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汽車大全
小票遭遇並購瓶頸 資金躊躇裹足不前
融資監管從嚴疊加二級市場並購題材“冰火兩重天”,小盤股遭遇並購“瓶頸”。過去兩個月,超過30家上市公司終止並購重組事項,其中70%以上的公司市值在60億元以下。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小盤股的並購重組操作中最大的阻礙是資金問題。再融資新規、減持新規發布後,定向增發融資等難度加大。同時,一些中小市值股票重組複牌後股價持續低迷,這也使資金參與時更為謹慎。
小盤股重組頻折戟
過去兩個月超過30家上市公司終止並購重組事項,原因包括交易雙方無法就標的估值或交易條款達成一致、證券市場發生變化、標的所處行業市場需求不及預期等。
值得注意的是,小盤股成為並購重組終止的重災區。在上述30個終止案例中,10家公司市值在30億元以下,12家公司市值在30億至60億元之間,9家市值在60億至150億元之間。可見,70%以上的公司市值在60億元以下。
“小盤股重組頻頻折戟有兩方麵原因:首先,部分公司存在借殼的情況,但目前證監會對借殼的監管很嚴,對借殼的認定標準很嚴格。為了不觸發認定條件,市值較小、業績一般的小盤股需要不斷同交易方調整方案,很容易出現談不攏的情況。”民享資本創始合夥人程韜指出,另一方麵,主業不濟的小票大多會選擇跨行業並購,但目前跨界並購的審核難度堪比IPO。
深圳一家私募機構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少小盤股前期漲幅過大,後來回調幅度也不小,並購重組的資產方、資金方參與意願大幅下降。
“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小盤股的並購重組參與各方很難在交易條件上達成一致。”該負責人表示,如果不以借殼為目的,上市公司股東不大願意通過向對方股東發行股份的方法進行收購,因為自己盤子小,自己的股權容易被稀釋。對方股東也會擔心重組完成後,自己拿到的股票價格持續低迷。如果以現金方式收購,難度也不小,因為現在錢不好找。目前小盤股一有業績波動就容易出現“閃崩”,資金方參與配資非常謹慎。綜合以上因素,二級市場的波動疊加並購重組審核趨嚴,交易方案設計難度大大提高。
資金成“命門”
前海合祁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秦飛指出,目前小盤股並購重組操作中最大的阻礙是資金問題。“一些機構在2015年、2016年曾參與重組配資,但去年小盤股擠泡沫,許多股票完成重組後,股價達不到預期,大大降低投資人的參與意願。大家都持觀望態度,希望配資折扣或交易條件能得到一定的保障。另一方麵,再融資新規、減持新規的出台也加大了上市公司定向增發配套融資的難度。”
一位從事並購業務的私募機構人士表示,去年隻做了一單並購案,並且由於是小票,做得非常艱難。“股東不願意稀釋股權的上市公司大多會自己出劣後資金,再通過金融機構做結構化產品,通過優先級配一部分資金。但中小盤股的估值遲遲上不去,公司層麵的融資壓力很大,大的資金都不敢配資。”
“資金麵緊張加上很多小盤股流動性差、股價跌跌不休,金融機構參與重組配資很謹慎。目前結構化產品優先級的配資利率已上漲超過一個百分點。我們近期正在幫一個小盤股做並購,配資的利率就很高,但是沒辦法,企業確實需要做這個並購,再高也要扛下來。”上述私募機構人士表示,此外,不少資金方在交易結構條件設置上也更為嚴格,比如對上市公司擔保或股票質押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嚴格地考察上市公司擔保能力、股東兜底能力及對項目的把控能力。
程韜指出,目前不少小盤股仍有較強的並購衝動。很多小盤股流動性差,股價低迷,最大的原因就是業績不理想,公司通過並購進行轉型升級的意願就更加強烈。
並購市場生態優化
秦飛指出,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發展戰略,橫向和縱向的並購可以快速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般被並購方會擇優選擇上市公司,小盤股雖然有強烈的轉型升級、並購做強的意願,但並購成功率較低。
秦飛指出,以前不少投資者熱衷小盤股的並購炒作,隻要概念好、題材好,複牌後市場追捧,交易各方賺得盆滿缽滿。現在這樣的套路玩不轉了。一方麵,金融機構在配資上更願意選擇績優、行業細分龍頭、發展前景良好的企業;另一方麵,機構更加注重項目實質,表現為更青睞項目導向製的並購,由投資人獨立對項目做出判斷。
“我們在挑選並購企業時,會優先選擇行業發展前景較好、行業排名前三位的企業,更願意介入這些企業的並購重組。”深圳一家私募機構負責人表示,如果是小盤股,業績波動性大,但業務基礎較好,管理層紮實做業務,也會考慮參與。
程韜指出,從二級市場投資角度來看,資金會更青睞龍頭企業的並購。龍頭企業投資會更加穩定,但一些小盤股由於存在業績壓力,在標的選擇上更加激進,容易看偏,導致業績對賭所預期的前景無法實現。不少小盤股做完並購重組後,股價仍然低迷,原因在於項目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投資者更關注並購標的對公司未來發展、業績回報、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原標題:小票遭遇並購瓶頸 資金躊躇裹足不前)
最後更新:2018-01-12 03: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