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4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江蘇省國企改革向縱深推進 推動混改上市

7月31日,全省國有企業改革推進會在南京舉行。這次會議是在全省國有企業規模實力不斷壯大、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的大背景下召開的,中心議題是加快國企改革步伐。我省國企下一步的改革方向和舉措是什麼?

聚焦主業,當好專業公司

截至去年底,我省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資產總額92281億元, 去年完成營業收入10181億元,實現利潤906億元。今年1-6月,省市國資委監管企業營業收入增長9.59%,利潤增長10.45%。國有企業總體呈現穩健發展的勢頭。

不過,不少國企存在業務麵過廣、產業和項目過多的問題——省國資委要求20多戶監管企業把主業數量控製在3個以內,但目前仍有7戶主業超過3個。國企的主業多了,就難以聚焦,什麼產業都做不精、做不深。這次改革推進會提出,全省國有企業要有明確的主業定位,數量不超過3個,最好是1個或2個;主業之間相互要有聯係,或形成產業鏈,或互補促進。在新一輪改革中,省國資委在業務重組時將注重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的整合,同時要求各省屬企業也舍得“割愛”,努力成為專注某一領域的專業公司。

目前,已有省屬國企退出與主業方向不符、不具備競爭優勢的業務領域。比如,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相繼完成蘇鐵工程、重慶海運、星漢投資、頤和地產等13戶企業的清理整合,可變現收回資金6億元。省農墾集團也加快清理低效無效資產,突出主業,在“十二五”完成80戶企業清理整合基礎上,去年清理11戶,止住“出血點”,盤活存量資產。

做好“三供一業”等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分離移交,也是調整非主業資產的重要部分。據不完全統計,“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共涉及駐蘇央企和我省地方國企約33戶、人員3.4萬人,國家要求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此外,按照國務院關於解決國有企業曆史遺留問題工作方案的部署,還要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分類處理辦醫療、教育、市政、消防、社區管理機構等辦社會職能,推進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等工作,確保到2020年基本完成。

企業上市、混改,試點員工持股

企業上市是吸引社會資本、優化資產結構的一個主要途徑,這次國企改革推進會上明確,要以明確主業為前提,積極推動企業混改、上市。

目前全省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數量已達50戶,正在培育的上市企業有39戶,下一步還要繼續擴大上市數量和規模,提高資產證券化率。省市兩級要對國有企業情況進行全麵梳理,確定哪些可以整體上市、哪些可以分板塊上市,據此分別製訂具體的培育計劃。暫不具備整體上市條件的國有企業母公司,要積極引導推動子公司上市。上市公司要借助資本市場的籌資優勢和產業整合功能,把主業做強做大。

與此同時,國有企業要積極探索混合所有製新形式,可通過公開或定向方式引進戰略投資者,也可通過共同出資設立、雙向交叉入股、增資並購重組等方式推進混合所有製改革。

此外,推進會上再次強調要抓好員工持股試點工作,年底前完成試點,2018年試運行後逐步總結經驗在麵上推廣。去年我省選擇10戶試點企業,省市層麵都有,涉及多個行業領域,目前這項試點正在推進:省國信集團下屬的江蘇省醫藥有限公司擬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管理層及業務骨幹持股,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省糧食集團有限公司新組建的江海公司也是職工持股試點企業,該集團正進一步完善員工持股方案,對員工範圍、股權結構、持股方式、股權管理等優化,製定股改方案和上市路線圖。

脫虛向實,靠市場求發展

對國有資本投向,省委、省政府總的要求是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推動國有資本向科技創新、基礎設施、能源資源、戰略性新興產業、媒體融合、先進製造業、金融投資等重要行業和領域集聚。

當前,省委、省政府要求大力發展製造業,推動經濟脫虛向實,而目前省屬國企中參與新興產業較少,涉及製造業的幾乎沒有,更多的仍是傳統貿易企業,還有不少企業熱衷於虛擬經濟,對此要引起高度重視。今年上半年,省領導在蘇州、無錫、常州等地調研,發現我省集成電路、5G通信、智能製造、新材料等領域有許多非常好的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他們反映發展缺乏資金,而很多國有企業資金不知道往哪裏投,這中間就有很多機會。

推進會上透露,現在仍有不少國有企業市場競爭意識薄弱,什麼問題都找政府,過分依賴政府支持,缺乏自我造血能力。而政府公共預算是不允許把資金投到企業的,國有企業要切實增強市場意識,努力從市場找資源、靠市場求發展。

最後更新:2017-08-01 12:21:01

  上一篇:go 天風證券徐彪:8月不必悲觀 調整就是機會
  下一篇:go 青島即墨向黃島區學習區劃經驗 撤市設區申請已報國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