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65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王一鳴:能源和主要礦產資源需求將在2030年前達到高峰

10月28日,在由上海交大高級金融學院(SAIF)主辦的SAIF金融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就今後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幾個重大趨勢作出了判斷:

一是經濟增長向中高速收斂,提高質量和效率成為主旋律。王一鳴表示,如果把從高速增長向中速增長的轉型過程分為上下兩個半場,我國經濟轉型已進入下半場,經濟增速快落的風險大幅下降,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成為主旋律。

二是傳統產業逐步達到峰值,新興產業進入擴張周期,產業形態發生明顯變化。數字化、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趨勢明顯,產業融合趨勢凸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機器人等技術廣泛運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

三是城鎮化深度展開,空間格局網絡化更趨明顯,城鎮化深度展開。到2030年,我國高鐵運營裏程預計達到3萬公裏,形成“”八縱八橫的高鐵網;根據人均收入的增長趨勢,中國的城鎮化率預計將達到70%左右,屆時將有超過10億人生活在城市;更多省份邁入中高收入階段,這些省份常駐人口數量總和預計將超過7億人。

四是能源和主要礦產資源需求在2030年前達到高峰。王一鳴表示,我國經濟進入中高速發展階段後,經濟結構變化和能源效率提高使能源消費增速趨緩,經濟增長和能源消費在2013年後出現“弱脫鉤”趨勢。

五是中國占全球經濟份額明顯提升,與世界經濟互動作用增強。王一鳴表示,無論是按購買力平價還是按匯率法計算,近年我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都超過30%,與世界經濟的互動作用增強,參與全球化的程度快速提升,成為世界商品和資金流中的重要環節;成為全球性生產平台,整合國際資源的能力快速提升;全球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程度加深,議題創設和引領能力逐步增強。

最後更新:2017-10-28 21:18:31

  上一篇:go 國家發改委12年首次下調小麥最低收購價格
  下一篇:go 商務部回應美公布反傾銷調查中國鋁箔初步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