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40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航天運輸係統發展路線圖發布:2020年長征八號首飛

記者16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發布《2017—2045年航天運輸係統發展路線圖》,係統規劃了長征係列運載火箭的能力建設前景與發展藍圖,預計2020年長征八號實現首飛、2035年左右運載火箭實現完全重複使用。

根據路線圖中的規劃,到2020年,長征係列主流運載火箭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同時麵向全球提供多樣化的商業發射服務。其中,低成本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實現首飛,在役火箭實施智能化改造,商業固體運載火箭與液體運載火箭可為用戶提供“太空順風車”“太空班車”“VIP專車”等商業發射服務。

2025年前後,可重複使用的亞軌道運載器研製成功,亞軌道太空旅遊成為現實。同時,空射運載火箭將快速發射能力提升到小時級,智能化低溫上麵級投入使用,運載火箭將有力支撐空間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空間站運營維護、無人月球科考站建設,商業航天建成集地麵體驗、商業發射、太空旅遊、軌道服務為一體的係統體係。

到2030年前後,重型運載火箭將實現首飛,為載人登月提供強大支持,並為火星采樣返回提供充足的運載能力。以火箭發動機為動力的兩級完全重複使用運載器研製成功,火箭型譜更加完善,航天運輸係統水平和能力進入世界航天強國前列。

2035年左右,運載火箭實現完全重複使用,以智能化和先進動力為特點的未來一代運載火箭實現首飛,高性能智能化空間運輸係統將實現廣泛應用,航天運輸係統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2040年前後,未來一代運載火箭投入應用,組合動力兩級重複使用運載器研製成功,核動力空間穿梭機出現重大突破,運輸工具能夠有效支持大規模的空間資源勘探和開發,小行星采礦和空間太陽能電站有望成為現實。

到2045年,進出空間和空間運輸的方式將出現顛覆性變革,組合動力單機入軌重複使用運載器研製成功,新型動力進入實用性開發,天梯、地球車站、空間驛站建設有望成為現實。此外,在先進運輸係統的支持下,針對太陽係內的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目標的人機協同探索可以常態化、規模化開展,探索和利用空間進入高速增長期。

最後更新:2017-11-16 20:04:14

  上一篇:go 兩部門提前下達2018年水利發展資金617億元
  下一篇:go 健全穿透式監管 銀監會加強商業銀行股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