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91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供給端發力促漲價潮現 部分資源品種進入橫盤期

編者按:在宏觀經濟數據好於預期的基調下,上遊大宗商品今年以來一直保持在相對高位運行,有效支撐了原材料生產企業業績,樂觀的預期反映在二級市場上,漲價資源股引發資金密切關注。近期,因去年大量投放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入施工期,需求的改善使得部分供給受限、庫存較低的大宗商品有了提價的基礎。在工業原材料價格輪番上漲的影響下,二級市場上相關行業的公司也有了次第表現機會,特別是以“煤飛色舞”為代表的主流題材自6月以來更是成為投資者的熱點話題,而產品能否具有漲價潛力,已成為二級市場投資者選擇牛股的方向標。如今,在經曆兩個多月的熱炒後,漲價行情還能走多遠?

5月份以來,在供需、環保限產升級等因素的助推下,以方大炭素威華股份中泰化學陝西煤業等為代表的資源股股價迎來一波獨特凶勐的上漲行情。短短數月間,方大炭素漲幅即超過250%。進入8月,雖然漲價因素的長效機製、養老金和深股通(QFII等)的資金沉澱仍引領著資源股的上升趨勢,但美元的區間階段反彈產生的反作用力,以及短期大盤震蕩整固下,拉高後的資源股出現分化,使得部分品種大概率將進入中期橫盤休整,等待休整結束後的再次發力。

供給端去產能將長效發揮作用

2017年國企改革繼續在去產能上擴圍。“十三五”期間去產能主線脈絡上的煤炭鋼鐵(及聯營電力行業)繼續擔綱去產能過剩工作的重心。根據近期16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防範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的意見》內容的定調,嚴控新增產能規模下,延續淘汰清理整頓存量的落後和違規項目的主要任務不變。因此,受供給端收縮的影響,又經由美元下行、銷售旺季及半年報業績預期發布等因素的疊加和傳導,資源類品種在近兩個多月中走出了一波非常強勁的上漲走勢。

後續來看,在決策層對國企改革的明確導向下,今年下半年甚至更長的一個周期內,供給端不僅收縮的態勢不會發生變化,未來還有轉入更為激進局麵的可能。央企國企改革目前已進入深水區,為了啃下更多的“硬骨頭”,最近的中央深改組第三十七次會議首提“容錯”機製:建立健全改革容錯糾錯機製,允許改革有失誤,但不允許不改革。可以認為,這是政府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的體現,隨後國企改革、央企重組、混改等將會加速落地,去產能去庫存收縮供給端的步伐和力度也均會加大。

在行業加速信號上,前有寶鋼、武鋼兩鋼鐵巨頭“聯姻”、中煤集團接受國投集團煤炭資產無償劃撥等成熟案例,後有近期國電電力中國神華的煤電聯營改革、以及國電投與華能集團的重組預期,是以包括煤炭、鋼鐵,以及與煤炭聯動的電力,改造升級的重型裝備,還有經營景氣度、盈利能力不佳甚至久困於前期產能盲目加大的有色、航空航天等會得到決策層的格外關注。就在今年的“兩會”期間,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曾強調,在鋼鐵、煤炭、重型裝備、火電等方麵要深入推動央企重組,“不重組肯定是不行的”。6月2日,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再提這些行業將加快深度調整重組步伐,稱年內會調整到百家以內。

需求端影響仍如霧裏看花

本輪的資源品漲價,在供給端的收縮中市場注入了更多對於需求端發力的期待。然而,與6月份以前的PMI數據相比,今年7月製造業的投資同比於去年的低基數總增速並未明顯回升,企業對未來需求的回升持相對謹慎態度,追加投資擴張產能的意願並不充足。

7月PMI數據中,製造業投資增速繼續低於建築業投資增速。經過供給側改革後,工業品價格出現顯著上漲,企業在利潤驅使下增加了產量,但終端需求並沒有出現大幅的擴張。與此同時,去產能後工業生產逐步集中於政策導向的規模型企業,亦即官方PMI中出現增長的大型企業。這也意味著,供給側改革仍是目前工業品漲價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故即使目前企業庫存較低,且有補庫存動作,但其延續性仍不明朗。

而且,7月PMI數據發布,製造業生產活動有一定放緩跡象,分項數據上,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僅從相對高位小幅回落,顯示供求關係在進一步趨向平衡。而在平衡的背後,是在外需一定放緩下,內需中建築業(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相對略快擴張的彌補,基礎設施支出和房地產投資依然是目前增長的主要推手。同時,由於固定資產投資7月數據並未出現增長,加之維係目前房地產投資保持高位的“棚改貨幣化”以及土地供應大增的因素的持續與否也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故未來投資的延續穩定和增長將高度依賴於基建能否持續發力。

僅從7月數據來看,強化地方融資監管後基建投資的放緩拖累還不明顯,但隨後會否有進一步傳導甚至影響到基建投資則仍需觀察。在今年年初各省框下的基建投向上,普遍都瞄向了水利、交通、能源等傳統領域。該類方向與供給端去產能在水利、鋼鐵、重型裝備、水泥、建材等方麵會呈現高度重合。

撇開其中的不確定方向,在目前因需求因素而帶來明確漲價的惟有新能源汽車領域,其長期以來的強勁表現更多來源於下遊需求的增加和盈利的增厚,以及產業巨頭引導的資金向該領域的強勢歸集。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向上遊鋰產業傳導,鋰電池的漲價也激發了產業資本染指該行業的動能。預期,新能源汽車和零部件產品,未來仍會麵臨一個相對較長的增長期。

環保限產升級對漲價推波助瀾

當然,對於漲價,除了供給端的主要推手外,環保限產的升級也對供給端收縮產生的漲價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一個時期以來,環保監管力度持續保持高強度態勢。根據披露的環保督查重點,七月後至十月底前為火電、造紙、煤炭(燃煤鍋爐),而年底前更擴展至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石化、有色金屬、焦化、氮肥、印染、原料藥製造、製革、電鍍、農藥、農副食品、汙水處理廠、垃圾焚燒廠等十餘個領域。

在這些領域,政策麵的催化劑亦是不斷推陳出新。有關限產方麵,今年上半年已有中央層麵出台相關規定。如部分針對采暖季的鋁土礦、氧化鋁企業被勒令停產(因環保不達標),炭素企業達到最優排放限製後再限產50%。隨後就是地方政府在承壓下的不斷追加:其中,河南省主動追加了3個限產的城市,山東則更主動將限產擴大至全省(且同時規定,沒達到排放標準的直接關停!)。同樣的情形還發生在水泥、耐火材料等行業,環保升級要求導致的上遊供給減少與低庫存如影隨行。再如醫藥領域,原料藥限產停產已趨於常態化,部分產能永久退出,而這對供應格局比較集中的小宗原料藥的廠家的影響尤其明顯。

總體上,作為年底前環保督查重點的多個領域,包括有色、化工、建材、醫藥等多行業內的相關產業可產生供給端收縮的效果,進而有推升相關產品價格的預期。由於頂層設計的影響會在未來階段甚至未來數年發揮作用,故該類行業所受的影響仍需持續關注。以主要生產基地遭到限產的電解鋁產業為例,先剔除供給側收緊清理掉的違規運行產能480萬噸,再減去產能關停的420萬噸,這時即使有下半年部分合規產能投產進行對衝,但在企業複產困難的前提下,其總體增產收效也是甚微的,未來影響到全國的有效供應是大概率事件,或有多至百萬噸級別的缺口正在形成(生產基地產能1400萬噸,可占到我國目前運行產能的11%).

震蕩市漲價關注深股通布局

總體上,供給側去產能、環保限產升級和部分產業需求端改善的因素將成為漲價的長期決定因素並發生深遠的影響,但階段市場的強弱、非長效因素等也會影響其短期的波動。

在非長效影響因素方麵,諸如季節、周期、以及上下遊的傳導等也會不同程度對資源股的表現產生作用。以動力煤、白酒等為例,銷售旺季的提振對盈利非常明顯,而鋼鐵行業每年三季度前後的部分停產修整也有利於非停產類個股股價的正向波動。不過,由於本輪的大幅漲價並不在秋冬季節,動力煤、焦炭等受季節性影響並不明顯,更多還是長效機製及庫存數據的左右。而高端白酒方麵,作為周期性消費品,以貴州茅台為代表的個股近期也更多是受到經常性斷貨以及資金等層麵的而產生股價牽引。不過,目前該類個股短線漸已有所分化。

當市場運行到高位震蕩期,長短效機製的短期影響會相對弱化,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尋找目前存量市中主流資金和QFII、機構等共同的新興奮點和沉澱位置,就成為目前大盤在3250點附近震蕩中的優先選擇。作為市場中的敏感資金,延續曆史,除了與社保基金、匯金、中證金等保持方向一致外,今年以來深股通繼續保持與市場的高度正相關性。從近期的深股通調倉動作來看,持續淨買入品種由前期的金融、周期品種部分轉向汽車、材料等中小創類品種。如鋰電池(億緯鋰能先導智能西藏礦業江特電機)、汽車(雲意電氣科大智能)、節能建材(北京利爾隆華節能)、鋼鐵(太鋼不鏽本鋼板材鞍鋼股份)等。

最後更新:2017-08-06 17:54:09

  上一篇:go 方大炭素是6124點前的中國神華?解讀背後的上漲邏輯
  下一篇:go 汽車電子行業:建議關注特斯拉產業鏈相關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