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62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我國文化產業大發展催生文化資產評估服務業崛起

拍賣一件藝術品如何鑒定和估值?投資一部影視劇作品如何評估盈利前景?文化企業的無形資產價值幾何?……伴隨我國文化產業大發展,文化產業資產評估服務正蓬勃興起。

權威資產評估業內人士日前在北京舉行的一場文化產業資產評估服務研討會上表示,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中國文化產業異軍突起,各類投融資、並購重組等經濟活動明顯增多,為資產評估服務業帶來廣闊市場空間。

文化產業正成為我國支柱性產業。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首次突破3萬億元大關,達到30785億元,占GDP比重為4.14%。截至2016年末,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數量達297.65萬戶,注冊資本14.29萬億元。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深化文化體製改革,完善文化管理體製”“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係和市場體係,創新生產經營機製,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

“文化產業具有創新性、輕資產、高成長、高風險、深融合等特點,對資產評估服務提出更高要求。”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秘書長張國春說,多年來,中評協圍繞文化企業無形資產、著作權、知識產權等發布資產評估指南,一係列評估準則的完善,不斷提升國內評估機構為文化企業提供對外投資、產權交易、重組改製、上市融資等專業化服務的水平。

中宣部文改辦巡視員、中央文資辦副主任高書生說,我國公共文化機構,如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檔案館等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要讓這些文化遺產“活”起來,就要推動數字化,形成文化大數據,在這一過程中必然需要更多資產評估服務。

在中通誠資產評估集團董事長劉公勤看來,資產評估作為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既可在文化企業改製上市、資產抵押評估和無形資產估值等傳統領域中發揮作用,也可在藝術品估值、企業投資谘詢和文化品牌建設等新領域提供專業服務,推進“文化”與“市場”對接,激發文化產業市場活力。

“資產評估行業需運用創新的思維、開拓新的文化產業服務模式、研發適用於各類文化企業的新興專業技術,助力中國文化繁榮發展。”劉公勤說。

對藝術品估值,是發展藝術品市場的必要前提,也是文化產業資產評估服務的新需求。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藝術品金融研究所調查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藝術品拍賣市場,2016年度總成交額520億元,是2000年總成交額的35倍。藝術品拍賣價格集中分布在100萬元至500萬元、1000萬元至5000萬元兩個區間,分別以25%和23%的比例共同支撐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半壁江山。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助理、中國藝術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黃雋介紹,我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中,北京占據全國超過一半以上市場,其次是香港和上海。拍賣藝術品主要以本土藝術品為主,中國書畫、瓷器雜項、現當代藝術三大主流品類市場份額在90%以上。

“一方麵要看到,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發展很快,民間存在規模可觀的交易,融資需求旺盛;另一方麵也要看到,藝術品市場亂象叢生,缺乏有公信力的鑒定和估值機構。”黃雋說,中國藝術品資產評估不缺方法,缺的是市場規範和信用製度約束。麵對未來廣闊的市場需求,關鍵要建立對從業人員的選拔培養、信用約束和科學監管、法律環境等係統。

最後更新:2017-12-16 19:19:49

  上一篇:go 深交所:“深倫科創投融資服務聯盟”正式啟動
  下一篇:go 成都:購房須實名登記 棚改貨幣化安置住戶優先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