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03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績優者牛氣衝天 績差者暴跌不斷

年終收官,A股2017年牛熊股榜單“新鮮出爐”。2017年,新股繼續大放異彩,截至12月28日,年內205隻股價翻倍上漲的個股中,171隻為2016年12月以來剛剛登陸A股的“鮮肉”公司。

新股上市後連續漲停基本已成為了A股的“傳統節目”,但如果簡單以漲幅對比,相對早已上市的“資深”A股而言則有些不太公平。因此,“老麵孔”中的大牛股也是此次我們重點盤點的對象。

回首曆史,2017年股價的上漲大多歸因於業績,屬於價值投資的範疇,這也是A股多年以來難得一見的盛況。市場刮起了價值投資的旋風,無疑是A股逐步成熟的標誌。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縱觀資本市場,也從來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回顧起大牛股,盡管已是過去時,但曾經的輝煌還是會令人陣陣熱血沸騰;而總結起熊股來,則難免有些說起來都是淚的悲涼。

2017十大牛股

寒銳鈷業

2017年3月6日登陸創業板的寒銳鈷業,上市後一氣嗬成收出了19個“一字”漲停,以1221.81%的年漲幅成為了2017年惟一一家股價上漲超過10倍的個股。除了新股光環,公司股價暴漲更多是受益於行業的景氣及其亮眼的業績。新能源拉動鈷消費需求,公司產業布局日益完善,剛果項目進一步發展等利好因素,均有效地催化了公司股價的重心不斷上移。

鴻特精密

相比一些公司短期爆發力十足的漲勢,股價持續穩步上揚不再僅僅是個“理想”,鴻特精密已成功將其變成了現實,年內股價不斷震蕩攀升,累計實現了323.91%的漲幅,是除了2017年上市的新股外,表現最好的“資深”股。

對於鴻特精密股價的走強,公司未來與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車企業進一步合作的預期,是股價持續上漲的主要原因。此外,2017年以來,公司的股東戶數不斷下降,一季度末公司還有4923戶股東,三季度末已降至3245戶。戶均持股數量也由一季度末的2.17萬股上升至三季度末的3.3萬股。觀察發現,鴻特精密的持股集中度很高,主要以信托計劃及自然人為主,資金抱團炒高股價的跡象十分明顯。

江南嘉捷

回首2017年A股市場的重組事件,最大的贏家非江南嘉捷莫屬。11月3日淩晨,江南嘉捷突然發出重組公告,奇虎360回歸中概股選中了江南嘉捷,自此周鴻禕成為了公司的實際控製人。11月7日複牌後,江南嘉捷漲停的“天階”一口氣就爬了18層,年內累計斬獲了294.2%的漲幅。

方大炭素

2017年的朋友圈裏曾流行過這樣一首打油詩:“石墨電極如此驕傲,讓無數業務挺起腰,惜石油甚好,略輸一遭,中國房價,也遜風騷,一代黑料,末路狂飆……”。

從4月中旬的蠢蠢欲動,到6月下旬開始爆發,方大炭素的股價年內大幅上漲218.21%。盡管9月中旬股價開始有所回落,但依然是2017年表現最為搶眼的A股之一。淩厲的走勢主要得益於公司主要產品石墨電極價格的暴漲,石墨電極是電爐煉鋼和爐外精煉的重要材料,需求出現急劇增長源於2016年年底國家宣布清理整頓“地條鋼”。在大規模取締中頻爐後,電弧爐新增情況急劇上升。與此同時,股價的暴漲也同樣離不開大批遊資的瘋狂“爆炒”。

魯西化工

翻看魯西化工2017年的走勢,和鴻特精密形似神肖,區別於江南嘉捷的連續暴漲,和方大炭素短時期內明顯的快速上漲,魯西化工也呈現了年內股價穩步攀升的局麵,最終錄得了172.09%的不俗年漲幅。

魯西化工身處化工行業,隨著環保限產,供給側改革改善行業景氣回暖,化工品迎來了複蘇行情,尿素價格持續上漲,2017年前3個季度,公司淨利潤同比實現了497.16%的大幅上漲。價值投資理念盛行的2017年,如此業績傲人的公司,又怎麼會不被資金重點看好而股價大漲呢。

隆基股份

2012年4月11日,隆基股份上市首日的總市值為59.09億元,2017年12月28日,隆基股份的總市值已高達721.03億元,短短5年時間,市值增長超過了11倍。2017年以來公司的年漲幅也實現了171.73%。

隆基股本強勁的股價走勢和業績的快速增長相輔相成,自2013年光伏行業回暖以來,公司曆年年度淨利潤增幅分別為229.74%、313.85%、77.25%、197.36%,而2017年三季報,公司也再度以103.99%的利潤同比增長收官。股價上漲的同時,公司估值卻在不斷降低。而2019年,隆基股份擬將其矽片以及組件產能由2016年末7.5GW/5GW擴展至25GW/10GW。如此一來,公司很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單晶矽片以及組件製造商。

贛鋒鋰業

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帶來鋰電行業市場火爆,使得處於行業上遊的贛鋒鋰業大為受益,不僅業績快速增厚,年內股價也大幅上漲了169.81%。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始於2015年,也是從這一年開始,贛鋒鋰業開始業績大增股價暴漲。翻看公司的股價走勢,2015年公司曾收出過318.48%的年漲幅。

中際旭創

受一係列政策利好催化,5G概念近期以來表現不斷,持續走強。中際旭創身為5G概念中的一員,年內完成了146.96%的階段上漲。

近期,發改委發布了關於組織實施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通知。通知要求,2018年開展5G規模組網建設,明確在6GHz以下頻段,在不少於5個城市開展5G網絡建設,每個城市5G基站數量不少於50個,全網5G終端數量不少於500個。

海康威視

和“滬市一哥”基本在銀行、石化等超級大盤藍籌股之間徘徊不同,深市總市值的頭把交椅則常常隨著行業景氣的變遷而不斷更迭。2017年以來,安防龍頭海康威視同樣將股價持續穩步上揚的“夢想照進了現實”,累計創造了146.89%的年漲幅,甚至還一度成為過“深市新一哥”,目前也僅次於美的集團,穩坐著深市總市值第二把交椅的位置。

水井坊

經過4年多的調整,白酒行業在2017年終於揚眉吐氣,以貴州茅台五糧液為首的高端白酒量價齊升,由此也帶動了多家次高端白酒股價格的上漲。翻看年內白酒股的漲勢,19家公司14家股價上漲,5家公司股價實現了翻倍上漲,其中又以水井坊的漲勢最為彪悍,年漲幅高達146.58%。

水井坊靚麗的股價表現同樣與其出色的業績息息相關,公司三季報業績增長明顯提速,累計創造了2.43億元的淨利潤,相比2016年同期增長了63.22%。

2017五大熊股

開爾新材

2016年12月30日,開爾新材30.02元的收盤價距離12月27日創出的31元的最高價相差甚微。而2017年初,1月9日~11日,公司股價卻連續3天收出了跌停,1月16日再次跌停,開年的前10個交易日,開爾新材即出現42.74%的跌幅。盡管其後下跌的幅度有所減弱,但下跌的步伐也一直在延續,全年以69.96%的累計跌幅成為了A股第一大熊股。

多數觀點認為,開爾新材股價“跌跌不休”的主要原因在於業績持續承壓。財務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乃至2017年三季報,開爾新材均持續陷入在營收、淨利潤同比雙下滑的困局中。

*ST中安

2017年全年,A股公司共走過了244個交易日,種種原因,不少公司期間會出現停牌,但*ST中安年內僅僅完成了78天交易。78個交易日,23個跌停,公司年內交易的近1/3時間裏都在以跌停報收。

9月13日,麻煩纏身的*ST中安宣布終止出售土地資源、房產的重大資產重組。消息一出,複牌後股價連續12天被狠狠砸在跌停板。再加上重組停牌前的5個跌停,5月31日~9月28日,*ST中安連續17個交易日“一字”跌停,市值轉瞬間即蒸發了百億元。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公司2016年底曾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如公司因立案調查被最終認定存在重大違法行為,公司股票則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及暫停上市的風險。

*ST昌魚

武昌魚2016年因股權大戰曾一度成為A股市場追捧的“寵兒”,然而2017年卻風光不再,不幸淪落為*ST昌魚。曾經的股權之爭並未給公司的經營帶來轉機。在概念炒作退潮及經營業績不佳的影響下,*ST昌魚股價一路下挫,全年股價累計暴跌了67.13%。

*ST上普

因連續兩年虧損,ST上普於4月25日起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更名為*ST上普。而2017年以來,公司還同時陷入了貸款逾期、訴訟纏身、銀行賬戶凍結、資產查封的困境中。曾經,ST上普兼具了新上海、通信、新能源、長三角、3G、中字頭、迪士尼等多重概念,但業績卻一直難有起色。因被看作充電樁概念股龍頭,ST上普也曾一路漲停,而2017年卻最終以暴跌65.27%收官。

香梨股份

早在2013年,香梨股份披露了重組預案,公司間接控股股東新疆昌源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擬借殼香梨股份上市,重組完成後香梨股份由農業股變身水務股,這場重組原本對於業績不佳的香梨股份來說就好似久旱逢甘霖。然而,2017年4月4日,一則終止重大資產重組的公告猶如一顆重磅炸彈,拋向了正在滿心期待這場重組的投資者,最終,公司股價以全年下跌61.5%進入了2017年熊股的榜單。

(原標題:績優者牛氣衝天 績差者暴跌不斷)

最後更新:2018-01-01 05:48:47

  上一篇:go A股2018年:投資者結構還會改善
  下一篇:go 2018中國互聯網續寫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