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25 返回首页    go 汽车大全


全面屏下的交互设计,安卓该怎么办?

今天,苹果正式发布了全面屏手机iPhone X,不讨论其抓狂的刘海和卖肾的价格 ,我想谈一谈全面屏下的交互如何实现。

全面屏引发了2个核心难题,从已经发布了三星S8,Note8,小米MiX2来看,都没有解决好两个问题,1)指纹识别被迫移到背面, 2)屏幕下增设虚拟按键带。三星和小米都没有正面选择去突破,选择了回避。

对于苹果来说,她是完美主义者,背部指纹,虚拟按键在其看来都难看要死,其重新定义了新的方式。指纹识别被丢弃,取而代之的是3D面部识别(注,三星S8有三种生物识别,包括指纹识别,2D人脸识别,虹膜识别,但各有缺陷,2D人脸识别,通过照片就可以糊弄过去,虹膜识别,不方便使用,指纹识别,背部影响美观。可见不是越多越好,三星仅是一种简单的硬件成本堆砌。而苹果仅一种,3D人脸识别)。3D人脸识别并非苹果首创(国内蚂蚁金服已经在杭州肯德基上线使用的刷脸支付就是3D的人脸识别,只是在手机上苹果暂时领先),只有苹果敢于扔掉指纹识别,表现了苹果3D人脸识别的自信。

苹果的home键,由基于底部的窄横条的手势取代:

从底部向上轻扫一下,即可返回主屏幕。 

向上轻扫并停顿一下,可显示所有打开的 app,即多任务处理

向下轻扫,打开可个性化设置的控制中心。

向上轻扫并停顿,实现什么功能?对不起,向下无法实现停顿检测。

        苹果的窄横条+手势,真的比虚拟按键带,美观多了。因此我认为苹果在全面屏方面的2个创新,必能引导全面屏手机的设计方向。


        对未来安卓手机如何实现全面屏,我个人的看法,在身份验证这块,采用3D人脸识别,但不要留刘海头。

        对于虚拟按键带,真的不建议有,可以参考S8的结构,但在底部非屏幕区,增设 “触控横条(非腰圆,太占用空间)”。也是手势操作。但增加轻触返回功能(iOS没有返回按键要求),可以向左、向右扫。扫动的过程中,在屏幕底部显示扫动的动画,实现左右扫动的视觉反馈。触控横条,非腰圆,占用空间少,适合全面屏下巴面积少的情况。这个触控横条,最好是凹陷的,以便在不观察的情况下可以感知位置;横条的中间,可以做成小圆形的,返回功能仅在小圆形的范围才有效,滑动是整个横条都有效。附图:


最后更新:2017-09-14 12:03:04

  上一篇:go 买MIX还是MIX2?
  下一篇:go 新买到一台小米mix2 6G+128G 有需要的请和我联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