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5
汽車大全
大力提升證券化率 成都國資改革路徑明晰
成都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羅峰7月3日在一研討會上表示,隨著成都的國家中心城市定位、西部金融中心建設和“以管資本為主”為思路的國資國企改革持續深化,成都國資委未來將加大下屬國企在上市、發債、創新型證券化和混合製改革的力度,大力推進和培育各大優勢產業板塊的國有投資、運營平台,未來成都市國資證券化規模和證券化率將實現穩步提高,最終目標是在全國範圍內,躋身國資證券化的第一梯隊。
成都國資改革兩大路徑
據了解,截至2016年底,成都國有企業共有746戶,資產總額19599.35億元,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廣州,但市屬國企證券化規模僅為不到700億元,證券化率隻有8%左右。值得一提的是,經過之前國企改革賣殼多家上市公司之後,國資委直管國企中的上市公司僅有興蓉環境和博瑞傳播兩家,新三板掛牌企業也僅有兩家,公眾化融資平台的缺乏,或是目前成都國資改革成效不大、證券化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在興蓉環境舉辦的“水務環保行業發展研討會”上,羅峰闡述了成都市國資布局與資源優化的兩點思路:一是有序推進重組整合,具體表現為加強優質資源聚集效應,推動一級企業橫向整合,推動企業內部縱向整合,同時推動同類業務整合(如房地產業);二是促進產業結構再平衡,聚焦成都市“五中心一樞紐”戰略,合理優化產業布局,打造支柱核心產業,發揮中心城市戰略助推功能。
而談及成都國資國企未來的改革方向,羅峰表示,為提升國企發展空間,成都市未來首先將加強戰略重組,並加強與央企、省國企和上市公司的合作,強化市屬國企市場主體地位和運營能力提升,推動市屬國企縱向整合,取消三級以下企業,並減少不良、無效或低效企業總數量;此外,成都市未來還將加強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建立相應的產業並購基金,支持重大產業的發展;同時在加強企業領導班子和人才隊設、加強國企績效考核和激勵等方麵,也提出了明確要求。
羅峰強調,為促進國資實質性改革,國資證券化的初步規劃已處於內部論證階段,其指導思想是“以管資本為主”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即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省市對國資改革的具體要求,圍繞國資結構布局、產業結構調整和國企投資、運營平台改組或組建為導向,發揮證券化和資本管理的引導約束作用,通過證券化在直接融資、國有資產定價、股權流動、引進戰略投資者等方麵實現新一輪國企改革的突破,服務於成都市國資做強、做優、做大的總體目標。
已製定國資證券化規劃目標
為此,成都市國資結合國企改革最新政策、資本市場發展規範、成都市經濟發展規劃以及成都市屬國企資源和發展趨勢,製定了近期、中期、遠期的國資證券化規劃目標。
據羅峰透露,近期規劃目標是在2018年至2020年期間,成都市國資將在公用事業、城市建設、產業投資、金融投資、文化旅遊等傳統優勢領域培育打造多個國有投資、運營平台,同時加大上市、發債及創新型證券化的力度,進一步鼓勵上市公司結合自身產業通過並購或資產注入的方式做大做強。在此運作思路下,力爭到2018年底成都市屬國企上市公司總數達到5家左右,新三板掛牌公司總數達到10家以上,成都國資證券化率也提升到全國平均水平,2020年市屬國企將有15家至20家國企上市/掛牌公司(包括境內外資本市場),國資證券率達到50%左右,達到國內第二集團的前列水平,匹配成都市在國內的經濟發展水平與地位。此後,繼續通過IPO和並購重組等方式繼續提高國資證券化率水平,最終在2026年至2030年期間(遠期目標),通過大力擴大直接融資力度,使得成都市國資證券化率達到80%以上,從而躋身國內國資證券化的第一梯隊,發揮國資保值增值和國企引領的主要作用。
此外,羅峰還對成都國資係統的證券化路徑和總體行動計劃進行了詳細闡述,並對“1+N”國資改革文件體係下的地方落實、行業改革、存量問題及增量改革、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組建或改組、混合所有製改革、“管資本為主”對國資委的監管挑戰、優質國企(如興蓉)利用資本市場做強做大,以及對不良、低效或無效國企資產的處理等國資改革熱點問題進行了探討。
(原標題:大力提升證券化率 成都國資改革路徑明晰)
最後更新:2017-07-05 09: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