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66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魅藍總裁李楠:S8才是“真・全麵屏”,小米MIX不是

9 月 8 日,魅藍科技總裁李楠在知乎上發布文章《別爭了好嗎,三星S8才是「真・全麵屏」》。文章把夏普 Crystal 和小米 MIX 定義為「前・全麵屏」,把「使用了下一代封裝方式」的 S8 定義為「真・全麵屏」。

《別爭了好嗎,三星S8才是「真・全麵屏」》

很多人可能會指出,你題圖明顯是 Sharp 啊。

沒錯,因為 Sharp Crystal 的確是個很有創意的產品。

但是, Sharp Crystal 這種類型的產品,如果能洞悉到原理層麵,你會發現其實他不是一種真正的底層革命。

如果非要定義,我們可以說這種類型的產品,是『前・全麵屏』。

否則,三星在基礎器件創新的巨大貢獻,就說不清楚了。

.

1 屏幕到底什麼樣?

雖然很多人每天看十幾個小時的屏幕,但是,你們其實並沒有看到屏幕真正的樣子。

你看到的屏幕是這樣的:

可實際上,屏幕是這樣的:

顯示區域下麵,還有需要伸出來一部分放 IC 等器件。這種屏幕形態持續了很多年,叫做 COG 封裝。

正是因為有這些『伸出來的部分』的存在,手機的上麵,或者下麵,在屏幕之外,才需要額外的空間。

而你看到絕大多數手機上下都留有很大的空間,實際上是因為反正有一邊要留,幹脆另外一邊也對稱設計算了。

於是,就有了剛剛貼的 iPhone ,他幾乎能代表所有手機的正麵設計,我們剛剛發布的雙攝特別強大的魅藍 Note6 ,也不例外。

.

2 為什麼 Sharp Crystal 不是『全麵屏』,撐死了隻能算『前・全麵屏』,

Sharp Crystal 的思路很簡單:我放棄對稱設計,削掉一頭提升屏占比。

這是一個 ID 設計的選擇,並非技術的突破。放棄對稱美感的同時,的確能在三邊達成驚豔的效果。

我不能說這種設計沒有難度,但是他並不能帶來全麵屏的潮流,因為這種非對稱設計還是偏 Niche Market 。

小米 Mix ,也是一樣的思路,但是,把下邊框進一步壓縮了。

別忘了, Sharp Crystal 是2014 年 8 月發布的產品。

業界三年間沒有跟進,並非太多技術壁壘,而是因為本質上行業主流品牌還是認為這種 ID 在美感上不夠大眾。

當然,中國的大眾認知這種設計,是 2016 年下半年小米也這麼做了之後。

你看,無論如何也不能因為你不知道,就否定 Sharp 發布的時間點。當然,說小米抄襲,可能過分了。但是,說 Mix 對 Crystal 有革命性突破,其實也太自戀了。

.

3 為什麼三星 S8 是『真・全麵屏』

和 Sharp 在 ID 上動腦筋相反,三星在考慮更根本的層麵。還是這張圖:

能不能把下麵做小?

而三星的能力也不是問題 -他就是做屏幕的。

針對 COG 封裝,三星最終量產了下一代封裝方式,叫做COF。

這種封裝方式把以往屏幕下麵的 IC 等部分,改動了位置,並且做到了柔性,於是,就有了下麵一個 COG vs COF 的對比圖:

注意黃色的部分,他是柔性的,可以彎著到屏幕後麵。

於是,三星就可以在『根本的技術層麵』改進邊框寬度。

看似一個很小的改動,但是對全麵屏普及的意義,是巨大的。但是,因為三星就是做屏幕的,他還做了另外一些完善的工作,

比如:

因為邊框的縮窄,全麵屏可以伸長,變為 18:9 。為了配合手機外邊框,屏幕上做出了 R 角。

這樣,這個地球上才會出現真正的全麵屏手機: S8 。

這才是『真・全麵屏』。

側邊足夠窄的問題由柔性 OLED 的 S7 edge 解決了,而 S8 真正解決了在上下等寬的設計前提下(實際上,還是有微弱的不同),縮窄手機正麵上下的問題。屏幕的 R 角也大到更好的和機身的 R 角融合。

最終,達成了第一個

設計真正主流,

技術上有真正突破,

銷量也有真正意義的

全麵屏手機。

。。。

而不考慮技術的突破和代差,不考慮設計的完整性,單純的看所謂『屏占比』數字的大小來判斷全麵屏,隻能達到小學生級別的認知水平吧。

。。。

ps 一下:

你會發現,等寬的前提下上下變窄,屏幕 R 角大到可以和機身 R 角融合,正是 Sharp Crystal 以及後續模仿他的機型那些『前・全麵屏』手機,沒有做到過的。

反而,在滿足這些條件的前提下,18:9 ,17:9 ,16:9 ,反而倒不是判斷是否『全麵屏』的關鍵。

.

4 最後的話

本來,作為魅藍的總裁,是不應該出來提三星 S8 的曆史地位的。

但是,

第一, S7 edge 的主攝,我們魅藍 Note6 也用了,評估的過程中,真的能看到三星的用心。

第二, S8 這個真正的全麵屏手機,在最近這場全麵屏的爭論中,竟然沒有人能說清楚他的曆史意義。大家都在渾水摸魚。

第三,無論你對韓國的感情如何,全麵屏的技術創新歸功於三星,才是曆史事實。

全麵屏這一波,從技術到產品,三星真的為業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在中國卻幾乎完全被忽視。

這不公平。

與之對比,馬上要發布的 iPhone8 的全麵屏版本,其實都受益於三星的技術創新。而我相信,蘋果也不會嚐試把這個功勞據為己有。

兩相對比,

為什麼在中國大家就想著渾水摸魚呢?

為什麼中國的媒體就不能寫點清楚的,有智商的分析文章呢?

.

STAY TRUE

.

版權聲明:不要再問了親,注明引用來源可以隨意轉載

你認同李楠的觀點嗎?

微博討論摘選:

Mr厲害:不認同,過於廠家視角。現在處於人人都知道四麵無邊的全麵屏定義,但是技術達不到的過渡期。三星也許鋪平了一些全麵屏的硬件基礎,但是在產品表現力層麵,哪種方式在視覺上越接近四邊無邊的視覺衝擊,也就越接近真正全麵屏的定義。毫無疑問,是小米MIX2的三麵無邊,以及蘋果四邊無邊+劉海更接近。

躍琨:定義全麵屏本身就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不覺得它屏占比高、觀感好就可以了,為什麼非要下一個定義?早晚會有四邊都貼邊的手機出現,等到那個時候,現在的所有定義都變得沒有意義。

Frank_Zhang:如果說隻是把屏幕做到18:9,上下做的窄一些,指紋做到背麵就可以算作“全麵屏”的話,那還不如不做...“全麵屏”不是在乎誰爭2.0和2.1的噱頭,也不是看誰的廣告打得好明星請的多,應該是實實在在解決全麵屏的各項技術難題,如額頭的處理,通話麥克以及指紋home鍵處理。真心希望手機廠商沉下心來。

我在長安街上放煙花:雖然小米mix的全麵屏真的很震撼,但是犧牲了用戶體驗,比如電話和自拍,所以不是我心目中的全麵屏。我希望的全麵屏是在不犧牲用戶體驗的情況下同時提高屏占比,在用戶體驗這點上s8至少做到了,通話和自拍都沒有犧牲,同時有很高的屏占比。最後我覺得手機是用的不是當花瓶展覽的。

雙刃加牛蛙:首先,全麵屏這一詞是小米引領的,但是由於工藝上的困難,小米MIX真機的邊框看上去並沒有宣傳圖那麼驚豔,三星呢,憑借著自家AMOLED曲麵屏的技術,雖然沒有去掉額頭,但是屏幕兩邊向內彎曲,額頭與下巴極窄的設計,使得S8的正麵看上去比小米MIX要驚豔而且美觀,李楠這樣說,可能是為魅族的全麵屏新機做鋪墊,或許魅族的全麵屏能像S8那樣驚豔,我們可以期待下。至於李楠說的「真全麵屏」,我不讚同,全麵屏的概念是手機正麵全是屏幕,也就是屏占比100%,目前沒有一家廠商能做到「真全麵屏」。

水畫人:站在用戶的角度,我不認同這觀點。作為用戶,我不太關心其背後的實現技術,隻在乎它呈現在我麵前的是不是一塊全屏,或者說是不是更接近全屏。小米MIX沒有額頭,除了下巴全是屏,「全是屏」就是「全麵屏」,至於背後誰的技術更高,那是工程師關心的問題,作為用戶,我看到的是 MIX 更接近「全是屏」。

吉耀民:我覺得李先生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三星才是技術推動者,小米等在所謂全麵屏上的技術貢獻和前者比小巫見大巫了,對於三星的貢獻被大眾忽視有些憤慨。 隻是全麵屏本來就是一個縮寫啦,就像單反一樣, 全稱是: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這些修飾語句可以很好的給這個產品做畫像。所以這個 全麵屏 的全稱是什麼就靠廠商去給他填空了。 李先生口中的S8 應該是:技術上實現突破 接近屏幕覆蓋手機正麵的產品。 小米MIX係列 似乎是:延用舊技術,使得手機正麵給人以極大視覺衝擊力的高屏占比產品。因此,其實兩家都沒做到全麵屏的全麵二字。 三星作為老牌技術公司 確實值得被消費者尊敬, 喝水不忘打井人嘛。 就這份難能可貴的感恩,我很想讚同李先生 如果他這篇文章是S8出來以後寫出來而不是友商快發布新機的時候…

彭林FView:我有想法,放在小米MIX2評測裏再和大家說,神位快跳,我先過。

每天科技圈都會發生很多新聞,我們會采編其中幾條最熱門及最有爭議的發布微博,供大家辯論及討論。我們會評出一名當日「言之有物獎」,獎勵現金100元,和一名了「神邏輯獎」,獎勵愛否商城任意配件一個。(結果在「愛否科技」微信公眾賬號當晚的推送中公布,現金通過微信錢包發放)

事不說不清,理不辯不明,大家在討論過程中會越來越接近真相,看客也可以通過評論更加客觀全麵的看待問題。作為獨立評測媒體,我們運營人員不會做任何引導和刪除正常評論,當然廣告、人身攻擊、惡俗及與話題無關的評論除外。周一至周五每天都有獎喲,祝大家玩得愉快^_^

恭喜微博網友 @吉耀民 獲得「言之有物獎」,請私信我們。

恭喜微博網友 @水畫人 獲得「神邏輯獎」,請私信我們。

最後更新:2017-09-09 20:20:46

  上一篇:go 小米MIX對比MIX2,這外觀對iPhone 8還是有殺傷力的
  下一篇:go 配置夢幻!小米MIX2售價大曝光:看完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