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
汽車大全
新股發行可能放緩 次新反彈把握龍頭
2017年,新股和次新股都受到了監管趨嚴的影響。從當前時點推斷,2018年新股和次新股市場主要有以下幾大特征:新股發行節奏將有所下降,發行市盈率仍將控製在23倍;具有估值性價比優勢的行業細分龍頭次新有望獲得價值重估。
發行節奏將變緩
2014年以來新股發行製度的變化體現了對各方不同訴求的平衡,普通投資者往往隻關心新股申購能獲得多少收益,然而監管者還承擔著通過新股發行服務實體經濟以及優化市場結構的重任。從這一基礎出發可以得到關於2018年新股發行的兩個重要推斷:一是新股發行節奏將變緩,二是23倍發行市盈率窗口指導仍將保持不變。
截至12月28日證監會累計已核發398家IPO批文,是A股市場有史以來發行量最大的一年,2016年全年不過247家。近兩年新股發行經曆了“先加速後放緩”的過程,先是2016年不斷加快,2017年再逐漸放緩,這背後不變的是監管層為緩解新股堰塞湖所做的努力,改變的主要是指導思想。2017年以來,監管層在IPO審核上貫徹了全麵從嚴的審核邏輯,目的是強化中介機構的意識,為將來注冊製做好準備,這直接導致申報IPO公司數量的減少,從源頭上緩解了申報、審核及發行節奏錯位導致的壓力。考慮到2017年新股發行量已遠超過曆史平均水平,預計2018年發行節奏將有所放緩,全年發行家數在300~400家。
2014年新股新規所規定發行市盈率不超過23倍,實際上是將發行人的利益通過行政的手段轉移給A股市場參與新股申購的投資者。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防止發行人為了高額融資而盲目定價,同時避免新股上市後破發對市場參與新股申購熱情的影響。倘若新股市場火爆不再,新股發行也就不再有服務實體經濟的價值。因此在注冊製來臨之前,預計23倍市盈率的限製不會輕易放開。
2017年舉行的《證券法》“二讀”並未涉及注冊製的內容,或代表管理層乃至高層對待注冊製的態度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而在新三板轉板方麵,有媒體報道稱,12月16日深交所領導的發言再次提到要積極推進新三板向創業板轉板的試點,盡管市場仍認為直接轉板麵臨較多政策法規方麵的障礙,但若出現超預期的推進,或將給沉寂兩年有餘的新三板帶來新的活力。
次新股將有波段性行情
2017年以來監管層對次新股的高送轉概念采取了異於尋常的高壓政策,嚴厲打壓上市公司利用高送轉進行各類資本運作的行為,可以看到四季度進入常規的“高送轉披露季”以來,僅凱普生物等少數公司公告了高送轉預案,多數高價次新股仍按兵不動,與往年情形大相徑庭。預計2018年高送轉板塊很難再現往年那種波瀾壯闊的行情,但連續超跌的次新股整體還是有波段性反彈機會的,關鍵在於把握高彈性小盤股風格的回暖契機。
2017年以來由於次新股成交量日漸萎靡,許多公司估值都已調整至行業平均水平,2017年資金的主戰場大都在藍籌價值板塊。考慮到萬事萬物皆有周期,市場上不少機構已開始憧憬2018年中小盤的行情,如安信策略分析師陳果便指出2018年收益最高的指數為創業板指,天風策略分析師徐彪則最看好中證500。從概率上講風格切換確實存在較大的可能,次新整體有望享受價值重估。其中,已具備性價比的各行業細分龍頭值得投資者2018年重點關注。
方正證券中小盤團隊認為,2017年上市次新股中值得關注的有:傑克股份(縫紉機行業龍頭)、英博爾(中低速電動車電控龍頭)、安車檢測(國內產品線最齊全的機動車檢測設備龍頭)、弘亞數控(立足封邊機鋪開全係列產品的板式家具設備龍頭)、江豐電子(高純濺射靶材龍頭)、潔美科技(紙質載帶全球龍頭)、東尼電子(國內領先的切割線供應商)、電聯技術(國內射頻連接器龍頭)、基蛋生物(POCT儲備豐富龍頭)、合縱科技(配網一體化綜合服務商)、榮泰健康(按摩椅銷售收入快速增長)、寧波高發(積極布局汽車電子的零部件廠商)。
(原標題:新股發行可能放緩 次新反彈把握龍頭)
最後更新:2018-01-02 01: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