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汽車大全
“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製啟動 建立四種資金渠道
20多個國家及歐盟、國際組織等10日聯合啟動了“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製,以增進互信、凝集共識,促進各國加強合作,形成推進“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的強大合力。
當日通過的《“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製》確定了機製目標、機製參與方、機製框架、合作方式、資金籌集和使用以及機製發展戰略及執行評估等內容。在資金方麵,成員國共同探討了四種資金渠道建立方式。但具體內容尚未公布。
環境保護部、外交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今年出台的《關於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明確,引導各方資金為綠色“一帶一路”造血輸血。
《指導意見》提出,鼓勵符合條件的“一帶一路”綠色項目按程序申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中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融資支持基金等現有資金(基金)支持。發揮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等現有金融機構引導作用,形成中央投入、地方配套和社會資金集成使用的多渠道投入體係和長效機製。
同時,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獨特優勢,引導、帶動各方資金,共同為綠色“一帶一路”建設造血輸血。繼續通過現有國際多雙邊合作機構和基金,如絲路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國-東盟合作基金、中國-中東歐投資合作基金、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亞洲區域合作專項資金、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專項基金等對“一帶一路”綠色項目給予積極支持。
科技部2016年公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5年度報告》顯示,“一帶一路”沿線陸域自然地理條件複雜,森林、草原、農田等生態係統多樣,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區域差異大。
六大經濟走廊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載體,走廊沿線區域的生態環境條件對“一帶一路”建設有重要影響。監測結果顯示,“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的中國-中亞段2240公裏穿越荒漠區、360公裏穿越天山山脈,西亞段820公裏穿越荒漠區、1400公裏穿越山區。“中巴經濟走廊”全長約3000公裏,其中北段約940公裏穿越海拔普遍高於4000米的喀喇昆侖山脈和帕米爾高原,南段的巴基斯坦南部全長約490公裏穿越幹旱和荒漠區。
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麵積最大、受影響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介紹,土地荒漠化是荒漠地區人民貧困的主要根源,貧困又導致過度利用,加深荒漠化程度。目前,中國有荒漠化土地麵積261.16萬平方公裏,占國土麵積的27.2%。全國近35%的貧困縣、近30%的貧困人口分布在沙區。沙區是中國生態治理的難點,也是脫貧攻堅的重點。
第一財經記者從國家林業局了解到,《“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製》確定的機製主要目標是加強溝通協商,共享經驗技術,促進生態保護,有效遏製荒漠化和土地退化趨勢,為實現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貢獻。機製成員為混合製,分為國家成員、國際機構成員、民間組織成員和企業成員。
機製合作框架主要分為會議機製、信息共享、技術培訓和項目示範。其中:會議機製建立部長、司局長和專家工作組三級共商機製,溝通和協商“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製發展戰略、工作計劃和示範項目。
信息共享主要包括推動“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荒漠化、沙塵暴風險評估和監測一體化遙感信息應用,推動荒漠化防治技術共享,編製“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荒漠化防治技術清單和技術需求清單等;技術培訓是在“一帶一路”相關各國,挑選具有生態係統和荒漠化類型代表性的國家,依托現有機構建立區域防治荒漠化培訓示範中心,以及由《共同行動倡議》發起方——中國國家林業局每年為機製成員國家舉辦技術培訓班。
項目示範由機製成員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研究確定示範項目建議,由各機製成員利用現有雙多邊機製和創新機製共同籌資支持示範項目。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UNCCD)組織秘書處執行秘書莫妮卡巴布在此間表示,“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製,充分體現了各方防治荒漠化和推動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雄心和共識,通過這次會議,與會各國都能夠在合作中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重點。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正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召開,各方也唿籲加強各國民間組織的合作,共同防治荒漠化。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表示,回顧中國防治荒漠化曆程,最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動員全社會參與防沙治沙。他介紹,多年來,通過不斷深化與有關國際組織和國際民間組織的交流合作,為中國防治荒漠化引進了資金、技術和先進理念。
最後更新:2017-09-11 11: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