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3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白鴉:微信生態圈將爆發“疊浪”效應

微信

IT圈子

是的,作為商家你抱怨得沒錯,如今生意越來越難做了:流量紅利消失,用戶越來越挑剔且說跑就跑,渠道對你的壓榨也越來越厲害……

對此,有讚CEO白鴉說,艱難中有一束光正在照進來,未來移動社交網絡會成為最大的購物場景。對於商家而言,現在要做的是把顧客“私有化”,利用好微信生態中即將爆發的“疊浪”效應,殺出一條不依賴任何平台的活路。

圖:白鴉說,過去一年通過有讚完成交易量大概有130多億

最大的變化:人口紅利消失,實物電商不怎麼漲了;但移動社交還在漲,且消費者的需求變高了、變多了。

1、流量紅利消失,獲客越來越難

白鴉表示,現在商家必須麵對一個不爭的事實:20年前,在中國做生意的核心是貨。商家隻要拿到貨源,躺在家裏都可以賺錢;10年前,做生意的核心是流量,開線下店最重要的事情是選址,人流足夠大才敢開。現在,商家不缺貨,人口紅利也消失了。

白鴉推測,如上的變化意味著:商家獲取每一個顧客的成本越來越高。如果商家沒有自己的顧客,生意將無法做下去。

2、消費升級,滿足顧客也越來越難

一方麵是獲客難,另一方麵客難留,讓商家日子雪上加霜的是,消費者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了。

換句話說,這就是消費升級。白鴉認為,消費升級中,不是說消費者願意多花錢,而是他要求商家的服務更好、體驗更好。“如果你不能提供一個讓消費者在社交平台炫耀的素材,你的生意就不會好到哪裏去。”

3、用戶支配時間的方式變了,他們把大量的時間用在了移動社交上

白鴉告訴億邦動力網,移動社交已經是中國人的第二生活。“每一天已經有大幾億的人會打開微信、刷朋友圈超過14次,這是多麼可怕的數字。因為有這樣的數字,你會發現中國人遇到一種新的壓力叫社交壓力。”

出於移動社交網絡帶來壓力,白鴉認為越來越多的消費動力會被刺激出來。“從來不玩遊戲的女生開始玩王者榮耀,因為你不玩就沒法跟別人對話。因為底層出現這樣的變化,我們看到社交和電商應該開始結合。”

4、未來最大的消費場景,不是搜索式購物平台,而是社交網絡

順著第三點判斷,白鴉認為未來最大的消費場所不是搜索式購物平台,而是社交網絡。這個最重要、最大的消費場景,會讓消費者的購物路徑從“搜索式購物”變成“發現式購物”。

圖:簡單來理解,“搜索式購物”是指需要什麼才去找,“發現式購物”是還沒有需要,旁邊的人說好就去買。

白鴉發現,社交壓力帶來的消費爆發現象變得越來越明顯。“以前大家說零售受商品品類影響,搜索式購物更適合剛需品類,而發現式購物適合衝動性消費,受情緒感染影響比較大的品類會更適合。但今天不一樣了,我們的數據發現家電3C類產品在自媒體商城也賣得很好。”

白鴉認為,未來所有的消費都可以是衝動式的。不僅是零食、服裝、化妝品,3C數碼、家具、大家電也適合作為“衝動性購物”來經營。

商家最應該做三件事情:私有化客戶、刺激每個客戶多買、讓客戶帶客戶產生疊浪效應

1、“私有化”每個顧客

白鴉向億邦動力網透露,既然人口紅利消失了,商家就要把顧客當做一種資產,並且還要把這種資產私有化,這是新零售的第一個信號。

套用這一理念,拿雙11來舉例,商家到底要不要參加,要怎麼參加?白鴉說先要弄明白兩件事情。

第一,雙11對應的主流客戶是誰?“什麼人會守到12點在那兒搶?阿裏巴巴是全世界最聰明的零售平台,為什麼要搞雙11晚會?全世界除了阿裏沒有其他人這麼幹。因為他們知道雙11轉化率最高的用戶是誰。今年雙11晚會有3個衛視同時播,說明雙11晚會還是很奏效的,這些觀眾跟春晚對應的人群差不多。你不得不承認,中老年人居多,最大的人群是家裏交著房貸、有一定經濟壓力的人。”

第二,雙11帶來的顧客,是否容易被私有化?“守著買五折貨的人,是被便宜鼓動的那群人,他很容易就離開你。如果你客戶留不下來了,你要那麼多的定單意義是什麼?”

如果如上兩個因素沒弄明白,白鴉說玩雙11的價值就不大。“客戶沒多少可挖的價值,且不容易私有化,而你在這一票中又不賺錢,承擔50%的退換貨都很正常。那你要雙11銷量的意義是什麼?”

白鴉認為,隻有少數商家適合玩雙11大促。“如果你是頭部大商家,你要去清理庫存,那雙11你必須幹,因為雙11是中國最有效的下水道。如果你需要更好的資本估值也值得去玩一玩,但你如果是中小型商家,就不要去搶那個死貴的流量了。”

圖:白鴉認為商家打開雙11的正確姿勢是:用好社交流量+線上線下互動+私有化客戶

2、刺激單個顧客多買

白鴉表示,私有化顧客背後目的,在於商家的追求不再是多大規模的生意——流量經濟,而是追求在每一個客戶身上挖掘價值——“單客價值”。

怎麼增加單客價值?白鴉說需要觀察消費者今天發生的兩個轉變:

一是預算放寬了,甚至有人不在做預算了。“過去客戶在一個品類上有明確的預算,現在你隻要能刺激他,他可以多花出幾倍的費用。值得注意的是,今天能刺激消費者的,不再是過去的便宜或加量,而是一種綜合體驗感,可以讓他們想去社交圈炫的東西。”

二是從有需求才去“逛”、“搜”到隨手會買。“這一變化帶來的結果是,過去商家經營是圍繞著‘貨’,今天是圍繞著‘人’。換句話說,商家經營的不再是品類,而是一群人的生活場景。”

所以,白鴉認為,今天我們不能再以一個品類定義一家店,他舉兩個例子。

一個是星巴克。“今天我們不能再說星巴克是一家咖啡店了,因為他主要的利潤不是來自賣咖啡,而是來自於其他食品。”

一個是連鎖店孩子王。“他們的大品類是母嬰,現在也在做產後修複、幫新媽媽通奶這樣的事情。說到根本上,孩子王是圍繞新家庭的生活場景做生意。”

圖:白鴉還舉例盒馬鮮生,線下店除了賣生鮮,還賣熟食,同時還做周邊配送,坪效已經超過珠寶品牌蒂芙尼了(圖中是馬雲在盒馬鮮生就餐)

3、顧客拉顧客產生“疊浪效應”

如前文所述,移動社交網絡已經成為影響消費決策者的最大源頭。白鴉表示,對一個商家來說,經營社交流量不是說從其他渠道遷移到社交網絡,而是該在電商平台經營的,還得在電商平台經營,該在門店經營的,還得在門店經營,但必須要衝到移動社區網絡去影響自己的用戶,實現“疊浪效應”。

何為“疊浪效應”?

拿微信舉例子,白鴉把微信帶給商家的流量分為三層:第一波流量是微信群和朋友圈;第二波是可以用微信公眾號把顧客“囤”起來;第三波是商家以營銷活動作為觸動,推動粉絲在微信群、朋友圈分享,帶來更多的新顧客,再用微信公眾號把新顧客沉下來。這樣的循環就叫“疊浪”。

圖:白鴉畫出三浪疊加的路徑

白鴉判斷,在互聯網領域裏,三浪疊加意味著會爆發出新的流量入口,滋生新的生態,並且這個風口正在慢慢靠近。“三浪疊加可以不讓商家不被任何一個平台所綁架。最後回到這個公式:收益(Earnings)=商品(Merchandise )×客戶²(Customer²),你用什麼樣的服務、商品給客戶提供服務,決定了你能收獲什麼樣的收益。”

圖:白鴉給出一種新的衡量商家收益的公式

零售格局的改變:渠道會越來越向頭部集中,單一商品品牌的話語權越來越小

1、線下渠道越來越往頭部集中

由於流量紅利結束了、人均GDP已經超8000美金,參照歐美零售業的發展規律,白鴉判斷中國的零售渠道會越來越向頭部集中。

“先說大生態,我認為單一的大店會越來越往頭部集中;聯營的連鎖也會越來越好,整體效率會被他們提升;非聯營的加盟連鎖接下來也升級,除了供貨、服務培訓之外,他們要把會員本身經營做起來。至於最底端的夫妻老婆店,我覺得中國最多百萬家就足夠了,絕大部分夫妻老婆店會消亡,因為市場不需要。”

同時,白鴉也表示中國的零售業不會太集中,區域品牌也有生存空間。“一是因為移動社交網絡會讓流量會越來越分散,二是因為中國本身區域差異性性很強,所以區域的品牌本來就很有市場。”

2、單一商品品牌越來越沒有話語權

白鴉預測,當渠道越來越集中時,商品品牌最後會被擠得很難受。“你看盒馬生鮮也自己做水,京東老劉真的要開一百萬家小店,他先要求哇哈哈在水瓶上打上京東的LOGO,後麵也可以賣別人的水,反正那個店隻要有這個品類就行,是不是哇哈哈並不重要。”

3、商品品牌必須有直接與消費者溝通的能力

因為有前麵兩點判斷,白鴉接著又拋出了第三點判斷:商品品牌如果隻知道做商品策劃、設計、宣傳和包裝,以及渠道維護,但沒有能力跟消費者互動,也沒有能力直接賣貨,那麼他們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因為他在渠道那裏根本沒話語權。

因此,白鴉認為今天一些覺悟得早的商品品牌,其實同時也在做渠道品牌做的事情。“比如韓都現在的盤子,到底是商品品牌還是渠道品牌呢,我覺得已經沒法簡單定義了。”

4、移動社交網絡終有一天可實現直接購買

現在移動社交網絡能觸發一些人的購物欲望,但沒辦法直接買,購物的出發地與目的地中間有隔閡。未來,“打掉中間隔閡”是讓用戶在社交網絡上看到了就直接購買,而且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服務體係中。白鴉認為。“本質上,未來發生的核心變化是把購物的出發地和目的地直接對接。”

圖:白鴉畫出微信生態圈

新零售落地至少還需要一年時間:現在看到的大多數是故事而已

雖然白鴉極其看好新零售的前景,但他認為實現新零售需要一個過程。“線上線下完全一體化經營,今天我們看到的全是故事。”

新零售不能快速落地,白鴉認為有三個原因:

一是在商家端,新零售的創新能力,需要建立在傳統紮實的供應鏈基礎之上。“一般人賣生鮮至少有20%的損耗,但永輝的超級物種可以做到低於10%,本質上還是傳統供應鏈能力紮實,我認為互聯網人要做好這點,需要時間去積累供應鏈實力。”

二是在係統端,服務商需要在現實中踩完坑才能真正跑順係統。“那些說線上線下完全跑通的係統,隻是在PPT上跑著而已,有幾家真給跑通了?這件事情比想象中難,互聯網能力隻占了10%,90%的工作還是靠在實踐中摸索。舉一些細節的例子,一個餐飲店至少有兩台小票打印機,消費者下了一單,打印機出兩張小票,一張小票給後台製作,一張小票要麼送到座位上,要麼放外賣包裹裏。一般商家不會備第三個打印機,萬一壞了一台小票打印怎麼辦?通常需要大半天才能恢複過來,這時係統能做什麼?要讓一個小票打印機打出兩張小票對不對?你沒幹過就不知道,全是細節。”

白鴉透露,再過兩個月有讚零售可以全部幫商家線上線下打通。“整個行業大多數跑通,我覺得至少需要一年。我們也用了兩年時間,別人不會比我們更快。”

圖:有讚的商家構成。

其中70%的商家是在微信端開店,因此外界曾誤以為有讚是一家微商平台,實際上有讚隻是為這些商家在微信開店提供技術服務而已。

三是線上的消費數據對線下經營的指導價值並不大,線上線下聯動的威力沒被真正激發出來。“線上的消費人群和線下的消費人群目前重合度並不高,你拿線上的大數據說一個小區的人不買狗糧,結果說不定這是個高檔小區,那幫人就是開跑車買狗糧的。 ”

基於新零售落地10%靠互聯網創新、90%靠線下積累,白鴉判斷在新零售的格局中,傳統零售是被改造的對象,也是主導者。

“雖然現在阿裏巴巴和京東都在布局線下,看似是新零售的主導者,但在這個新跑道裏,傳統企業並不比電商企業勢力弱。單說搞互聯網,線下當然搞不過你,你跑到線下去,就必須講效率、講周轉,互聯網隻是其中的一個手段而已。你的供應鏈、倉儲、客戶管理、員工管理,和線下比是沒優勢的。線上巨頭與線下巨頭現在是相互學習,目標一致。”

圖:白鴉眼中的新零售

最終在新零售這波風口中勝出的超級物種,白鴉認為他們從供應鏈到C端的穿透能力、場景包裝能力、線下線上的串連能力都非常強,這中間少不了移動社交的連接作用。“我覺得現在剛剛冒個口而已,前幾年大家在微信中找機會,現在又來了今日頭條,後麵還會有其他人出現。雖然未來5到10年,還沒看到有誰能撼動阿裏在零售業的地位,但可以肯定的是社交電商的市場份額會持續上漲。”

IT圈子

每天分享互聯網行業、智能手機、科技(互聯網)等圈子內優質的內容。

點“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我們

最後更新:2017-10-08 08:53:39

  上一篇:go 微信群開玩笑,獲刑9個月
  下一篇:go 微信10w 文章可認定核心期刊論文?浙大這樣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