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
汽車大全
半年報曝光經營秘訣:中信高舉高打稱霸 國泰君安嚴控成本顯效
截至目前,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和海通證券等8家券商今年半年度業績快報出爐,在市場結構行情明顯、交投持續清淡、全市場融資總額驟降的背景下,證券業經營呈現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在這8家券商中,東方證券憑借優異的投資能力,成為唯一一家上半年業績大幅增長的券商;國泰君安證券則通過嚴控成本,使得淨利潤下降幅度遠低於營收;中信證券采取高舉高打的策略,繼續領跑中國證券業。
東方證券彰顯投資能力
7月19日,東方證券快速拉至漲停,帶領證券板塊大幅反彈。在越來越重視基本麵的A股,東方證券上半年靚麗的業績得到投資者肯定。
據東方證券半年度業績快報,該券商上半年取得營收46.28億元,同比增長59.98%;實現淨利潤17.55億元,同比增長36.76%。
如果是在牛市,東方證券取得這種成績應屬平常,但東方證券取得靚麗業績的背景與以往不同:上證綜指上漲2.86%,中債總淨價(總值)指數下跌2.46%;滬深兩市股票基金交易額52萬億元,同比下降18.50%;全市場籌資總額19870億元,同比下降31.92%。
在業界一片羨慕聲中,東方證券揭開了謎底:該公司在堅持穩健經營、堅守合規底線的前提下,精準把握市場機遇,不斷提升收益水平,在證券投資、資產管理等優勢業務上取得了較大突破,獲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
和東方證券類似,在券商股中經常扮演上漲起兵的國元證券,其上半年業績也可圈可點,營收和淨利本別同比增長12.03%和0.62%。
據國元證券透露,在經紀業務受到“量價雙降”的影響,實現收入同比出現較大幅度的持續下降的背景下,該公司自營投資和資產管理以及投資銀行等業務獲得了較好業績,從而保證公司經營收入和效益同比有所上升。
國泰君安證券嚴控成本
上半年,國泰君安證券成為控成本的典型。該券商前六個月取得營收111.23億元,同比大幅下降18.85%;但實現淨利潤47.54億元,僅微幅下降5.31%。
當然,國泰君安證券經營業績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主要因為2016年同期出售海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股權產生投資收益,導致去年同期基數偏高。
但亮點在於淨利潤下降水平遠低於營收下降水平,這說明管理費用、經營費用和財務費用合計出現了不小幅度的下降,體現了國泰君安證券在弱市中的成本管理能力。
采用嚴控成本經營策略的還有浙商證券。上半年,滬深兩市交易金額同比下降18.45%,該公司經紀業務收入下降,使得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了2.54%。
不過,浙商證券在加強內部管理,降本增效方麵做足了功課,使得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54%。
中信證券高舉高打稱霸
今年上半年,中信證券再次力壓國泰君安證券和海通證券,取得營收186.67億元,同比增長2.80%;實現淨利49.27億元,同比下降6.01%。
作為中資券商的龍頭,中信證券一直對標高盛,在高淨值客戶、機構客戶拓展方麵成績斐然,在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方麵始終大幅領先中資券商,個別領域還領先中資大行。
但這也帶來一個問題,中信證券管理費用、經營費用和財務費用合計始終居高不下,雖然上半年難能可貴地取得營收正增長,但淨利潤卻是微幅下降。
當然,盡管如此,中信證券上半年淨利潤下降幅度低於行業下降平均值,體現出該券商經營管理策略抵禦行業景氣度下降的韌性。
海通證券今年上半年和中信證券呈現相同的經營特點,1-6月取得營業收入128.0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2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54%。這顯示,海通證券上半年成本上升速度超過了營收增長速度。
投資者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是今年上半年證券業座次。如今,證券業前五名被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和華泰證券占據。根據券商前六個月的券商月報,母公司收入前5名分別為華泰證券、國泰君安證券、海通證券、中信證券和廣發證券;母公司淨利前5名分別是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華泰證券、廣發證券和海通證券。
由此可見,能夠與中信證券一爭高下的僅有華泰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和海通證券,但由於華泰證券母公司數據大幅變動源於3月份收到全資子公司——華泰聯合證券的一筆19.89億元的分紅,因此,按照合並口徑計算,中信證券上半年大概率在營收和淨利兩方麵,繼續領跑中國券商。
這一切均需等待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華泰證券、廣發證券和海通證券經過審計的半年報揭開謎底。
(原標題:半年報曝光經營秘訣:中信高舉高打稱霸,國泰君安嚴控成本顯效)
最後更新:2017-07-24 09: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