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82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鋅價大漲調查:鋼材期貨遊資轉戰 豪賭鋅供應短缺

鋅現貨升水持續增加,正吸引越來越多遊資湧入鋅期貨市場買漲套利,其中大部分資金來自鋼材期貨投資資金——他們在拉高鋼材期貨價格後,開始尋找下一個受環保去產能政策衝擊的金屬期貨品種獲利,而鋅供需緊張狀況無疑讓他們看到巨大的投資獲利空間。

截至8月28日收盤時,滬鋅期貨主力合約1710收盤價報25830元/噸,盡管相比一周前的年內高點26750元/噸有所回落,但7月以來其逾19%的漲幅,依然預示著鋅期貨價格仍處於牛市行情。

“鋅期貨價格上漲的時間,比市場預期整整提前了一個多月。”北京安泰科信息開發有限公司鉛鋅小組專家夏叢向記者表示。通常7-8月是鋅消費淡季,直到9-10月消費旺季來臨,資本才會湧入鋅期貨市場。

多位鋅貿易商透露,鋅期貨之所以提前發力飆漲,一方麵是環保去產能政策加劇鋅的供應缺口;另一方麵當前國內鋅庫存逼進曆史紅線12萬噸,令不少遊資紛紛加快布局買漲獲利。

“鋅現貨交易市場甚至出現不少奇特現象。”一位鋅貿易商透露。當前數家貿易商一麵控製著國內70%-80%的鋅庫存,一麵采取惜售做法拉高現貨升水幅度套利。

“當前鋅現貨升水幅度達到400多元/噸。6月份一度超過2000元/噸。”他直言,“以往鋅一直保持現貨貼水狀況(即現貨價格低於期貨,原因是鋅期貨要收取倉儲管理費用),偶爾有100-200元/噸升水已經很不錯了。”

記者多方了解到,鋅現貨升水持續增加,正吸引越來越多遊資湧入鋅期貨市場買漲套利,其中大部分資金來自鋼材期貨投資資金——他們在拉高鋼材期貨價格後,開始尋找下一個受環保去產能政策衝擊的金屬期貨品種獲利,而鋅供需緊張狀況無疑讓他們看到巨大的投資獲利空間。

不過,相關部門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

上周,上海期貨交易所要求會員單位從8月23日起,將鋅1710與鋅1711合約的日內平今倉交易手續費提高至15元/手,並對非期貨公司會員、客戶在鋅期貨1710、1711合約的日內開倉交易最大數量設定為2000手(套期保值交易不受此限製).

在多位期貨公司分析師看來,此舉令鋅期貨從年內高點26750元/噸有所下滑,有效遏製了市場炒作氛圍。

美國海銀資本首席策略官陳凱豐告訴記者,此舉能多大程度影響金屬期貨價格走勢,還有待觀察。由於全球經濟持續複蘇與此前大宗商品企業削減產能的疊加效應,大宗商品正走出過去10年熊市,開始逐步觸底反彈。

環保去產能壓力凸顯

看漲鋅期貨價格成為與會眾多期貨分析師研究員的普遍共識,主要原因是環保去產能政策令鋅供需關係趨於緊張。

具體而言,此前市場普遍預期今年新礦山將釋放30萬噸/年鋅產能,如今隨著環保去產能政策落地,實際產能釋放量可能隻有15萬噸/年。尤其是近期發現的新疆火燒雲礦山,盡管儲量大且品位較高,但由於礦山存在歸屬權問題導致遲遲未能開采,加大了鋅供應缺口。

這驅使大量遊資從7月起,紛紛湧入鋅期貨市場買漲獲利。其中,除了少量貿易商利用鋅現貨升水效應、打算在鋅期貨市場買漲套利外,多數遊資主要來自鋼材期貨炒作資金。究其原因,鋼廠高爐產生的廢料含有約20%鋅元素,可以通過作為原料冶煉鋅錠,隨著相關部門采取措施關停高爐限製鋼材產能,這些資金也意識到此舉同樣對鋅供應構成衝擊,轉而搶先布局買漲鋅期貨套利。

“目前,他們在鋅期貨市場的投資手法,也與鋼材期貨買漲套利策略相當類似——開盤用大量資金拉高鋅期貨價格,確定價格上漲趨勢,迫使空頭止損離場獲利。”一位期貨公司分析師向記者透露。這背後,是不少遊資調研發現,不少鋅冶煉廠正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

一家鋅冶煉廠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往鋅冶煉存在二八分成效應,即當鋅價超過20000元/噸時,鋅礦分得鋅錠價格的80%,冶煉廠得到另外的20%,若按當前鋅價平均26000元/噸計算,冶煉廠能分得5000-6000元費用,收費並不低,但不少冶煉廠仍存在加工不足狀況,主要原因就是上遊鋅精礦供應不足。

這迫使下遊企業隻能通過消耗鋅庫存滿足需求,此舉又倒逼國內鋅庫存持續下降,逼近曆史紅線12萬噸。

其間,下遊企業曾打算通過增加精鋅進口量彌補供應不足。但今年前5個月進口鋅錠持續處於虧損狀態,直到6月份國內庫存快速回落才令鋅錠進口出現逾2000元/噸的盈利,此時補庫存已為時過晚。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中國累計進口精鋅16.9萬噸,同比下降39.5%。

“這某種程度助長了遊資買漲鋅期貨套利的底氣。”上述期貨公司分析師分析說。按國內每月消耗鋅產量55萬噸測算,12萬噸庫存僅夠數天消費,一旦鋅供應“斷貨”,他們就可能在鋅期貨市場采取逼空獲利策略。

不過,相關部門也注意到這些市場變化,一方麵新開礦山增加鋅產量,另一方麵加大監管力度遏製市場炒作氛圍。

多位期貨公司分析師指出,8月21日正值鋅期貨創下年內新高26750元/噸之際,上海期貨交易所迅速上調鋅期貨1710、1711合約的日內平今倉交易手續費,以及出台相應交易限倉措施,無形間對投機多頭構成較大的威懾力。這也是過去一周滬鋅期貨價格回落的主要原因,畢竟遊資擔心上海期貨交易所還會大幅調高保證金比例,令此前買漲獲利策略無功而返。

夏叢預計,由於新礦山投產需要一段時間,今明兩年鋅錠供應依然會呈現持續緊張局麵,直到兩年後才會有所緩解。因此鋅期貨價格能否平穩運行,需要監管部門出台相應政策調節供需關係,以及加大對期貨炒作的監管力度。

倫鋅創新高的“神助攻”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鋅價持續飆漲背後,國際鋅價迭創新高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上周,倫敦鋅期貨一度漲至3180.50美元/噸,創2007年10月以來的新高值,對國內鋅價持續上漲構成強有力的支撐。

對衝基金Axiom金屬板塊分析師Gordon Johnson分析說,這背後,是國際鋅市場供需關係也呈現緊張格局。

LME最新數據顯示,鋅庫存降至12.665萬噸左右,今年以來跌幅超過60%。

這驅使不少投機型對衝基金紛紛押注鋅價上漲。畢竟他們發現,受益於特朗普萬億美元基建投資計劃與美國經濟增長,LME逾90%庫存集中在北美新奧爾良地區(這也是當前國外鋅溢價最高的地區),此外隻有英國存在約3000噸注冊倉單,其他地區交割地都轉為注銷倉單。這意味著一旦美國鋅庫存被消耗,全球將遭遇更大範圍的鋅供應短缺。

在Gordon Johnson看來,對衝基金敢於投機買漲鋅價,某種程度也是受到中國環保去產能政策的溢出效應驅動。原因是全球鋅供應持續緊張,令出口到中國的鋅產量受到製約,由此引發滬鋅、倫鋅之間的交替性循環上漲。

記者多方了解到,當前主要銷往中國的海外鋅產量,主要來自西班牙(約30萬噸)與印度,今年以來澳洲鋅出口基本銷往美國,這種鋅貿易新格局不足以彌補中國鋅供應缺口。

Gordon Johnson提醒,盡管海外投機型對衝基金也將中國鋅供應短缺作為炒作題材,但隱性庫存可能會扮演狙殺投機多頭的幕後推手。此前,不少投行與大型對衝基金斥資收購倉儲基地,悄悄存儲鋅庫存待漲而沽,一旦鋅價漲幅超過他們收益預期,這些隱性庫存就會一湧而出,徹底扭轉鋅價漲勢。

但在投資銀行Jefferies金屬板塊分析師Christopher LaFemina看來,隱性庫存對鋅價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隨著過去數年大型礦山減產,隱性庫存也在相應縮減。

ILZSG數據也顯示,截至6月底,全球精煉鋅總庫存為116.3萬噸,低於3月底的135.5萬噸。

“這意味著,國內外鋅價的聯動上漲效應將會進一步增加,吸引越來越多投資機構開展跨市場買漲套利,從滬鋅、倫鋅價格交替性循環上漲中獲利。”他表示。

(原標題:鋅價大漲調查:鋼材期貨遊資轉戰 豪賭鋅供應短缺)

最後更新:2017-08-29 06:17:24

  上一篇:go 有色金屬行業半年報逆襲:超九成上市公司盈利
  下一篇:go 高端製造受追捧 主題基金業績“冰火兩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