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39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微信工作群全天轟炸,聽到消息提示音就肝顫…你被“隱性加班”了嗎?

微信工作群的出現

真是讓人苦不堪言

點擊播放 GIF/37K

尤其是在節假日

老板在微信群臨時布置一個任務

休息時間往往就這麼泡湯了

最讓人頭疼的是

說這是加班吧

卻又名不正言不順的

畢竟人明明在休假而不在辦公室

所以加班費也就成了“空中樓閣”

點擊播放 GIF/1976K

“家”班在下班之後

許多員工都習慣把做不完的工作帶回家去做,還有許多人在8小時工作製之外的休息時間也被無形的加班占據。

周妍(教師)

周妍是北京某大學附屬小學三年級的老師,回到家後,她往往還要備課、試講。她坦言,最近很沒食欲,一個星期瘦了5斤,情緒也變得消沉,“這種加班不是自願不自願,是你必須要準備好。”

雖然周妍坦言,在家加班狀態更好,“我習慣在家裏備課,心靜。”但作為三年級班主任的她開學以來一直在加班,周末也幾乎被工作占滿。因為包班製度,她既要教數學又要教語文,“每天隻睡6個小時仍然幹不完活”。

李星辰(設計師)

對於在廣州某地產廣告公司擔任設計師的李星辰而言,加班就跟每天要吃飯一樣正常。李星辰所在的公司為節省人力成本,隻招了兩名設計師。前段時間由於同事休產假,全公司大大小小的設計活,全壓在李星辰一個人身上

“很多項目客戶晚上才給你反饋,這時隻能晚上修改設計稿。加減尺寸、換個顏色、挪下位置……聽著很簡單,但是改起來也需要個把小時。”李星辰表示,每到節日前,就是她最忙的時候,通宵加班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手頭已經有很多任務,又趕上第二天產品上線,我周五幹了一個通宵還是沒幹完,周六又在家工作了一上午。”

相比於在公司裏熬夜,李星辰更願意把工作帶回家做,但她對此又感到無奈。“家本該是個令人輕鬆愉悅的環境,從公司‘逃’出來,我卻還要繼續在家工作,怎麼能不讓人厭煩呢?

不堪其擾的微信群

老板在微信群裏@你一下,意味著又發布了新任務。相比於隱性延長工作時長,時刻保持“on call 24小時”的狀態或許更讓人苦不堪言。

趙馨(房地產公司行政)

“你怎麼不去跟微信過日子!”今年的七夕節,趙馨的男朋友惡狠狠地對她說。在這個中國情人節,趙馨亦如往常,注意力全集中在微信上。那裏,10多個微信群正等著她回複信息。

趙馨就職於北京一家房地產公司行政處,日常工作是輔助房產銷售人員。“準備房屋買賣合同、第一時間轉發公司通知,甚至需要教會大齡銷售人員使用電腦來進行申訴、退費等基本操作……銷售人員但凡有點小問題,都會來找我。而且一般都是急事,我需要第一時間替他們排憂解難。”她調侃,自己總是全天候待命,就像個“保姆”

趙馨現在要輔助4個門店的工作,店內90餘名銷售員結成了10餘個微信群,隨時會向她“發號施令”。有些消息若是回複不及時,一個電話立馬就會打過來。趙馨私下算過,有天下班後,她接了10多通電話,發了100多條微信信息,處理這些瑣事耗費的時間加起來得有四五個小時

相比於隱性延長工作時長,這種即時性的工作帶來的隱性“騷擾”更讓她苦不堪言。“跟男朋友在電影院看電影,未能及時回複信息,銷售打來電話硬跟我聊了半個小時,所有的好心情全部煙消雲散;有次洗澡沒帶手機,回頭一看,20多個未接電話。”她感覺自己無時無刻不跟工作“綁定”,沒有個人生活。

劉鐸(程序員)

趙馨的經曆並非特例。北京某互聯網公司程序員劉鐸也坦言,生活在一點點被工作侵蝕。他所從事的行業是加班“重災區”,工作場所早就不限於公司,除了家,還包括地鐵內、公園裏、餐桌上。

劉鐸所做的這些,在某互聯網公司高級經理白飛看來,僅僅是稱職。“在互聯網行業幹,抗壓能力是基本要求。”每次招人,他都會特意跟HR要求:新人必須要適應加班。

白飛自己的生活中也有工作如影隨形。他的微信上有百餘個工作群,收到的信息一整天都讀不完。在記者采訪時,他說:“就這一會兒工夫,我微信上就有491個未讀。”

羅嫻儷(外企主管)

每天上班8小時之外,羅嫻儷也得時刻關注手機:

生怕因為沒能及時傳遞和反饋信息,被群員們說“閑話”

即使下班時間,微信群裏也熱鬧得很,有同事分享生活,“你本來不感興趣,但其他人都在下麵點讚、獻花、回複,不說話就會顯得不太合群,隻能附和

擔心微信的提示音煩到家人,設置“消息免打擾”,但經常是幾分鍾不看,就已經數十上百條信息爆滿

在羅嫻儷看來,工作群已經漸漸模煳了上下班的時間界限,時刻保持“on call 24小時”的狀態讓她覺得不堪其擾

你為什麼不拒絕“隱性加班”?

既然“家”班和工作群這麼不堪其擾,我們為什麼沒有勇氣拒絕呢?網友們又真相了……

許多網友表示,同意“隱性加班”是一種被逼無奈的選擇,畢竟你不願意做,還有很多人願意來取代你

把工作帶回家有加班費嗎?

那麼,“隱性加班”能獲得加班費嗎?大部分網友表示:加班費?不存在的!

李星辰直言,公司領導是否知曉自己在家的額外付出,她並不在意。

你幹了多少活,領導心裏都清楚。最後加工資也不是你在朋友圈曬了多少個通宵可以決定的,而是看你最後提交上去的作品,以及客戶的滿意度。”她還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擔憂:“讓領導知道你在家加班也沒啥用,曬得太多,隻會讓領導懷疑你是不是做事效率太低。

周妍說自己從沒拿到一分錢加班費。“老師在家加班無人知曉,教育行業就是這樣。”她把這總結為行業規律

辦公室之外的工作很難被認定為加班

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楊保全認為,辦公室之外的工作很難被認定為加班。

“單位會根據工作任務量、加班審批製度、考勤管理等綜合因素來確定員工是否屬於加班。員工將工作帶回家,如果未經單位加班批準或者係其自行安排,一般很難認定為加班。”楊保全說,“實踐中,一旦發生仲裁或訴訟,加班事實的舉證責任主要在員工,但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趙馨曾想換個工作,但是考慮到自己學曆和能力暫時不足以支撐在大城市闖蕩夢想,隻好作罷。按照公司規定,處理這些工作之餘的“騷擾”,隻能算作她的分內之事,不能算加班,也沒有加班費。“我能拒絕這些‘騷擾’嗎?”她提出疑問。

楊保全把這一現象看成信息化時代產生的新問題。他坦言,針對這種情況,現階段法律很難界定。“個人認為,通過微信、電話等布置臨時工作任務,可以理解成‘隱性加班’”。

楊保全建議對這些“隱性加班”的類型進行細化。“比如,如果有的任務隻是簡單回複即可,並不要求8小時工作時間外完成,則不應當算作加班;如果是經常性的、而且需要占用8小時工作以外很大一部分時間,則可能被界定為加班。”

你有過“隱性加班”的經曆嗎?

(友情提醒:分享到朋友圈記得屏蔽領導)

本文綜合來源:工人日報、上觀新聞、央廣網、網友評論等

漫畫來源:@小妖九段本尊

微信編輯:別問我有沒有“家”班的皮小姐

希望明天不加班的,點個讚吧

最後更新:2017-10-08 05:53:00

  上一篇:go 健康也能共享?微信掃碼60秒測8大係統500 項身體指標,公號上線60天,覆蓋900 診所,還自開3家診所
  下一篇:go 微信朋友圈勵誌語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