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
汽车大全
国改新亮点:多政策推动外资“入局”国企混改
专家称应在细分产业链的基础上进行,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
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外资有望成为国企混改亮点。《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国家正在推出多项政策,鼓励外资参与国内企业优化重组,简化程序,放宽限制,特别是下一步将继续鼓励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鼓励外资参与混改,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外资并购空间巨大,将成为吸引外资的主要方向;另一方面也是推动中国国企优化调整机制、增强活力的需要。”一位国资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他同时透露,目前各地方国资也在酝酿配套政策和方案,除了鼓励多种所有制参与混改,外资参与混改也是下一步改革的重要方向。
例如,上海市日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该意见,大力推动上海国有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吸引中央企业、地方企业及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参与本市国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同时,包括上海市国资委在内的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点击阅读>>>新因子搅动春水 上海国企改革提速换挡)
实际上,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外资进入中国的领域已经越来越宽。今年7月,国务院就减少了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中的10个条目、27项措施。
此外,国务院还出台《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确保外资准入以后能和国企、民企在同一个公平的环境内进行竞争。
国务院近期印发《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表示积极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该通知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呈现新特点,我国利用外资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要不断提升我国引资新优势,促进吸收外资实现稳定增长。根据该通知,我国将从进一步减少外资准入限制、制定财税支持政策、完善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便利人才出入境、优化营商环境等五个方面促进外资增长。
记者了解到,目前央企也在纷纷布局推动混改,其中外资参与混改的身影已经显现。今年6月落地的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旗下东方航空物流有限公司混改,就引入了普洛斯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作为战略合作者,并占股10%,在资源互补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此前,中石化、中信集团等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在混改中引入了外资。(点击阅读>>>能源国企有望领衔四季度混改 第三批混改试点名单呼之欲出)
“目前国企混改已经初步形成突破,也已经具备引入外资的条件,”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向记者表示。他认为,未来应通过进一步完善董事会治理等方法,解决外资进入国企时同股不同权的问题。此外,他建议应在分类的基础上推进国企引入外资混改的工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也表示,国企引入外资不能一概而论,应在细分产业链的基础上进行。“普通的民用产业中也可能承担军品任务,国防科工等军工国企也有民品,因此很难笼统地说某一领域、某一企业是否应该开放,应该对此做适当限制,在准入、股本占比、经营领域、合作方式等方面作出相应规定。”
“外资进入国企,实际上是优势互补,”白明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国企与外企的区别之一是国企在追求盈利的同时还承担着很多社会责任,且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外企则追求利润最大化。但白明认为,国企和外企的合作,利益重合部分要大于错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国企的利益就是国家利益,这种利益也应尽可能通过市场、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式实现。”白明说。
白明认为,国企引入外资时应崇尚优势互补的原则,借助外资的技术、境外营销渠道等扩大国企的国际影响力,助力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他表示,目前我国引入外资的结构正在调整和优化,比如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这两项利用外资增长就较快,因此他认为,利用外资助力国企的转型升级不仅符合“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也是国企引入外资时的趋势。
相关报道>>>
国资运营公司频频出手 山西国企改革进入“施工期”
深圳国资委:抓紧推进国资国企改革“1+12”文件出实效
市场机会>>>
混改预期加速军民融合助力 下半年军工行业仍存亮点
【延伸阅读】
山西国企“新政”: 22家集团划转国资运营公司
山西国投的设立意味着山西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新一轮国企改革加速的背景下,拥有庞大煤炭类资产的山西省国有资产如何改革备受外界关注。
9月5日,山煤国际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546.SH)、阳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00691.SH)、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601001.SH)三家上市公司同时发布股权划转公告。公告显示,山西省国资委已分别将上述公司控股股东股权,全部注入刚成立不久的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国投”)。另外,山西国资委还将其所持有的山西能源交通投资有限公司股权全部注入山西国投公司。而按照计划,山西省国资委将其持有的22家省属企业国有股权全部注入山西国投。通过这种国资公司运营的方式,加速山西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而山西国投则将成为山西省国有资产资本管理的载体。
22家公司先后划转控股权
资料披露,山西省国投是山西省政府出资设立的省属国有企业,由山西省国资委、金控集团划转省属企业国有股权组成,山西省国资委持有其100%股权。该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亿元,是山西省唯一的集多领域于一体的省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于今年7月31日正式揭牌成立。山西省政府曾表示,山西国投的设立意味着山西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而这将利于促进山西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按照国资委的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中,主要将进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模式探讨、国资委与企业之间的监管方式和国资公司运营方式等方面的探讨,而在全国各地,多个地方已经组建国资管理及运营公司,通过这种规模化的整合效应,加大市场化的机制发挥国企的能量。
根据此次发布的股权划转公告,山西国资委向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注入了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100%股权,阳泉煤业集团54.03%股权,大同煤矿集团65.16%股权,而这三家公司分别为山煤国际、阳煤化工和大同煤业的控股股东。也就是说,股权变更后,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将成为三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而拥有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100%股权的山西国资委依旧是上述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所谓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一位在国企工作多年的中层干部向记者介绍划归前后的区别。他说,从大的方面讲像法人治理结构肯定会得到强化,现代企业制度会逐步得到落实;从日常工作讲,许多决定就会放手交给企业自己拍板。国资委直接管理时无论是重大的事件比如兼并重组要向国资委报告,就是一些年度内的工作安排也需要得到国资委的批准才能执行。划转后,国资委只负责考察企业主要领导层、国有资产是否得到增值保值,虽然一些重大问题大的工作安排仍然需要汇报或者备案,但日常工作,一般性的投资只需企业自己拍板就行。“松绑应该会很明显。”
被注入企业不止这几家。
9月4日,山西蓝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0968.SZ)、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000983.SZ)等上市公司也发布公告称山西国资委已将其所持有的本公司控股股东的股份全部注入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资料显示,这一系列股权划转均是依据山西国资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将持有的省属22户企业国有股权全部注入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的通知》执行,这一通知的下达标志着山西的国企改革正加速推进。
今年年初,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在国企改革会议上指出了山西国企的主要问题:省属22家国有企业中有19家仍然是国有独资,个别企业仍未完成公司制改造;18家省属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中,省属国企持股平均比例达到了44.18%;省属国企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了79.43%。王一新当时就强调,山西省要更多地在资本层面下功夫,特别是要用好18家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平台,大力推动国有资源资产化、资本化、证券化;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山西省国企凡是能够通过股改独立上市的就独立上市,凡是能装进既有上市公司的逐步装进上市公司,凡是二者皆不能的,则考虑逐步退出。2017年6月,山西省公布国企改革“1+3”文件,对省属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分离办社会职能和激发企业家活力三项任务进行了部署,进一步推进山西国企的改革。
煤炭类企业占比最大
在山西国资委旗下的22家省属国企中,煤炭能源领域相关企业共有7家,其中不乏国内煤炭行业龙头,煤炭国企的改革成为此次山西省国企国资改革的重头戏。
2017年一季度山西七大煤炭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了82.7%,尽管2016年煤炭去产能效果明显,煤价回暖,对比去年同期的82.1%这一数字,其资产负债率依旧没有显着改观。综合分析师观点,混合所有制改革,以龙头上市公司为平台的专业化整合以及去产能为创新转型开路是山西煤炭国企改革的看点。而在今年5月,山西开始试点煤电联营一体化,为煤炭能源行业的整合创造了条件;依托科技创新,煤炭产业也在开辟绿色市场,对现有生产技术进行升级。
事实上,此次系列股权划转不仅是山西省属国企改革的重要一步,还是作为山西专业大集团公司之一的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首次参与的大项目。
除山西国投外,山西国资委还成立了山西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云时代大数据公司、大地环境投资公司等专业化大集团公司,上述四家公司均为山西国资委代表山西省政府出资设立的全资控股省属国企,在国企整合改革方面扮演着平台性的作用。
其中,山西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于今年8月1日完成注册,注册资本为50亿元,是省级文旅产业整合平台,山西省政府表示要将省属企业中的文化旅游板块纳入文旅集团,打造文化旅游产业的大集群。大地环境投资公司于8月7日揭牌成立,在整合山投集团、经贸集团、能投集团所属四家公司基础上设立,为土地整治、固废处置、矿山修复的专业化公司。云时代大数据公司于8月11日揭牌成立,是山西首家国有独资大数据企业,以太钢集团旗下信息与自动化技术公司为基础更名组建,借助资本运作推动山西大数据产业发展,并为社会发展提供大数据支持。而目前,天眼查数据显示,当前的山西国投对外投资的公司已经达到24家,几乎囊括山西省国资委旗下重点企业。
“国资公司设立只是第一步。”湖北省一位国资委人士认为,当前这一机制在全国范围内都刚起步,后期对企业的运营、机制和后续的管理等方面,如何真正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仍然是个大话题,需要国资公司在后续的运营中逐步进行探索。而国资委权利的下放,对企业领导人的考核等制度的执行,如何体现资本纽带来拉动国企的后续发展等,都需要引入更多市场化的手段。(21世纪经济报道)
如何看待国企改革股票?
比如铁路行业的混改,我个人认为就有比较大的机会。近日铁总官网发文表示,年内完成公司制改革,资产证券化、吸引社会资本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组整合总公司所属二级非运输企业,加快走向市场步伐。
主持人:最近国企改革股票行情不错,你如何看待国企改革股票?
蒋翔:国企改革股票,作为今年行情的一个重头戏。表现可圈可点。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国企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精细化分类改革”,我国国企改革与发展进入了“分类改革与监管”的新时期。可以说,关于国企改革的利好消息源源不断。最近的消息就是北京国调混改投资基金签约仪式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举行。北京国调混改投资基金作为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发起的首只市场化专向国企混改子基金,重点围绕央企及地方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购重组等方向进行投资,以资本力量助推本轮混改国企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基金将通过搭建国企混改“产、融、研、投”专业化平台,积极探索混改创新机制,改变过去混改简单“改制合并、分拆转让”模式,提高国企混改的项目及资金来源广泛度,降低社会资本进入优质项目门槛,助力社会资本参股混改项目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和激励机制改善,畅通项目退出渠道,全面助力央企及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的“二次混改”,进一步提升国有资本经营效率、增值水平和并购整合能力。
这个基金的成立,其实也是国企改革加速的一个表现。而中国联通作为混改第一股,他也有很多值得投资者应该了解的东西。
主持人:你怎么看中国联通的混改?
蒋翔:8月16日,联通(00762.HK)发布公告,宣布战略投资者将认购90亿股中国联通A股股份,包括腾讯、百度、京东、阿里巴巴在内的战略投资者将投资联通;拟向核心员工授予约8.5亿股限制性股票;总交易对价约为人民币780亿元。交易全部完成后,新引入战略投资者合计持有联通A股公司35.19%股份,将形成混合所有制多元化股权结构。市场这个消息刚出来的时候,市场还是有不少热钱追捧,一度收到了两个涨停板,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股价已经回到了平台区域。
中国联通混改的意义在于:
从外部战略投资来看:联通混改引入BATJ以及垂直行业领军企业优势明显,将为其带来外部资源、实现业务协同,在互联网巨头助力下有望逐步解决纯通道业务的痛点,实现商业模式升级,向内容经营转型,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
从公司治理层面来看:联通A股董事会席位中国资、民营、独立董事将分别占据6个、4个和5个席位,未来公司治理决策将更市场化,运营效率有望提升。
从员工激励层面来看:强化员工激励有助于实现上下协同与利益一致,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市场化激励机制,改革机制体制,激发公司活力。
可以说,联通在混改后,基本面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不过投资者更加关心的是股价的问题。联通股价不涨,一个是因为混改后还是原来的大股东话事,新进股东虽然实力强劲,但是在联通这样的公司中还是没有太大的说话权利的,加上联通在混改前股价已经大幅上涨,目前的价格已经是包含了股改预期在内了,所以联通的后市也难有大机会。
主持人:那你认为其他行业公司的混改会有比较大的机会?
蒋翔:是的。比如铁路行业的混改,我个人认为就有比较大的机会。近日铁总官网发文表示,年内完成公司制改革,资产证券化、吸引社会资本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组整合总公司所属二级非运输企业,加快走向市场步伐。目前市场可能低估了铁总在组织架构及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的力度,铁路改革会由易到难分步改革,首先要主辅分离,进一步剥离盈利能力不错的辅业业务与社会资本融合发展,推动非运输企业的改革和重组整合;其次,专业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做大做强。如铁总下属三大专业运输公司,中铁集、中铁特货、中铁快运,可以与产业链上下游相关的企业协同共进。另外,路局公司化,资产证券化。目前铁总下属18路局中,仅广铁集团及青藏铁路两个公司,未来路局公司化后,亦不排除做优质资产的证券化。
目前市场的铁路股票不多,重点就是以下三只。
1、广深铁路:改革受益路径较为清晰,客运价格市场化及土地资产盘活。
2、大秦铁路:铁总推出的土地综合开发项目中,大同晋北物流园为大秦牵头建设。大秦在稳黑增白的战略上,领先兄弟公司。其重点投资建设的中鼎物流园项目是山西最大的综合物流园区项目。若铁总未来在组织架构和机制上有较大程度的改革,大秦铁路亦不排除有所作为。
3、铁龙物流:铁路改革相关标的,一旦与非国企联姻,会对其业务和业绩带来质的飞跃,滚改后,业绩有提升空间。
主持人:国企改革股票还有其他亮点吗?
蒋翔:国企改革的股票亮点很多。其实地方国企改革的力度也大。以上海为例:8月30日,上海国企上市公司申达股份、龙头股份、东方创业齐齐停牌,上海纺织集团、东方国际集团的改革迎来重大突破。
事实上,上述三家上市公司及其集团公司的情况以及其在公告中的表述,可以发现很多信息。从产业角度讲,龙头股份以纺织品品牌经营和国际贸易为核心业务,申达股份是一家跨越棉纺织、印染、服装、线带、业用纺织品、汽车装饰、内外贸、房地产等多个经营领域的综合型企业,而东方创业则是一家集货物贸易和现代物流为一体,产业经营与资本运作相结合的综合型上市公司,但也有纺织服装进出口及货运代理等业务。此次改革“一炮三响”集中在纺织服装领域。另外,此次三家上市公司都明确国资委筹划的重大重组事项均是涉及集团层面。
上海国企正在寻求与央企等联动,为改革找到更多、更好的途径和形式。日前,国务院国资委与上海市政府签订了《共同推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明确表示,中央企业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将加快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中央企业已经成为上海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推动力量。
可以说上海本地股的国企改革进程会越来越快,对于上海板块的股票,投资者也可以重点关注。(来源:投资快报)
(原标题:多政策推动外资“入局”国企混改)
最后更新:2017-09-08 0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