手裏還有好牌,老賈還年輕,我們應該有寬容失敗的環境和氛圍。我們應該支持老賈一種義無反顧的企業家精神。孫宏斌對樂視的評價是,“不蓋棺,不定論,支持老賈。”
嘴上這樣說,心裏真是這樣想的嗎?這也是個庸人們看不懂的問題。
錢不是問題,信任才是
果然,僅僅幾天之後,畫風突變。昨天下午,融創中國董事局孫宏斌在當天召開的樂視網股東會上,正式以全票讚成當選為樂視網新一任董事長。此前,孫宏斌曾表示或選擇合作夥伴來接樂視的盤,並坦言不想做樂視董事長。
自從成了樂視的“接盤俠”後,孫宏斌在各類公開場合一直對賈躍亭有著不錯的評價。但近期樂視遭遇的一連串麻煩,正在讓孫宏斌對賈躍亭失去耐心。在結束短短15分鍾的樂視網2017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後,孫宏斌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不諱——隻要賈躍亭退出,好多人願意接盤樂視。在外界看來這透露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孫宏斌對賈躍亭的信任開始打折了。
最近,“錢不是問題”成了一句流行語,神人們常把它掛在嘴邊,搞得整個世界認為我們都不差錢。
即便是欠了一屁股債,內心傲嬌的賈躍亭也依然會說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俗話說得好,人是英雄錢是膽,有錢男子漢,無錢漢子難,不管多有錢,還是要悠著點兒。
從表麵上看,樂視的問題確實是錢的問題,而且,還差好多錢呢!
先是因為欠供應商的錢導致多路人馬在樂視總部大樓堵門討債,一下子讓資金鏈斷裂的問題從傳言變成事實,然後又是因為招行出手凍結了樂視和賈躍亭的部分個人資產,將樂視欠銀行貸款的巨大窟窿暴露無遺。
然而,樂視危機鬧到現在這種地步,真是錢的問題嗎?
2015年樂視網股價漲幅驚人,賈躍亭不失時機地套現了100億,這筆錢不是小數目吧?
賈躍亭持有的樂視網股票接近百分百被質押貸款了,融到的筆也不是小數目吧?
“中國好老鄉”孫宏斌攜160億資金馳援樂視,這也不是小數目吧?
結果,樂視還是無可挽回地陷入了萬劫不複的債務漩渦。
可見,無論對樂視網還是賈躍亭本人,這幾年來,錢都是來得非常容易非常洶湧非常勐烈,相對許多製造行業的企業為了幾百萬幾千萬的貸款苦哈哈地到處求人跪著拿錢,樂視拿錢之壕之快甚至於態度之倨傲,可以說是坐著就把錢拿了,或許用“笑納”這個詞更恰當一點。
所以,在上周樂視網的臨時股東會上,孫宏斌說錢不是問題,很多人都感到困惑,那麼什麼才是問題?
第一,孫宏斌非常自信,融創現金充裕,確實不差錢,其擲資400多億收購萬達文旅項目就是證明。
第二,樂視的問題不是靠錢就能解決,因為深植於樂視體係的賈躍亭基因一直廣受質疑,如今基因突變導致重病,被證實基本無解。
第三,錢再多也不能扔水裏。假如樂視公司的業務模式盈利可期,未來能帶來理想的現金流,即便融創不再掏錢,相信還會有大把人願意掏,有眼光的聰明錢從來不缺,誰不願在一個黃金坑裏投資?倘若是個火坑,你跑過去看熱鬧都小心被人笑話。
第四,錢隻能替賈躍亭還債,卻不能幫他重建業已倒塌的個人信譽。正如你有再多的錢也不應該在一個錯誤的股票上繼續加倉一樣,伸手去接飛刀乃是投資大忌。
對於賈躍亭辭去樂視網董事長以及申請改組樂視網董事會的原因,孫宏斌表達得更加直接,他說這是一個非常必要的程序,如果賈躍亭不辭職就要開除掉他。
在“接盤”樂視時,孫宏斌就明確表達自己對樂視網、樂視超級電視以及樂視影視業務看好,但對其他業務並不感興趣。他還公開建議賈躍亭,樂視的部分業務該出售的出售,該融資的融資。但即便近期樂視各業務線麻煩不斷,賈躍亭也沒有絲毫進行業務收縮的意思,而兩人的分歧很可能是導致賈躍亭辭任樂視和樂視網主要負責人的導火索。
夢想不是問題,靠譜才是
有人說賈躍亭確實精明過人,用別人的錢追自己的夢,成了,收益歸自己,敗了,就讓別人去買單,這樣的風險報酬比也隻有學會計專業的神人才能設計出來。
難怪他可以如此任性,用音速拿錢,用光速花錢,拿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花錢的速度,這樣的夢想,其實就是一個金錢的無底洞,如同他的欲望一樣,深不見底。
有理想的企業家一般都會是夢想家,但是,如果一個企業家的夢想離投資者的期待越來越遠的時候,人的耐心是有限的,投資者的懷疑與動搖就難以避免。
優秀的企業家會把贏得別人的信任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一個不靠譜的人要想做成大事業,就像在沙灘上想要搭建高樓大廈一樣,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
在連續多年差強人意的盈利之後,樂視網2017年半年業績不僅沒有出現像去年賈躍亭所描繪的那樣大幅增長,反而給出了一個令人錯愕的驚嚇:預計虧損6.4億!作為創業板的龍頭企業,樂視網的業務模式與盈利能力從飽受質疑到最終被證偽,這讓連綿陰跌的創業板雪上加霜,投資者因為不敢再相信這些公司的成長故事,擔心踩中樂視網這樣的“地雷”而爭相逃離。
可以這樣說,彌漫在目前創業板的“信任危機”,樂視網是“貢獻”了一份很大的力量的。
人要有夢想,但不能耽於空想,因為物極必反。沒有邊界的空想意味著永遠無法抵達,同時永遠跟成功拉大著距離,甚至可以說,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靠譜而不是夢想才是走向人生巔峰的唯一路徑。
讀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將李大釗的一句名言用粉筆寫在教室的後牆上——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作,不弛於空想,不騖於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做事,則功業可就。
當時年少輕狂,隻當是老師的說教,並沒有理解“不弛於空想,不騖於虛聲”的真正意義。當年輕的空想家們屢屢被現實狠狠打敗的時候,才痛感踏實與靠譜是一個人多麼可貴的品格。
不久前讀到一篇討論“靠譜”的雞湯文,竟然一下子觸發了我對高中時代教室牆上的那句經典名言的記憶,在這個浮華的金融盛世,因為空想與虛聲如此泛濫,踏實與靠譜才顯得如此稀缺。
雞湯文中有句話說得真好,真正靠譜的人,就是事事有責任,事事有擔當,事事有始有終。而賈躍亭為人詬病之處,正在於他隻顧自己追夢,而缺乏對投資者的責任與擔當意識,結果就是事事有始無終,半途而廢。
在我們漫長的一生裏,相信誰都想找一個靠譜的人結婚,跟一個靠譜的人共事,有一個靠譜的人可以做朋友,買一家老板靠譜的上市公司的股票,誰都渴望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裏永遠都會有“靠譜”這個字眼。
套用一句用濫了的流行語,人生的幸福與成功取決於兩點:找一個靠譜的人,同時,自己做一個靠譜的人。
無論身處怎樣的亂世,無論是神人還是庸人,無論做大事還是做小事,堅守靠譜都是一種美德,幸福與成功並沒有捷徑,這個世界也沒有一條道路可以通往“靠譜”,因為“靠譜”本身就是一條道路。
(原標題:音速拿錢光速花錢,樂視的拿錢速度趕不上花錢速度,啥是問題?資金不是智商不是,靠譜才是問題)
最後更新:2017-07-24 09: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