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18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老牌私募新發產品不斷 績優私募主動控製規模

和A股市場一樣,今年私募基金的銷售也來了個“一九分化”。少數老牌私募不約而同地大力發行新產品,同時持續營銷,逆市布局。但是,績優私募希望借助新品擴大的規模的同時,不得不選擇暫停申購。因為隨著淨值持續創新高,客戶的贖回也開始出現。

市場的分化仍在繼續,一些老牌私募機構則不斷逆市布局。數據顯示,截至8月6日,景林資產今年成立了14隻產品,淡水泉投資成立10隻產品,重陽投資成立9隻產品,星石投資成立7隻產品,遠策投資成立4隻產品,王亞偉的千合資本則成立了5隻產品,包括最近發行的昀錦1號、寬星6號、寬星7號。

“老牌私募都在發產品、做持續營銷,出現一致性行動,可能是一個信號——他們看好A股的配置價值,企業盈利在變好,成長股超跌。這些私募想在市場底部占據更多資金和資源。”北京某百億私募市場人士告訴記者,這些私募比一般私募更加冷靜,對規模訴求不是那麼強,他們發產品更看重時機。

上海某百億私募曾在牛市期間停止產品認購,最近卻發了不少產品。“我們看好市場結構性行情,最近存量產品也會做持續營銷,抓住合適的錢。”該公司市場人士說。

北京某大型私募營銷總監表示,今年業績有表現,會做一些銷售,整體有5億規模的增長,主要來自機構的持續申購,渠道代銷的新發產品隻有2、3隻,規模在5000萬以下。因為散戶對市場還比較擔憂。他還透露,他所在的私募銷售微信群裏,年初時很多人表示無事可幹,到了年中,有些私募收益到了十幾、二十個點,都忙碌起來了。

格上理財數據顯示,上半年,長金投資、景林資產、高毅資產、源樂晟投資、東方港灣投資等私募旗下股票基金平均收益均超過了20%,拾貝投資、明達資產、淡水泉投資等收益也將近20%。

業績表現突出,上半年有些私募發行的產品數量超過30隻,持續營銷淨申購規模達到50億,投資者反應強烈。然而規模增長太快也有煩惱。記者了解到,某知名私募最近關閉了旗下產品的申購通道。“這家私募可能擔憂規模增長太快影響投資操作,也擔心大盤藍籌股可能出現調整,所以勸說客戶不要再買了。”華東某位私募圈人士表示。

無獨有偶,北京某新銳私募市場總監也向記者表示,雖然今年業績比較好,客戶認購熱情高,但他們一直控製規模。“今年業績好,市場關注度高,但我們比較冷靜,不希望快速擴張,所以沒怎麼發產品,規模還是40億左右,隻做了一些老產品的持續營銷。”

也有私募淨值漲上去,卻遭遇了客戶大量贖回的情況,但好在機構一直在追加認購。華北某中型私募副總經理表示,今年規模增長了10~12億,要是沒有投資者贖回,應該會更多。“在渠道發行的產品規模相差很大,有的幾千萬,有的兩三億。但4月份以來散戶一直在贖回,而機構一直在追加投資。其實我們淨值一直在創新高,但散戶可能想落袋為安,看到產品漲了就贖回。同時有些理財經理需要讓客戶的資金轉起來,隻有認購新產品他們才會有增收。”

(原標題:老牌私募新發產品不斷 績優私募主動控製規模)

最後更新:2017-08-07 08:54:09

  上一篇:go 沒買房的倒賺了?“共有產權房”七大利好正秒殺各類保障房
  下一篇:go 發薪日償還欠薪日同步到來 樂視再迎數千萬元資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