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9
汽車大全
討論下各代小米手機
首先,不是黑,小米產品點亮40+,實際擁有小米產品不會低於60+,既希望小米能聽到點真實聲音,同時逐步能做出更好的產品。
對各代主要小米手機做一個本人的主觀看法,勿噴,歡迎討論。
1-2S我沒用過,1是打破智能手機市場格局的開始,而2S則是經典。
小米3身邊同事用過,當時感覺第一眼還是蠻驚豔的,隻是握感並不是很好,也許是為了其他因素的妥協,身邊兩個同事用了沒多久就換掉了,理由統一,溫度太感人,後續的小米手機也並沒有延續3的家族是特征,或許有了新的選擇。
小米4,是我真正意義上第一次接觸小米,當時用的iPhone4S覺得容量不夠,本人屬於重度手機拍照人群,手機裏占容量最多的三大類,照片,修圖APP,還有音樂。所以當時搶購了小米4移動白色64G版本,雖然現在已經購入了其他機型,但小米4依舊當做備機在使用,就配置而言,到現在還屬於主流。如果當初小米4是雙卡全網,GPS問題能解決的話,也許我並不會換手機。
小米note,很驚豔,特別是是頂配,當時後悔小米4買早了,小米4我也不是一上市就搶的,應該是搶購階段最後入手的,當我入手後發現,基本不用搶了。說note,身邊同事工科男至今還在使用,評價很高,當時唯一遺憾的是沒有指紋解鎖,雖然小米手環可以代替,但放到現在,當有指紋解鎖的時候,手環解鎖其實很雞肋。
小米5和小米5S,放一起說吧,個人感覺,日常使用並不會有太大差距,一個是玻璃機身,一個是金屬機身,看個人喜好了,個人還是喜歡玻璃機身,陶瓷那是更好。
小note2,我就不多說了,首款曲麵屏,的確驚豔,隻是屏幕的問題,讓米粉略有失望,新出的版本,會有需要的人,但我覺得是否有點晚?因為我要選擇的話,還是會選小米6。
小米MIX,重點說下吧,因為有興成為相對比較早的持有者,使用了有快半年多了。當時特別的驚豔,各類大獎就不多說了,好評一片,但為什麼沒有像蘋果一樣成為街機呢,首先MIX的定位,小米本就意不在銷量,產能,定價等有一定因素,賣點就是外觀優先級的設計。配置高,硬件上除了紅外該有的都有了。但是如果你是個遊戲,社交等娛樂為主的用戶,MIX很適合你,但性價比我會推薦Max還不是MIX。如果之前沒買到MIX的人,如果還考慮入MIX的話,我會比較建議等下一代吧。聽筒的缺點,攝像頭的吐槽,這些已經讓我有衝動讓MIX成為我使用時間最短的一台手機。
小米6,身邊還沒有人使用的,個人很喜歡藍色款,至少優缺點用過的人來評論吧。
總結下,小米手機,可以說是智能手機的裏程碑,性價比的代言人,從始至今依舊良心。但用戶往往對你期待越高,要求就越高,小米手機各代在各時期都非常的具有競爭力,但往往會覺得總是美中不足,或是吐槽的耍猴模式,或是產品的閹割。
個人的一點期待,第一個當然還是希望小米依舊是為發燒而生,價格屠夫,性價比的代言人。其次對今後的小米手機的期待。定位,手機重點消費人群,25-35歲有獨立經濟能力的人,這個年齡段有購買力,又是更換手機頻率最高的年齡段,他們日常需求是什麼,社交,導航,娛樂,拍照,支付;相對應的就是續航,性能,相機,傳輸功能。續航,未來是大容量電池的趨勢,況且還有充電寶,車載,這個是已經解決且可妥協的問題。性能,關乎於定價,以性能劃分界限,應該是可接受的,畢竟蠻大一部分人手機裏幾乎是不會有大型遊戲的。傳輸功能,說的其實就是NFC,個人認為這個是必備功能,另外紅外線,真的舍棄不掉,我沒放棄小米4,最重要的原因是不用滿屋子找遙控器,畢竟接近傳統方式操作比純APP網絡方式操作更為適用於生活。最後,說下相機,如果當初為了MIX的全屏我可以妥協相機,那至少今後,我不會為了手機的酷炫“外設”而再妥協相機,可以說一款相機不出色的手機,不管其他各方麵有多麼的出色,多麼的領先,我還是會放棄,理由很簡單,一台手機大部分人70%的人耗電量花在了微信和微博,而一條朋友圈或者微博都需要至少一張照片才算完整。 好了,看完的都是真米粉,大家可以來討論下,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希望小米能成為下一個蘋果,也許不就將來會超越蘋果。
最後更新:2017-07-19 0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