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汽車大全
智能製造成製造業轉型主推力
製造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據不可替代的位置。《中國製造2025》出台以來,智能製造及相關產業得到飛速發展,不但迅速壯大成全新的產業,還逐漸成為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主推力。
近年來,我國出台了一係列旨在促進智能製造發展的文件和措施,為智能製造發展和製造業轉型升級創造了寬鬆良好的政策環境。目前,這一整套成型的政策體係正在持續釋放政策紅利,大量企業開始主動擁抱智能製造,我國製造業邁向高端化的趨勢也日益明顯。隨著後續各項針對性措施的不斷落地,我國智能製造水平有望不斷提升,製造業強國戰略和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大目標也將得以穩步推進。
截至目前,我國先後出台了《中國製造2025》、《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關於深化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並以此形成了製造強國戰略政策體係。上述三大政策都對我國智能製造的未來發展做出詳細規劃。
工信部等部委還陸續出台了《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智能製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裝備製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多項細分政策,並於2016年展開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工作,2017年啟動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創建工作。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解讀相關政策時介紹,智能製造將是未來中長期實現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以及全麵提升製造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抓手。為此,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在今後一階段,繼續推進智能製造相關政策的落地,除了研究製定針對有色、稀土、紡織、家電等傳統行業的智能製造政策,還將以落實國家集成電路發展推進綱要等政策為抓手,加快在5G、物聯網、車聯網、智能交通等新型領域布局。
在各項政策的助力下,越來越多的製造業企業開始主動擁抱智能製造,並積極應用雲計算、大數據、機器人等相關技術,建設和布局智能工廠。據各地地方政府統計顯示,不少地區的製造業企業均在智能製造領域展開布局,相關技術已經進入應用層麵。
“工廠生產車間啟用了地麵和空中運輸機器人、倍速鏈、智能立庫、六軸機器人以及能夠采集、分析數據和指揮控製生產的智能中央控製係統。”合肥萬力輪胎有限公司總經理石崢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萬力輪胎合肥工廠在采用全套智能製造生產係統後,原來生產一條輪胎需要48小時,而目前的生產時間縮短到了30小時。相同規模的傳統輪胎企業需要工作人員2100多人,而合肥萬力工廠隻需要696人,而且每人每年的平均產值高達332萬元,是傳統工廠的三倍。
看到智能製造巨大潛力的企業不止萬力集團一家。今年7月,天合光能將阿裏雲“ET工業大腦”引入生產中,希望借助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經過短短幾個月,雙方的合作就取得了驚人的效果——A品(以光電轉化率為標準,電池片轉化率在18.8%以上)率提升7%。天合光能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下一步將在全部產線上推廣智能製造,預計可提高年利潤數千萬元。
阿裏雲總裁胡曉明介紹,目前阿裏雲的“ET工業大腦”已在江蘇、廣東、浙江等我國製造業重鎮大規模落地,協鑫、天合光能、中策橡膠等一大批製造業企業已經利用這一係統成功展開智能製造生產;此外,阿裏雲的天池眾智平台的解決方案也被汽車、環境等多個領域的大量企業應用。胡曉明說,阿裏雲的各項能力正在讓廣大企業實現智能製造,“這能夠幫助中國製造提升1%的能力,1%意味著為行業創造了上萬億人民幣的利潤”。
在已經形成的良好政策環境和產業環境基礎上,我國還進一步通過開展試點示範和推進重點項目等方式,形成了大量成熟經驗,並在大飛機、軌道交通、5G、下一代互聯網等重要領域和項目上實現了突破。業內普遍認為,未來5到10年將是以C919、5G商用網絡為代表一大批重點項目的收獲期。屆時,我國在這些領域的製造業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將有望進入世界一流,相關產業也將迎來一輪產業機遇期。
除了大飛機等上述領域外,我國還正在培育一大批重點項目,這些在未來同樣會對我國製造業的整體轉型升級貢獻良多。據工信部介紹,2016年和2017年我國分兩批展開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工作,遴選了超過150個重點項目進行攻關。這些試點示範項目涵蓋了眾多製造業領域,不但包括石化、鋼鐵、有色、航空、汽車、製藥等多個傳統製造業產業,還涉及航天、航空、高端裝備製造、機器人、增材製造、新能源等我國正在積極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
目前,不少重點項目取得的成果已經開始對相關產業產生了積極推動。以工業機器人為例,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並形成了京津冀、東北、長三角、珠三角和中部地區五大機器人產業集聚區。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預測,未來我國將在全球工業機器人領域起主導地位,到2019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的銷售量將達16萬台,占全球銷售量的40%。
(原標題:智能製造成製造業轉型主推力 大飛機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即將進入收獲期)
最後更新:2017-12-22 01: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