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66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大數據顯示2018年開門紅概率達7成 “買大”VS“買小”往這看!

明天是2018年的首個交易日,對於投資者來說,不管去年是賺是虧,都已經成為過去,今天是一個新的開始。那麼,2018年,A股會有怎麼樣的表現呢?東方財富網統計了過去27年的數據發現,元旦假期之後上證指數開門紅的概率高達近7成。

A股開門紅概念近7成

東方財富網統計了自1991年到2017年這27年滬指的表現,滬指首日出現上漲的年份多達18年,其中漲幅最大的是1993年1月4日,當天滬指上漲4.31%;這27年中,滬指出現下跌的年份有9年,其中跌幅最多的是2016年1月4日,當天滬指下跌了6.86%。

東方財富網在此前發起的調查也顯示,超過7成投資者表示,2018年有望實現開門紅。

如果看整個1月,在過去的27年中,上證指數上漲和下跌的次數基本相同。從1991年到2017年,滬指出現上漲的年份有14年,其中1月漲幅最大的年份是1993年,上漲53.57%。

滬指1月下跌的年份有13年,其中跌幅最大的是2016年,下跌22.65%,是史上最慘開年月,大盤熔斷、千股跌停場景曆曆在目。此外,創造曆史的6124點之後,大盤在2007年底迎來一輪長達一年的暴跌行情。2008年1月,滬指下跌16.69%。

計算機板塊領漲次數多

具體從板塊來看,我們按照申萬行業分類,按總市值加權平均的變化統計了1991年到2017這27年間1月板塊的漲跌幅,結果發現,計算機行業在這27年中4次排名1月漲幅第一位,鋼鐵和銀行板塊也表現不錯,分別有3次排名1月漲幅第一。

在東方財富網發起的調查中,投資者看好的板塊包括半導體、環保、醫藥等。

2018值得期待

當然,曆史數據隻能作為參考。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2018年的A股的確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地方。

多數投行預計,2018年全球經濟仍將延續2017年的全麵增長態勢,中國經濟同樣有望保持穩定增長。比如,中信證券就認為,2018年中國經濟暖意漸儂,將走向“新平衡”,積極因素多於不利因素,主要因素有四類:一、“朱格拉周期”拉動采礦業和製造業等周期性行業投資回升,工業新產能周期的釋放可期;二、2017年居民收入增速有反彈,對2018年消費增長有較強的支撐作用;三、全球經濟複蘇有望促使出口保持平穩增長;四、基建仍有能力保持中高速增長。預計2018年GDP增長6.8%左右,與今年基本持平。

中信證券認為,2018年A股將是“慢牛”行情,龍頭領漲A股的“複興牛”會貫穿2018年全年。配置上建議,先選龍頭,再選跑道。關注國企改革、“一帶一路”、新零售、5G等主線。

申萬宏源證券認為,2018年A股總體穩中向好,成長龍頭終歸來,“製造”和“創新”將是主線。推薦5G、光伏、高鐵、軍工和AI的投資機會,還有電子和新能源汽車。

招商證券預計,上證指數全年較年初有 10~15%的上行空間。投資主線聚焦創新驅動、中高端消費、綠色低碳和金融。年度標的推薦稀缺科技50。

方正證券表示,方正證券表示,明年A股市場關鍵詞就是“新”,明年初政府換屆,新一屆政府必有新氣象,新氣象帶來新政策,新政策引發新熱點,新熱點開啟新動能,新動能推動新行情,明年新舊轉換的A股絕不悲觀,尤其是美股明年的見頂回落,就是A股難得的吸引熱錢回流時機。

關於滬指明年的表現,在東方財富網發起的調查中,近四分之三的投資者表示,滬指的高點將在3400點,其中超過20%的投資者認為滬指高點將在3800點以上。

“買大”or“買小”?

機構看好後市,但卻對“買大”還是“買小”產生了爭議。

南方基金史博認為,過去十年,中小盤股漲勢良好,很多投資者獲得超額收益。2017年,整個市場風格切換到藍籌股和價值股,很多投資者不太習慣這種變化。但與境外市場相比,A股這種風格的演繹還遠不算極端。其進一步認為,市場未來或將延續這樣的演繹。廣發基金武幼輝對此有著相類似的觀點。

招商基金也表示,優化市場工作仍會延續,MSCI在2018年年中或正式啟動,這將為A股引入更多國際資金。所以,短期會強化當前價值藍籌和行業龍頭為主導的市場行情。

此外,前海開源基金楊德龍認為,2017年隻是白馬股發力的第一個階段。隨著2016年十月深港通開通,加上滬港通,A股和港股就實現了全麵的互通互投,長久以來被嚴重低估的A股藍籌股的估值,因港股的投資者進入而令估值會進一步提高,而小盤股估值則不斷下跌。他判斷,2018年仍然是白馬藍籌股行情,而小盤股的下跌還沒有結束。

不過,博時基金韓茂華就表示,2017年漲幅較好的白馬藍籌,很多是從2016年3月開始上漲,這與它們近兩年來基本麵較為確定、之前估值低等因素有關,也與近兩年來的市場環境和風險偏好相對較低有關。而在2017年年末,兩種風格的股票性價比較之前已大不相同。

其表示,當前白馬藍籌的估值修複已達到一個階段性高位,A股大市值公司和中小創公司的性價比,其實又進入另一個臨界點,很多中小創股票的估值收縮過快,但其中很多公司的基本麵改善並未因股價大跌而停滯。

據此,韓茂華表示,2018年中小股票的表現大概率會優於過去兩年,它們中的一些核心品種有望持續增長,成為被追逐的新藍籌。

交銀國際洪灝也看好中小盤股,其認為2018年在流動性的約束下,中小盤股將有結構性的機會,大盤股仍將有個別,而非係統性的機會。他分析,隨著流動性邊際收緊,去杠杆持續,信貸增速放緩,利率將維持高位,債券收益率將先升後降,或在明年一季度前後見頂,升至曆史高位後開始回落。根據股債收益率比較模型,大盤股相對回報趨向極端,小盤股將有結構性的機會。

最後更新:2018-01-01 19:34:12

  上一篇:go 1月1日新聞聯播要聞
  下一篇:go 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正式投入商業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