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4
汽車大全
債轉股項目落地難?業內唿籲完善退出機製
作為“去杠杆”政策組合拳中的重頭戲,債轉股重啟迎來了周年考。瑞銀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共公布了81個案例,總規模1.04萬億元,其中隻有13.7%已經執行。
業內人士認為,債轉股項目落地少、落地難有多方因素,後續應該進一步明確標準,並完善退出機製。
債轉股緣何落地難?
為了有效降低非金融企業杠杆率,減輕企業債務負擔,國務院於2016年10月10日下發《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杆率的意見》及附件《關於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明確要以市場化、法治化方式降低企業杠杆率。
據了解,債轉股的基本流程為各分行與客戶初步溝通後,先簽署框架性協議來鎖定業務機會,待完成行內審批流程後再簽署正式的投資協議,因此從簽約到資金落地存在時滯。民生證券報告稱,考慮到前期募集資金困難、目標企業選擇局限、持有期管理困難、後期退出機製不健全等製約因素,目前債轉股真正落地資金有限。瑞銀近日發布的報告也顯示,目前共公布了81個案例,總規模1.04萬億元,其中隻有13.7%已經執行。
在談及債轉股項目緣何落地少時,興業證券固定收益事業總部董事總經理、國家發改委PPP專家庫成員胡恒鬆博士指出,雖然有政府引導,但畢竟此輪債轉股仍屬於市場化產物,金融機構挑選標的物再進行價格談判都需要一個過程。
那麼什麼樣的平台是機構比較歡迎的呢?胡恒鬆舉了一個例子:“以滄州的渤海新區一平台為例,該平台負債率很高,但是其主業為港口建設方麵,受益於環渤海經濟區的發展,盡管當下周轉困難,但未來盈利能力很強,像這樣的標的就是金融機構比較青睞的。”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采訪時也指出,如果債務人已經失去了主業沒有造血功能,轉成股也是“換湯不換藥”。隻有當債轉股以後能減輕債務人的債務負擔,激活經營機製,使企業重生,這樣的債轉股才是有意義的。
董登新還指出,目前上市公司債轉股都沒有太大阻力和困難,債權人對此也都持歡迎態度,因為即便是市場上的垃圾股,估值也處於較高位,因此他認為債轉股的主要問題在於非上市公司。對於非上市公司來說,由於股份沒有上市,所以從股權議價上來說空間不大,債轉股以後將來的股權有沒有“獲得感”有較大不確定性,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債權人未必抱有很大信心,也沒有債轉股的積極性。
此外,他認為,債轉股從技術層麵說也存在一些難題,首先債轉股首先要對債權人估值進行公允評判,要看目前的股份淨資產含量是否充足,如果含量不充足,那麼債轉股以後也會蒙受損失。其次,債轉股的轉換比例如何公平合理確定,這些都是需要債權人和債務人納入考量的。
“名股實債”存隱患
此前有業內人士透露,在債轉股的實踐中,商業銀行名義上與企業簽訂協議轉股,但通常都要求地方國資在遠期對股權進行回購,構成了“名股實債”。
董登新指出,這實際上有點類似抽屜協議,在桌麵上有一個冠冕堂皇的可以見光的版本,實際上還有一個附加的版本。他認為,這種變相的操作實際上是存在政策性風險的,政府應當與債轉股劃清界限。胡恒鬆指出,這實際上是為87號文所禁止的。此前財政部發布的87號文命令禁止地方政府為增量負債兜底。但他也坦承,這也是債轉股項目落地少的原因之一。如果沒有政府擔保,銀行自身又欠缺識別項目的能力,那麼債轉股的項目遲遲難以推進也是意料中事。
“如果企業的基本麵很差,政府又進行兜底,那麼債轉股就隻是一個‘假動作’了。”胡恒鬆說。
業內唿籲完善退出機製
債轉股如何才能真正取得成效?董登新認為關鍵在於不能“一刀切”,將企業進行分類識別,隻有有前途有市場但暫時麵臨困難的企業才能進行債轉股,而不是用債轉股作為借口去保護一些僵屍企業。
在胡恒鬆看來,應當從三方麵著手。第一,政府的引導必不可少。比如說有些地方政府成立了資產管理公司跟金融公司共同持股,這相當於政府為本地企業提供增信。“如果這個資產管理公司也持有了股份,那就相當於告訴金融機構這個企業使我們地方政府重點支持的,這樣一來機構也會更有信心。”
第二,金融機構需要設立明確標準,不能因為人為因素把一些資質不好的企業也引進來實施債轉股,以規避其中的道德風險,避免留下一個爛攤子。
第三,應該明確退出機製的問題,債轉股的目的是幫扶企業,若幹時間後的退出途徑及機製應該構建好,包括借助資本市場退出和基於公平公正公開前提下的區域資產管理公司回購等。
最後更新:2017-10-20 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