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3 返回首页    go 汽车大全


特斯拉被谅解,硅谷松了一口气

当前的事实发展则走了另一条路:硅谷接受了某种教训,对待不成熟技术的态度,更趋向于传统车企。

《汽车人》记者 黄耀鹏

去年5月7日发生在美国佛州威利斯顿(Williston)的一起交通事故,曾引来舆论关注。一辆特斯拉Model S与大型厢式货车相撞,Model S驾驶员约书亚·布朗当场身亡。据信,该车当时处于自动驾驶状态。

日前,美国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即将发布最终调查结果,而调查人员的“建议”,是特斯拉需要“共同担责”。理由是特斯拉Autopilot系统允许车主设置长时间自动驾驶,即便制造商曾警告客户在任何时候不能脱离关注。

家属谅解特斯拉

调查表明,布朗在车辆37分钟自动驾驶过程中,手放在方向盘上的时间为25秒,而其在撞车之前最后的操作是设置时速为119公里/小时,而所在道路的限速为65英里/小时(约合104公里/小时)。

NTSB的“建议”将对法庭判决结果有决定性的影响(假定有官司的话),但布朗家属本周一通过律师发表声明称,“不是汽车杀死了我们的孩子”,“对于死亡的零容忍不利于创新和进步”,他们说这番话的时候,已经知晓NTSB的立场,对特斯拉不利。

在去年车祸发生的几个月之后,布朗家属认定特斯拉Autopilot系统是事故直接原因。现在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人们自然想到特斯拉和遇难者家庭达成了私下里和解。不过,这种猜测唯一的漏洞是,在此前长达14个月的时间里,布朗家属始终没有正式起诉特斯拉。

特斯拉不总是这么幸运,去年特斯拉产品几起发生在全球各地的车祸,引发了一系列法律诉讼(适用所在国法律)。让这家企业背负了越来越重的压力。而在呼吁加大安全规则的游说团体看来,这正是美国监管机构越来越宽松的管理方式所造成的恶果。

在自动驾驶技术达到成熟之前,为了鼓励创新,监管机构通常采取“黑名单”做法——除了明文禁止的,剩下都可以做。这种做法正遭到质疑。

硅谷企业变谨慎

而传统车企和硅谷创业企业,对安全性规则做出不同理解。前者依然采取谨慎的态度:搭载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只能局限于专用测试道路,由专业车手驾驶。而规模较小、产品数量也少的硅谷企业,将尚在开发阶段的技术推向市场,然后在客户使用过程中持续完善,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他们为拥有在线更新而无需召回的手段而感到骄傲。

但经历了2016年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特斯拉CEO马斯克承认,改进的辅助驾驶系统可能会阻止那场悲剧发生,他同时强调新系统不能保证完美的安全。此前,这位强硬的创始人从未阐述过自家产品的局限性。

不仅如此,特斯拉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性行动,以防在可能的新诉讼中居于不利地位。该公司将安全警示放置车主更难以忽略的屏幕位置上。

在这起车祸发生之后4个月,新推送的Autopilot限制驾驶员手离开方向盘的时间。如果司机忽视警告,汽车将会自动停下来。而且,自动驾驶功能也无法被重新激活,直到汽车停止行驶,并发出灯光信号。

特斯拉和Mobileye的合作终止后,增加了雷达传感器的使用,而非此前单纯依赖摄像头。可见,特斯拉不仅在口头上意识到原系统的局限,而是采取了更实际的补救措施。原因很简单,任何暗示自动驾驶无所不能,都将反噬自身,不管整车厂商同时给予多大字体的警告。

风向标

我们无法知晓特斯拉对遇难者家属是否“做了工作”,也不论遇难者家属在何种条件下放弃诉讼,选择谅解特斯拉,都具有风向标意义。鉴于美国的司法体制,不起诉的结果,不仅让特斯拉逃过一劫,而且让所有硅谷企业松了口气——这起本应对簿公堂的必输官司,将严重影响监管部门对待新技术的态度,只要新技术涉及到人身安全。而法庭所做的任何决定,其依据则也是由监管部门给出。

因此,只要NTSB这样的机构,认定企业在不幸事故中负有责任(哪怕是次要责任),而诉讼结果就一定大大强化监管,反过来监管机构自身也受到制约,他们的自由裁量权将受到压缩。不顾一切追求客户体验的新技术思路,也将受到打压。

当前的事实发展则走了另一条路:硅谷接受了某种教训,对待不成熟技术的态度,更趋向于传统车企。两者做法趋同,是否会导致创新受到遏制?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该案的影响,可能比人们看到的更深远。(《汽车人》记者/黄耀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

编辑:魏

最后更新:2017-10-08 03:23:44

  上一篇:go 瑞虎5哭晕在一边 凯翼X5 1.5T CVT怎么样?
  下一篇:go 留在墙上的精彩 海马S5青春版炫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