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8
汽車大全
重慶要求網絡小貸自查現金貸:利率、資金、收貸均需上報
狂飆的現金貸,持續引發監管密切關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重慶市金融辦於11月6日下發了《關於開展小額貸款公司現金貸業務自查的通知》。
此次自查對象針對重慶市金融辦批準設立的網絡小貸公司。《通知》指出,各公司要對自設立以來開展的現金貸業務情況進行自查。自查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現金貸業務名稱、額度、期限、利率、放貸對象、獲客方式、有無場景、貸款用途、資金來源、收貸方式以及是否存在負麵輿情、舉報投訴等。
重慶市金融辦要求各機構對現金貸產品逐一填報,不得隱瞞,並將據此對部分公司現金貸業務進行重點檢查。對於自查目的,重慶市金融辦稱,是為摸清該市小貸公司開展的現金貸業務情況,防範行業經營風險。
作為一項可望又可及的合法放貸人資質,網絡小貸被諸多資本看好。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超過170張網絡小貸牌照。重慶也吸引了吸引了全國諸多知名企業如阿裏巴巴、京東、小米、百度、海爾等在該地申設網絡小貸公司。作為網絡小貸的重要聚集地之一,重慶這一自查做法或許在全國具有示範效應。
有消費金融公司負責人表示,現金貸的確從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部分傳統信貸難以覆蓋到的用戶的需求。但應該自律,在用戶選擇上主動避開學生等弱勢群體。
一位與現金貸平台有過業務合作的機構人士表示,現金貸平台看似的高利潤建立在高額逾期管理費的基礎上,刺激人過度消費、過度借貸並不是可持續的模式,而且存在暴力催收問題。此外行業共債現象十分嚴重,真實壞賬水平通常難以為外界所知。“數據之粗糙和逾期之高把我們嚇到了,業務部門覺得風險太高,主動停掉了業務合作。”
有地方金融辦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許多互聯網金融平台打著小貸、普惠的旗號,實則是變相高利貸,根本沒有任何資質。在所有金融業務都應納入監管的要求下,一些做大的平台紛紛通過申設、收購或入股等方式獲得網絡小貸資質,將業務披上合法化的外衣。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可以規避監管,而是將接受更嚴格的規範。
(原標題:重慶要求網絡小貸自查現金貸:利率、資金、收貸方式均需上報)
最後更新:2017-11-08 21:4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