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7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微信的不常聯係朋友的功能不是bug,卻彰顯出企業級應用的能力虛空點?

蒼·穹·之·下

Under the Dome

看到這幾天人人都在秀微信的不常聯係朋友的功能,然後開始叫囂著要刪掉哪些哪些人?

這些人喊著真痛快,卻不知道人即客戶,客戶即消費,消費即關係,這不是一個方便你的功能,而是恰恰彰顯出微信在企業級應用設計方麵的致命弱點。

我敢打賭,你喊著那麼響亮,也就是用這個功能查一查看一看,你真的能夠全選刪除麼?吹牛吧。就如同微信剛剛又出來一個注銷賬號的功能,你真的能夠注銷消失在微信上的社會關係中麼?

那麼,

為什麼說微信的不常聯係朋友的功能,突出了在企業級應用的設計弱項呢?我們來看看這個新推出的功能。

進微信的設置隱私中,會看到在“通訊錄黑名單”下麵有個“不常聯係的朋友”,點擊進去,看到有三個選項條件:

“半年內無單聊”

“無共同小群”

“半年內沒有回複過他(她)的朋友圈”

這三個,是不常聯係朋友的篩選條件,可以單選可以多選。

我全選了三個選項,然後下一步查詢出有2818名符合條件的微信好友:

然後,你可以選擇“全選”然後在選擇“刪除”。隻是我並沒有使用這個比較弱的功能,這個功能實在是太小兒科了。

來吧,你也挑戰一下:看你敢不敢選出來後全部刪除呢?

點擊播放 GIF/3K

我們從嚴肅的功能設計入手,來討論一下為什麼這是一個很低級的設計呢?

微信關係,是一種區別於微博的社會關係,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的關係,都是實際社會關係的一種映射,隻是基於不同平台映射出來的關係網絡有所不同。

相對而言,微博偏弱關係,陌生人多一些;

微信偏強關係,熟人多一些;

這個在我的2014年《粉絲經濟》一書中有詳細的描述和解釋。

這個功能的設計,從135個聯係人的理論出發,試圖幫助我們來有效的管理微信聯係人,高效的篩選和刪除我們不想再聯係的人,那麼哪些是我們不想再聯係的人呢?那肯定是你的弱關係的人或者一不留神加進來的陌生人不熟的銷售。

這是核心需求,我們需要清理弱關係或者陌生的人,所以才有了這個不常聯係朋友的功能。但問題的關鍵,低級的核心體現在:關係的強弱不是隻靠一個條件來判斷或者評估的,而是有相對成熟的評估模型。

微信的不常聯係朋友的功能,實際上是在用聯係頻率來評估微信聯係人與你的關係強弱,然後這是非常片麵或者武斷的,在企業級應用設計中會充分考慮社會關係網絡的理論體係和評估模型,從而嚴謹而簡潔的設計類似功能。

首先,社會網絡的理論體係中針對關係強弱,即信任關係的強度,有對應的成熟理論體係。

在我的《粉絲經濟》中,曾經針對企業與消費者的社交關係,基於格蘭諾維特的模型展開了一個評估社交信任關係的評估模型,根據企業的社交網絡策略和數據模型進行詳細的設計,來對基於線上的社交網絡進行信任關係的量化。

那個PSRFMS模型(基本-社會-時空-物量-惠利-情緒),從兩個有時序性和關聯性的維度來進行建模和評估消費者的信任關係強度:

P是基本屬性匹配,比如年齡、性別等;

S是社會屬性匹配,比如所屬群組、行業職業等;

R是時空屬性匹配,比如關注時間長短、最近互動時間、實際距離等;

F是物量屬性匹配,比如互動頻率、信息流方向、互動質量(相關性)等;

M是親密程度匹配,比如親密話題(標簽)、行為類型的親密度、互惠內容等;

S是情緒匹配,主要指互動中的情緒指數。

如果簡單來看格蘭諾維特的模型,除了聯係頻率的互動頻率、互動方向之外,還有關注時間長短、最近互動時間,親密話題(文本分析)、行為類型的親密度(情緒情感分析)等等,這樣才可能充分評估出微信聯係人的關係強弱,從而有效的篩選出弱關係和陌生人,進行刪除清理。

比如:

一個兩年前加你的老同學,一年前隻有一句:“老六,你Y混的怎麼樣?混好了來喝酒,沒混好別回來”,然後再沒有互動,也沒有朋友圈點讚;

一個上周健身房運動掃你的碼加了好友的健身顧問,每天給你發送健身知識,這不周末又開始邀請你去免費身體素質監測和減肥計劃規劃。

這兩個人,用不常聯係朋友的功能一篩,前者被選中,後者安全上岸,但是你真正想清理刪除的是哪個呢?

如果對應人的社會關係,就是一個社會關係強弱的評估,把弱關係和陌生人清理出去。但是,隻用一個聯係頻率,而忽略了關係長短、親密程度和內容分析等等相關條件,反而這個功能會成為一個雞肋。

雞肋雞肋,楊修何在?

點擊播放 GIF/17K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的文章均為原創,如需轉載,引用請聯係本公眾號【葉開問】 ID:yepoint

獨立 | 專注 | 視角

WeMedia聯盟成員

葉開問

最後更新:2017-08-20 01:21:41

  上一篇:go 深圳出入境網站、微信即將同時搬家!以後辦證來這裏!
  下一篇:go 微信公眾號加粉有哪些策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