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754 返回首页    go 汽车大全


支付宝财付通们迈入网联时代,双十一迎初次大考

10月15日,一个普通的星期天,对普通百姓来说,和其它无数的礼拜日一样,该休息的休息,该放松的放松,除了即将登陆的台风“卡努”或许会让人担忧一下是否会对周一出行造成不便之外,似乎这天也没任何特殊。

但对于目前最为火热,被国人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支付宝”们来说,这天是一个足以写进历史进程的日子。按照央行要求,各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应于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

直联时代终结,网联平台载入史册

事实上,早在今年8月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便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通知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

这意味着,第三方支付多年来的直联模式宣告终结。

“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开始!”,一位在云南本土第三方支付机构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这其实是好事,过去为了吸引用户使用,所有第三方支付都需要比拼谁对接支持的银行更多,这使得支付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在各银行开设多个备付金账户不说,在费率议价能力上还无法与支付宝财付通等大企业抗衡。加入网联清算平台之后,大家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对于今后的发展更有帮助。”

过去的直联模式还有央行无法容忍的弊端存在,那就是第三方支付与银行间的账户关联关系复杂且资金往来不透明,监管无法穿透。

举例来说,假如用户甲要从银行A向用户乙在银行B的账户发起一笔1元钱的支付交易,传统的清算流程是:银行A先从客户甲在银行A开立的账户中扣除1元,并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增加银行B的1元负债,而银行B收到支付指令后,在自己资产端增加一笔1元的负债,同时记录一笔银行A的债权。而央行的清算系统收到请求后,把银行A在央行开设的备付金账户划拨1元钱到银行B的备付金账户。

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直联模式绕过了央行的监管。同样是用户甲要从银行A向用户乙在银行B的账户发起一笔1元钱的支付交易,如果用户甲和用户乙都在该第三方机构拥有账户,那么,第三方支付机构只需要把自己在银行A的账户减少1元,在银行B的账户增加1元,再在自己的系统里把用户甲和用户乙的余额做相应调整即可。

在这样的交易流程里,用户甲和用户乙之间的交易数据央行完全无法掌控,第三方支付机构实际上承担着清算中心的职责,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而且数据不透明不公开,不利于监控洗钱、行贿、偷漏税等行为。

这在第三方支付刚起步时,不是太大问题。但第三方支付规模的迅速膨胀,使得这一空白区的管理必须马上跟上。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数据显示,2016年非银行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达到54.25万亿元,移动支付方面非银机构完成51.01万亿元,增幅均超过120%。

从3月31日网联平台启动试运行,成功完成首笔资金交易验证,正式接入央行支付清算系统,到10月15日全面接入,仅用了短短六个月时间。这个新系统目前能承受多大的压力还有待考验,即将到来的“双十一”是网联将要面对的第一次大考。

“双十一”迎接第一次大考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在最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在网联清算有限公司官方公众号某篇文章里,引用了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中的这句话来形容网联掌门人董俊峰。这位1972年生的北大硕士,在2016年8月接受央行支付司和支付清算协会的邀请筹备建设网联之前,职位是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

除此之外,董俊峰还是位笔耕不辍的金融作者,在财新网等媒体开设了专栏。有种说法是,央行的领导正是在看了一系列董俊峰关于互联网金融和第三方支付的文章后,才决定大胆启用这个年轻人来承担起组建网联的重任。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信息显示,网联清算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29日核准成立,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网联平台建设筹备组组长董俊峰,董事长为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蔡洪波,监事会主席为百度副总裁张旭阳。

45家机构和公司签署了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设立协议书。央行旗下7家单位持有37%股份,第一大股东为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12%),第二大股东梧桐树投资平台(10%)是国家外汇管理局直属机构。此外,第三方机构持股63%,其中,支付宝(9.61%)和财付通(9.61%)股份相同,共列第三大股东,京东旗下网银在线(4.71%)为第四大股东。

来自阿里的数据显示,2016年“双十一”期间,支付宝实现支付总笔数10.5亿笔,支付峰值达到12万笔/秒。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9月26日,网联清算有限公司举行多银行及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交易的联合生产压测,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以及支付宝都在邀请之列。联合生产压力测试一共进行了3轮,网联平台压测峰值超过2万TPS(每秒交易数量),网联和直联渠道混合压测峰值超过3.5万TPS。

“网联的起点高,具备后发优势;由于集成了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业内主要支付机构的技术优势,网联没有系统转型的包袱。”接受某媒体记者采访时,董俊峰如此表示。

据悉,由于采用分布式技术,网联的目标容量是每秒处理12万笔的平稳运行能力,峰值期的目标是每秒18万笔,且未来还具备扩展能力,以解决不断增长的在线支付吞吐量。

10月13日,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27.1万亿元,同比增长 95.4% ,环 比 增 长19.5%。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113.4%。其中,支付宝及财付通两大巨头合计市场份额为94.3%。

如此巨量的第三方支付规模以及至今不见放缓的高增速,预示着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勃勃生机,并改变了亿万中国人的支付习惯。在网联成立之前,世界上还从来没有一家专门为第三方支付服务的清算平台。在此之后,网联会给第三方支付领域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机遇,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金融混业观察《45家网联股东出资明细,世界仅此一类清算平台》。

2、 中国经济网《央行定的时间到!20余家银行和支付方接入网联平台》

3、 艾瑞咨询《2017年第二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报告》

4、 中国新闻网《20余家机构已接入网联 支付宝、财付通及四大行在列》

最后更新:2017-11-01 03:27:48

  上一篇:go 小伙接一电话 支付宝被“盗”600元
  下一篇:go 2.3亿人让“买买买”成为改变世界的动力,支付宝有点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