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72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9個月規模縮水2.55萬億!這一行業正經曆驚人劇變

伴隨著監管新政逐漸落地和淨資本約束,基金子公司的規模已經連續三個季度下降。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基金子公司專戶業務規模為8.59萬億元,比9個月前高點萎縮2.55萬億元,降幅達23%,這一規模也回落到2015年四季度的水平。

業內人士認為,監管指揮棒在引導子公司業務向主動管理轉型方麵正在發揮作用,預計短期內基金子公司規模仍將繼續下滑。然而,行業也在積極轉型,布局資產證券化、PE投資、量化投資、新三板等業務方向,子公司業務有望進入“百花齊放”的新時期。

規模連續三個季度下降

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基金子公司1.14萬隻專戶產品合計資產規模為8.59萬億元。與2016年三季度的高點相比,專戶產品減少了4665隻,規模萎縮了2.55萬億元,規模降幅達22.91%。

子公司規模不斷走低的背景是證監會此前發布了基金子公司監管新規。早在去年12月2日,證監會就正式下發並公布了《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規定》、《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子公司風險控製指標管理暫行規定》(下稱“新規”).

根據新規,基金子公司淨資本不得低於1億元、不得低於淨資產的40%、不得低於負債的20%,調整後的淨資本不得低於各項風險資本之和的100%。新規還首次明確母公司對子公司持股比例不得低於51%。

在新規出台前後,基金子公司規模的增長勢頭也發生了逆轉:基金子公司專戶業務規模在2014年底隻有3.74萬億元,2015年至2016年保持了連續快速上漲勢頭,2016年衝高到11.15萬億元,不到兩年時間擴張了近兩倍。然而,在新規推出後,這種上漲勢頭戛然而止,並掉頭直下。截至今年二季度,子公司規模已經連續三個季度下降,回落到2015年四季度的水平。

短期或繼續下滑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監管趨嚴和淨資本約束條件下,基金子公司的規模短期內大概率會繼續保持下滑趨勢。

北京一家中型基金子公司人士告訴中國基金報記者,基金子公司規模下降很快,主要是通道業務下降最多,這確實與行業的淨資本約束高度相關。在新規的影響下,子公司要想滿足監管要求,要麼主動降規模,要麼為子公司增資。

“我們公司的管理規模在2017年之前也是一直上升趨勢的,但目前規模下滑了15%左右。”上述基金子公司人士稱,“為了達到監管要求我們是雙管齊下:資本金搞上去,規模降下來。一方麵,在7月底正式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和備案手續,注冊資本增至1億元,從根本上充盈了公司資本,為開展基礎業務及創新業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麵,主動將到期的通道業務不再續約,削減不符合新規和風險資本要求的業務規模。”

北京一位基金子公司結構融資部副總經理也表示,新規規定的風險係數要求直接限製了基金子公司傳統的“以通道業務為主”的商業模式,基金子公司現在開展業務都會占用風險資本。在監管導向上,通道業務占用的風險資本比例較高,而在“一對一”特定客戶中,未上市股權、交易所掛牌的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風險準備金皆為千分之四。監管指揮棒在引導行業業務向主動管理轉型方麵正在發揮積極作用。

他表示,“通道業務要求的風險資本並不低,假設平均係數是1%,那麼基金子公司1億元的資本金隻能做100億元的通道業務。現在通道業務規模較多的公司動輒上千億元規模,要想維持就需要增資數十億元。在股東看來,資本投入性價比和回報率就沒有那麼好了,增資的積極性也不會很高。那麼,剩下的就是降規模了,預計短期內行業規模會繼續下降。”

子公司業務將“百花齊放”

按照新規要求,新規自2016年12月15日起施行。專戶子公司風險控製指標不符合第十條規定標準的,給予18個月的過渡期。自規定施行後第12個月、第18個月,專戶子公司各項風險控製指標達到規定標準的比例應當分別不低於50%、100%。

如今,距離12個月達到規定標準50%的期限僅有4個月時間,麵對新規出台、監管趨嚴的外部環境,行業也在積極轉型,布局新的業務方向。

北京上述基金子公司結構融資部副總經理表示:“公司的母公司是證券公司,可以接觸到許多上市前項目,而且還有資產證券化項目,這些都是我們的優勢,也是我們未來的布局重點。未來,資產證券化是我們布局的核心和深耕的領域,這塊風險資本占用比較少,管理費多是千分之幾,一般是通道業務管理費的十倍以上,投資性價比相對較高。”

北京上述中型公募基金子公司人士告訴記者,該公司去年起就積極探索新的業務方向,創新業務包含設立PE基金、資產證券化、投資顧問,未來還會涉足量化投資、權益類投資的等主動管理業務等方向,未來各個方向都會有所布局,但通道業務比例肯定會越來越低。

該人士表示,在通道業務受到較大約束時,各家子公司都在結合自身優勢拓展業務:有的公司股東有一級市場資源,會重點做PE項目;有的公司有新三板資源,會重點布局新三板;有的權益類投資能力強,會重點布局一些量化投資、二級市場等,預計未來子公司的業務將進入主動管理的“百放齊放”的新階段。

但該人士也坦言,不能低估基金子公司轉型的難度和問題。例如,資產證券化業務還麵臨人才短缺、風險信息不對稱、市場不成熟的問題;PE項目也會有項目資源、流動性差等不確定問題;而且,子公司大多需要轉型,業內激烈競爭,多數基金子公司都需要慢慢積累在相關領域的經驗和競爭力,可能無法在短期內彌補通道業務下滑帶來的規模萎縮。

(原標題:9個月規模縮水2.55萬億!這一行業正經曆驚人劇變)

最後更新:2017-08-07 00:03:11

  上一篇:go 注意:A股又將迎來一波解禁高潮!8月這些股票你一定要小心(附股)
  下一篇:go 10億人用的美圖成了這群人的“提款機” 30多天他們拿走6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