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
汽車大全
新華都收購頻頻 傳統零售轉型求變

9月13日,新華都購物廣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都”,002264.SZ)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收購資產事宜,因目前相關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公司股票自9月13日開市起停牌。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半個月前的8月29日,新華都剛剛發布了關於終止換股吸收合並友寶在線的重組公告。
零售專家劉暉認為,伴隨著電商衝擊、市場消費升級導致業績下滑,進行資產收購是新華都在業績承壓下的自救之舉。而這些舉動是傳統百貨、大賣場業態業績下滑,迫切轉型、尋求新出路的一個縮影。
《中國經營報》記者就資產收購及經營問題向新華都發去采訪函,新華都方麵以公司正處於停牌靜默期為由,拒絕了采訪。
新華都的轉型之路
8月29日,新華都發布了2017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新華都實現營業收入34.1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0.6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4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0.49億元下降14.15%。其中,百貨類的營業收入超過7.6億元,同比下降7.37%。根據近幾年新華都財報,自2013~2016年,新華都連續4年在扣非後淨利潤上實現的數值為負數,表明近年在零售行業,新華都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同時,報告中提出,2017年上半年,新華都共計新開5家門店,而關閉門店則有8家。
在2016年的年度報告中,新華都就曾提到,由於新開店培育期長而帶來的經營風險、地產租金上漲、人力成本上漲、尤其是電子商務帶來的衝擊,是業績下滑、關店增多的主要原因。
零售專家胡春才認為,新華都業績報告並不理想,淨利潤的下降,是大賣場和百貨等傳統經營模式受電商衝擊的表現。新華都生鮮占比較小,百貨、日用品占比較大,利潤空間太局限。
2017年半年報中指出,報告期內,新華都實現綜合毛利率為22.17%,其中各大類商品毛利率為:生鮮類11.76%、食品類17.88%、日用品18.54%、百貨類16.38%。報告中也提及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受益於生鮮商品毛利的提升。
事實上,近日來新華都在有意識地提高生鮮占比,嚐試新的經營模式。5月10日,新華都海物會在福州市開業,經營麵積達5000平方米,以餐飲為主,打造了“餐飲+超市”的新業態。而且建設了500平方米巨型海鮮池,以供消費者自選食材。並且聘用了100人的專業廚師團隊,提供餐飲服務。
同時,新華都也在積極探尋其他新業態的轉型。新開小業態“鄰聚”社區店,以更好地貼近消費者;新華都東街店正在轉型為運動概念店;2016年5月開出了小業態“嘟嘟零食”的店中店。
劉暉表示,新華都積極進行多種業態的轉型,是企業有能力的表現。就目前零售業狀況來說,建議企業進行社區型轉變,設立固定商圈,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服務商圈內消費者。
此前,新華都收購了3家電商服務企業,意圖借此打開線上線下通道。同時,換股吸收合並友寶在線,但此舉由於交易價格未能達成統一意見而告吹。盡管新華都在公告中表示,重組終止不會對公司現有業務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且會進一步完善企業布局,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但胡春才認為,僅就目前收購的一些小的電商企業,並不能給新華都線上線下帶來真正的幫助,新華都還是要尋求一些成型的平台。
零售專家丁利國分析稱,新華都的轉型,不能單純地依靠業態的發展、線上業務的開展。要回歸產品上來,變革經營模式,創新品牌,以消費者為需求、為主導做精確營銷。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來進行轉型。
傳統零售業態陣痛
在剛剛過去的8月,零售行業上市企業紛紛發布半年報。記者了解到,大多數業績下滑的企業均表示受電商衝擊較大,一些租賃合約即將到期或長期虧損的門店也會由於關店帶來短期的業績下滑。
8月17日,虧損較為嚴重的人人樂連鎖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17年上半年業績,截至6月30日,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7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0.51%;淨利潤-1.3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25.31%;其中零售業務收入43.47億元,同比下降10.38%;百貨類產品的營收下降最為明顯,同比下滑23.69%。
在業績之外,近日人人樂關店事宜受到業內廣泛關注。9月6日,衡陽人人樂百貨管理方突然宣布停業整頓,要求商戶全體撤櫃,並采取了停水停電等手段。事實上,人人樂從2012年起就出現關店潮。特別是在2014年到2016年間,人人樂集中關閉門店34家。就關店事宜,記者致電人人樂並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前,尚未收到對方回複。
劉暉分析稱:“人人樂關店,短期來說會影響業績的表現。但長期來說,也是止損的一種表現。但關店同時理應照顧商戶情緒,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才是發展之道。”
對於人人樂而言,伴隨關店而來的,還有各種訴訟案件。公開資料顯示,在2017年第二季度,人人樂因新增訴訟仲裁事項預計產生的損失約為1900萬元。包括新增供應商訴訟預計產生的損失800萬元、新增物業租金訴訟預計產生的損失為1000萬元、報告期末已裁決尚未執行的勞動糾紛仲裁損失約為100萬元。
事實上,人人樂也在不斷開發著新的零售業態。2017年上半年相繼開出了2家高端精品超市和1家濃縮賣場。截至6月30日,其已開設了9家高端精品超市和4家網購社區生活超市。同時,人人樂稱,該公司在新的零售業態模式也積極探索,今年主推Lesuper、Lelife、Lefresh等新業態門店的拓展與開店,以進一步推動多業態戰略發展新格局的形成。
一位多年從事零售業的資深人士告訴記者:“精品超市與大賣場不是一個概念,所需要的供應鏈也是不同的。精品超市要求供應鏈具有新鮮性、及時性、獨特性。人人樂要轉型做精品超市,及整合供應鏈。此外,精品超市對銷售成本的要求比傳統大賣場要高,在這方麵也會給人人樂帶來一定的壓力。”
除人人樂之外,行業內其他百貨、大賣場業態,也麵臨著轉型困難的問題。關店似乎成為了許多企業的選擇。
2015年至今,新世界百貨先後關閉了北京、沈陽、寧波、大連等地6家門店;截至8月,今年百盛百貨也已關閉5家門店;舉步維艱的重慶百貨也發布公告稱,2017年計劃關閉12家店鋪。在整體環境上,百貨業的發育並不良好,傳統百貨行業正經曆著前所未有的寒冬。
麵對市場的轉變,百盛商業已經開始謀劃轉型,包括升級門店推出百盛優客城市廣場以及進軍購物中心青島金獅廣場;重慶百貨也在《201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材料》中表示,要斥資7億元打造一個全渠道營銷平台。
記者采訪多位專家都認為:“百貨業態變革的方式有很多種,做線上平台、開展購物中心、做自營品牌提升毛利等等。但最重要的是要增加百貨、大賣場的市場黏性,注重消費者的消費體驗。”
(原標題:新華都收購頻頻 傳統零售轉型求變)
最後更新:2017-09-23 14: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