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1
汽車大全
悲劇了!年內多達36隻基金清盤 “最短命”基金存續還不到4個月!
據基金君統計,截至8月7日,今年以來已有36隻基金公告清盤,清盤數量再創出曆史新高。部分基金公司為了盡快消化“殼”基金而出新招,先成立隨後就準備清盤。
據基金君了解,基金公司選擇基金清盤,除了基金規模太小,無法持續運營外,盡快去庫存也是一大考量。
基金君從一些基金公司了解到,有的公司獲批多隻新基金產品,但因為行情欠佳,隻能存而未發,為避免影響後續新產品的上報審批,這類基金隻能倉促發售,根據基金有關法規的規定,若基金有效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連續60個工作日達不到200人,或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基金管理人有權依據法律法規和《基金合同》的規定終止基金。
有相關人士透露,部分公司基於公司品牌的考慮,會選擇先讓基金成立,然後再操作清盤事宜。因此,公司在發行時會想辦法尋找幫忙資金,待基金成立後通過觸發清盤條款而清盤。
據基金君統計,在今年清盤的基金中,有多隻從成立到清盤的間隔時間不到1年,間隔時間最短的甚至不到半年。有些基金今年2季度才剛剛成立,而今已宣布清盤。
今年以來不到8個月時間,基金清盤數量就已超過以往任何一年。而從單月情況來看,清盤也呈現出加速態勢。一季度還隻有極少數基金清盤,從二季度開始,每個月都有基金在清盤。今年7月共有13隻基金選擇清盤。而進入8月之後,這種態勢也沒有減弱,僅上周就已經有4隻基金觸發清盤。
在今年清盤的36隻基金中,有16隻是因觸發清盤條款,而在2016年,因觸發清盤條款而進入清算的隻有6隻。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雖然關於基金清盤的規定在2014年就已經存在,但當時選擇將該條款寫入基金合同中的基金並不多,直到一年前左右,才有越來越多的基金開始將這類條款寫進合同。“這主要是因為,通過召開持有人大會表決清盤的方式,不僅流程複雜,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人力、物力和財力。”
對於今年清盤基金數量明顯增多,王群航認為這主要出於幾個方麵的因素。一是最近幾年隨著基金申報越來越容易,基金公司對於清盤的態度慢慢改變,由之前的不舍得或不敢清盤, 越來越可以接受;二是去年委外資金爆發,湧現了大量委外定製產品,經過一年的時間,產品業績欠佳,委外資金往往會選擇贖回。基金規模太小,對於基金公司而言,選擇清盤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此外,由於監管部門要求基金單一持有人占比不超過50%的限定,導致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出現“ 拚單”的情況,原先緊缺的基金殼資源再也不缺了。
在今年清盤的36隻基金中,有20隻為債券型基金,占比近六成。此外有5隻保本基金,6隻混合型基金。好買基金研究總監曾令華認為,今年以來呈現出大量的基金清盤與債券市場低迷密切相關。他認為,今年以來,整個債券市場都相對比較低迷,在未來較短時期內,債券市場走出大行情的概率也不高。相比之下,在去年年底債券市場出現較大調整之前,債券市場一直在走牛,而那時也是委外資金大量入市的高潮階段。但是大半年過去了,低迷的債券市場再加上委外的政策因素,使得資金陸續撤離,這些因素可能是導致債基清盤的原因。
今年以來公告清盤或擬清盤的公募基金
(原標題:悲劇了!年內多達36隻基金清盤,“最短命”基金存續還不到4個月!)
最後更新:2017-08-07 23: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