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48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小米MIX2深度測評對比三星S8

2017年的9月像是一場大戲,東西南北,生旦淨末,你方唱罷我登場,亂哄哄的好不熱鬧。

小米MIX 2迎著好萊塢大片級別關注度的iPhone X和春節晚會級別關注度的國產機浪潮,帶著驚喜和遺憾開始屬於自己的表演。

驚喜的是,MIX 2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概念,一個理想,而是一個真真切切、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消費品。

你覺得今年,小米MIX2 能夠和國際巨頭們相抗衡了嗎?

下麵來看本期視頻,友情提示,片尾高能

本視頻大約35.1m

如果你的流量不多,還可以看下麵的圖文測評

外觀

無論承認與否,小米都把“全麵屏”的風向吹遍大江南北,甚至海內寰宇。

如果沒有MIX,全名屏也不會大行其道。如果沒有MIX,MIX 2依然可以引爆網絡,然後被媒體奉若經典。

可是現實沒有如果,並且現實是MIX 2好看有餘,精彩不足。

來看MIX 2改變的地方,從17:9到18:9、從6.4寸到5.99寸、從硬朗到圓潤、從有點兒厚重到不太輕薄、從平整的背板到多出一個鏡頭。

當然,最直觀的印象是MIX 2“淪落”平凡,MIX最初令人驚豔的屏占比“不複存在”。

其實這是很多方麵的原因。

首先是標準版和尊享版的區別,通常吐槽邊框的都是標準版,鋁合金需要照顧手感,從而弧度比尊享版“膨脹”一圈,導致看起來很誇張。

如果測量純粹的黑邊,或者拿尊享版比較的話,這個問題要小的多。

雖然MIX 2底部的麵積有所減少,但是聽筒的引入也使得頂部的麵積加寬,屏占比進一步降低。另外,MIX 2的尺寸相比MIX下降很多,同樣的邊框,屏幕越大,給人的觀感越細,小的屏幕很難做出一種驚為天人的震撼。

最後還有一個我們認為關鍵的一點,或許是MIX太過成功,加上小米的透支宣傳和愈發成熟的市場教育,導致MIX 2很難溢出用戶的預期。

從工藝的角度來看,MIX 2的標準版沒有突破,即使全麵屏和陶瓷機身依然不易,但是也比MIX時代成熟不少,並且MIX最麻煩的地方不是後蓋,而是邊框,標準版連這個步驟都省了,難度不可同日而語。

以上的內容都是針對標準版,接下來是Unibody全陶瓷的亮相。

小米不是第一個在手機上用陶瓷的廠商,卻是第一個將陶瓷發揚光大的廠商。

對MIX 2來說,Unibody全陶瓷的意義重大,降低尺寸、提升手感、順帶逼格甩別人一條街。

落到實際的地方是,Unibody的設計做到真正的一體化,沒有MIX邊框和後蓋的分離感,也沒有很多邊線、材料之間的間隔,美觀度和“整體感”上升一個層次,將“電子產品”的定義延伸“藝術品”。

說到Unibody,不得不說諾基亞和蘋果,是它倆把Unibody推上主流的市場。iMac、iPad、和iPhone都嚐試Unibody的理念,可惜iPhone的嚐試並不太令人滿意;嚴格的說,諾基亞偏愛的聚碳酸酯更接近理想情況的Unibody,隻是塑料注定沒法高端,。

工業設計的追求是“極簡主義”和“簡單線條”,Unibody全陶瓷可以說是從蘋果的Unibody金屬後的一次進化。

所以呢,MIX 2的標準版大致是小米把現有最成熟的技術和最好的設計組合起來,如果說MIX是在謀劃未來手機的發展方向,完全沒考慮量產性,那麼MIX 2的標準版應該是將MIX大規模落地的產品,有傳承、有進步,也有妥協,但是在整體的均衡性,MIX 2符合國產旗艦的標準。至於MIX 2的尊享版,才是最大程度保留MIX味道的夢想機。

通話

MIX使用「懸臂梁式壓電陶瓷聲學係統」的方案也是迫不得已,想要屏幕的三麵“隱形”,自然沒有空間容納常規的聽筒。

不過黑科技的成分有了,實際的表現卻差強人意--可以用,嘈雜環境的音量卻難以聽清,而且聲音容易發散,俗稱漏音。

小米聽從用戶的建議,使用傳統的振膜式聽筒,隻是顏值受到影響。

雖然說是聽筒回歸,但是結構也有所不同,通過導音管改變裝配的位置,將聽筒的發聲單元放在屏幕的下方,我們下麵來聽實際的效果

可以聽到,在相同的距離下,MIX2的聲音沒有像一代MIX泄露的那麼嚴重了,在30厘米的距離隻能聽到很細微的聲音,並且發聲部位也隻在聽筒這一塊兒,比起MIX一代整機發聲,MIX2算是回歸了正常手機的通話效果,算是完美解決了上一代的問題

雙ADC錄音

MIX 2還有幾項功能很有傾向性,並且針對特定的人群非常實用,比如6模43頻和雙ADC錄音,都是偏向商務的功能。

全球頻率我們沒法跑遍所有的地方,錄音倒是可以非常直觀的測試。

ADC,也叫模數轉換器,負責將聲音的模擬信號轉換可以存儲和處理的數字信號。普通的機型多是單mic對應單ADC的方案。MIX 2的雙ADC分別對應低頻和高頻的信號,增強聲音的動態範圍。

接下來看實際的表現:

可以聽到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iPhone 7P的錄音效果一般,也隻有單聲道,背景雜音比較大,MIX2的雙ADC錄音人聲可以聽得非常清晰,聲音也更大,對於有會議錄音的要求MIX2基本能代替1000以下的錄音筆了。

拍照

看過我們去年四大旗艦對比的同學都知道,MIX一代它的相機幾乎是慘不忍睹,尤其夜景,簡直辣眼睛。歸根到底還是它為了追求設計平整,采用了一顆素質一般的的OV 16880傳感器,表現遠遠落後於同期同價位的旗艦手機。

MIX 2的IMX 386是小米6的主攝,F2.0光圈、1200w像素、4軸防抖一並繼承。

其實從參數來看,IMX 386並不是最好的,卻是最優的。如果不顧一切的使用大底大像素的傳感器,厚度必然更難控製。

IMX 386保證基礎的素質還可以的情況下,增加4軸防抖,其中的取舍見仁見智。

參考機型我們找來S8+,同為旗艦,同為單攝,看看升級換代的MIX 2是否追上頂級的水準。當然,MIX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沒有對比怎麼有傷害呢。

通常來說,白天樣張不會差距太大。果然,MIX 2和S8+的風格稍有區別,MIX的粉色溢出,花瓣的紋理幾乎沒有。這張綠葉樣張也是,葉子邊緣的清晰度明顯下降。

最後一組遠景樣張,MIX 2和S8+放大以後,建築的線條和上方的文字清晰銳利,雖然MIX也看的清,但是已經開始模煳。

白天的樣張幾乎都是一個結論,MIX2都和三星差不多,MIX一代明顯落後一大截。

夜景樣張最容易說明問題,MIX千元機級別的效果讓人印象深刻,MIX 2和S8+處於同一量級,不過噪點控製還是差一些。

再換一組樣張,S8+也有塗抹的痕跡,但是對除了噪點以外的地方還是保留相當不錯的細節,比如放大對麵的建築,MIX一代慘不忍睹完全沒有細節可言,MIX2標牌的字樣清晰可見,S8+更加清晰。

總結相機這部分,相比起一代來說這一代的MIX2相機提升還是非常明顯的,幾乎和今年3000元國產旗艦比如小米6 一加5差不多的水平,對得起它的售價。

總結

很顯然,人們對概念、探索比較寬容。定製屏幕、壓電陶瓷等黑科技的加持讓MIX極致的震撼得以誕生,即使它不完美。

於是,MIX 2轉型一款可以延續的“好產品”,在全麵屏逐漸走紅前搶先收割一波市場。

但是,理想和現實的邊界是越清晰越好,還是越模煳越好--或者理想接近現實好,還是現實包容理想好,答案或許莫衷一是,你我的選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小米選擇後者--讓MIX係列成為替代Note係列的高端地位。

換句話說,MIX係列要量產。

既然要量產,東西本身不可以有太大的缺陷,MIX 2所有的升級都是為了讓它的可用性更高。如果小米6算是“水桶機”,MIX 2應該是“更優秀的水桶機”。

總之,MIX 2先是一款出色的智能手機,然後是一個工藝、設計都是上乘的“產品”。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還是希望MIX係列的意義是探索未來手機的形態,在一個時間節點上展示一個階段性的成果,代表行業可以抵達的高度。

這是一道選擇題,但不是一道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選擇題,至少Unibody全陶瓷的出現,還是讓我們看到MIX係列的初心。

下一篇看 喬布斯、比爾蓋茨、紮克伯格 的成功之道

最後更新:2017-10-08 08:18:36

  上一篇:go 再過12天,小米MIX2能扔垃圾桶了,因為這台超級國產手機將發布
  下一篇:go 小米MIX 2:這機2終於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