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汽車大全
81家公司募投項目不能按計劃完成 近200億募投資金擱淺
沉寂兩年後,A股“拖延症”之風再起。統計顯示,截至11月1日,已有81家上市公司表示募投項目不能按計劃完成,需要延期。分析人士表示,募投項目延期有客觀因素使然,但更多與企業自身決策有關。
拖延症之風再起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1日,今年已有81家上市公司宣布延期部分募投項目,項目計劃投資總額近300億元,實際投入額為102.12億元。同時,有19家上市公司宣布終止部分募投項目,原計劃投入資金合計為76.35億元,但實際投額隻有11.09億元,65.26億元被轉為永久流動資金。
從延期募投項目涉及的上市公司數量看,截至目前,2017年的延期數量已經超過2016年(57家)和2015年(53家),與2014年的83家基本持平,接近2013年的峰值92家。考慮到四季度是上市公司披露此類公告的密集期,2017年拖延公司數量大概率將創曆史新高。
從行業看,機械設備、電器設備、電子、化工和醫藥生物成為“拖延症”高發區,上市公司數量均在8-10家。同時,50億元市值以下公司數量有25家,占比30.49%;100億元市值以下公司數量有62家,占比達到75.61%。
有分析人士表示,一般的公司均傾向於抓緊機會一次性多融資,選擇頂格的融資規模。為了滿足頂格需求,有的募投項目可能不是企業的真實需要。因此,募投項目延期有客觀因素使然,但更多與企業自身決策有關。
甩鍋市場環境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統計發現,前述81家募投項目延期的原因主要有六類:一是受產業政策、市場環境變化等影響,行業景氣度下降;二是現有產能可滿足客戶訂單需求,無需擴建;三是項目設備的技術升級,建設周期拉長;四是項目涉及的相關審批程序緩慢,直接導致項目沒法進行;五是設備安裝或裝修進度慢;六是部分公司給出的如項目增資擴建、重新選址、環保停建、自然災害、對手超越等其他原因。
在19家終止項目的公司中,有13家將矛頭指向了“市場環境”這個因素。
華明裝備擬將2015年12月募資的3.5億元用於特高壓直流分接開關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建設周期兩年。但由於國產特高壓直流分接開關實際需求量未達到預計規模,公司將項目完成時間延後到2018年底。截至2017年9月30日,華明裝備的項目投入額隻有3017.51萬元。
平煤股份公告稱,“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於項目選址與地方土地規劃發生衝突,並且合作方未能按時履行約定的必要開工條件,因此項目未能按期推進,至今處於停建狀態。”今年3月份,平煤股份已終止了“平頂山市寶豐縣年產2GW高效單晶矽電池項目”。公開資料顯示,該項目擬投入金額為20億元。
資金效率待提高
不少公司在公告裏表示募投項目延期不會傷害中小股東的利益,但從資金運用效率的角度來說,項目延期將迫使業績兌現滯後,同時還可能增加預期回報的不確定性。而有的項目一拖就是五六年,最後也沒能落地。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81家公司的延期項目多與主營業務相關,如海南藥業年產200噸頭孢克洛粗品生產線建設項目、得邦照明年產116萬套LED戶外照明燈具建設項目。同時,不少延期項目的投資額度遠超公司2016年的營收和利潤,足見項目對公司的重要性。統計顯示,博濟醫藥、天和防務等9家公司的延期項目投入金額是其2016年營收的一倍多,博濟醫藥、平潭發展等56家公司的延期項目投入金額是其2016年歸母淨利潤的一倍多。
值得注意的是,有25家上市公司的延期項目涉及研發內容,包括研發中心的建設、某產品的研究、研發中心設備改造等。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有的公司要麼把研發中心項目的資金挪來補充流動資金,要麼幹脆把項目終止或中止了。雖然這些研發相關項目與上市公司近期業績關係不大,但卻有可能決定企業未來的發展。
分析人士指出,提高資金的運用效率,既是對投資者負責,也關乎企業的經營和發展。
(原標題:81家公司募投項目不能按計劃完成 近200億募投資金擱淺)
最後更新:2017-11-03 07: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