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19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千億級快件時代將至 新三板企業加碼智慧倉儲

“雙十一”大戰周末落下帷幕,在天貓創下1682億元的總成績後,“剁手黨”們要做的就是喜滋滋等快遞上門了。與此同時,各大物流企業則在配貨、調貨、發貨的路上,忙得不亦樂乎。

在各種“智慧”概念大行其道的2017年,新三板公司為了讓大家“剁手”更輕鬆,紛紛加碼智慧倉儲。

傳統倉儲“太慢了”

“像打仗一樣。”11月11日早上9點多,“雙十一”成交額破千億消息傳來的時候,吳澤民在天圖物流的電商倉庫裏對證券時報·新三板論壇記者表示,“各個供應商都很關心他們的出庫情況”。

天圖物流是新三板上一家主要提供運輸物流服務和倉儲物流服務的企業,吳澤民是該公司電商業務的負責人。

據戴德梁行報告,物流市場的價值鏈包括兩個方麵,分別是運輸和倉儲;物流開支則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運輸費、倉儲費和管理費,其中倉儲開支占物流成本總額的三分之一左右。

不過,占整體成本比例較高的倉儲,從硬件和軟件質量上看,卻不怎麼令人樂觀:截至2015年底,中國大約有12.6億平方米的倉儲麵積,但70%是1990年之前建成的。

這種早期建設的倉儲空間,沒有監控係統、結構簡單、承載力弱。由此導致很多倉庫人工作業,工作人員忙於收貨發貨,商品沒有及時登記,後來憑記憶補賬,賬目不準、損耗高問題突出。

隨著“剁手黨”對收貨速度要求越來越快,人工作業效率低、錯誤率高,異常訂單處理困難的問題就更加顯著。

“以前的‘雙十一’,快遞經常要半個月才會陸續發貨、送到。”吳澤民說,“以前之所以發貨很慢,其實大部分時間是耽誤在打單、稱重、貼標等分發到物流公司之前的環節上,人工太慢了。”

於是以京東、菜鳥、順豐為代表的電商、物流企業,或者為這些企業服務的第三方物流、倉儲企業,比如天圖物流,紛紛在軟硬件領域投入資金進行研發,並因此衍生出智慧物流、智慧倉儲等概念。

2016年可以說是智慧倉儲開始發展的一年,2017年的“雙十一”,則是各種無人倉庫、智慧倉庫麵臨的大考。

對此,吳澤民表示,大型的倉儲、物流企業,都已經上線了很多自動設備、軟件。由於包裹量實在太大,在速度上還做不到像平時一樣,“但今年的‘雙十一’,很多人都可以在下單第二天收到快遞,比以前快很多了。”

還是以之前備受詬病的發貨為例,吳澤民表示,品牌方接單之後,通過智慧管理係統等軟件,以及傳送帶、機器人等硬件配合,訂單及運單打印,批量與組車揀貨、包裝,甚至分揀等耗時最多的部分,天圖物流都可以直接在倉庫內完成。

物流部分分揀時間省去了,不同地域的快遞,直接裝成一個個模塊,根據數據計算的最佳路徑選擇輸送,整個流程耗費的時間大大減少。

這就是所謂智慧倉儲的冰山一角。京東、阿裏、順豐等大型電商、物流企業,在發展智慧倉儲的路上,走得更遠:菜鳥在廣州增城電商物流園建設的一整套自動化係統,每天可處理超百萬級快件,貨品運輸、倉儲、裝卸、搬運等七個環節可以一體化集成,效率至少提升30%,揀貨準確率接近100%。

應對千億級快件時代

據記者了解,智慧倉儲在技術上包括兩個方麵的“智慧”:軟件和硬件。

軟件的代表是貨物跟蹤技術、無線射頻識別、電子數據交換等;硬件的代表則是機器人、傳送帶,甚至AR、VR等。

被新技術武裝的智慧倉儲,對物流企業成本的降低非常明顯。

以庫存周轉率為例,《2017中國智慧物流大數據發展報告》的數據顯示,菜鳥的智慧供應鏈服務能夠幫助商家提高庫存周轉率三分之一以上,智能分倉解決方案能幫助商家把備貨,從過去的1:1.4降到1:1,線下門店幾乎可以做到零庫存銷售。

在快遞運輸領域,過去快遞多采用“單點發全國”的模式,包裹平均運輸距離大於1000公裏。智能分倉能利用大數據,預測未來銷售情況,把貨物預先安排到最近的倉庫備貨。

“跨境電商的物流時間是比較長的,現在通過對銷售數據的分析,我們甚至可以把倉儲做到火車上、船上。”跨境電商有棵樹的董秘李誌強對證券時報·新三板論壇記者表示,“或者我們的貨還在路上,就知道倉庫的庫存還有多少,有多少貨需要補,有多少貨可以直接發出,不用占倉庫。”

有棵樹目前的倉庫,主要是租用第三方的進行智慧化改造,形成了“海外倉+香港倉+國內保稅倉”的閉環。通過組建的IT大數據智慧雲係統,倉儲物流、供應鏈需求計劃、訂單執行時效能進行多維度優化。

除了效率和成本提升,倉儲、物流企業對智慧倉儲的推動,還有更加現實的考量。

郵政部門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日均包裹數量大約1億件。阿裏研究院預測,未來五年左右,全年包裹量有望超過1千億件。按目前勞動效率推算,電商物流從業人員需求將超過600萬人。

“用人成本很高,還很難招到人。”吳澤民表示,“雙十一”之前,為應對快遞高峰,他提前聯係儲備一部分人力,但是通過各種途徑艱難找到的人,一方麵成本很高,一方麵操作還不熟練,效率提升有限。

智慧倉儲係統顯然就大大解決了這個問題。京東在東莞麻湧建設的分揀中心,300多個機器人配合智慧管理係統,在單小時處理能力1.2萬件的情況下,分揀員工從300多人減少到40多人,減少86%的人工。

新三板企業

加碼智慧倉儲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新三板上共有近150家物流相關的企業,其中按照證監會行業分類,倉儲類企業有17家。

這17家倉儲掛牌企業,由於業務性質的差異,在智慧倉儲的布局和推進差別也比較明顯。

以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過億的5家企業為例。宏川智慧主要為境內外石化企業提供倉儲服務;厚誼俊捷主要聚焦汽車品牌企業,為整車物流市場服務。他們的客戶對物流的要求,與電商、零售顯然是不同的。

而雄通股份、天圖物流和世倉智能三家,主要服務於跨境電商、零售或電子商務服務等,在智慧領域走得相對更快。

據吳澤民介紹,天圖物流的主要客戶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天貓、唯品會等電商客戶;第二類是安利、廣藥等定製服務客戶;第三類是美的、九陽授權經銷商等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客戶。

為應對客戶需求,天圖物流開發了“HELP”電子商務信息平台係統和電商ERP係統,實現多個供應商和平台的係統對接,提供同一商品對多供應商、多平台的運作,“通過天圖的管理係統,客戶大大降低了庫存,實現對各個平台銷售數量實時監控,以及預測銷售”。

世倉智能則主要為客戶提供自動化立體庫係統集成,目前與上海交大、同濟大學等院校,開展穿梭車等自動設備方麵的研究,為倉儲企業提供建設、改造智慧倉儲的基礎設施。

這些新三板倉儲企業中,一家比較有特色的是總部位於深圳的大眾迷你倉(837066)。該公司主要為個人、家庭或者企業提供自助倉儲服務,它是第一家登陸新三板的迷你倉公司。

簡單來說,就是在需求較大的區域,租一間大型倉庫,然後分割成不同大小的空間,按照空間體積和存放時間收費。

深圳另一家迷你倉公司——袋鼠迷你倉的財務總監田詩瑤告訴證券時報·新三板論壇記者,更加智能、自動化的倉儲係統,能顯著降低企業成本,提高客戶體驗。

“我們正在研發適合我們的機器人係統,執行搬運或者巡邏任務。”田詩瑤說,“一個機器人成本大約7萬至8萬元,預期使用壽命10年,相比請兩個保安員輪流值班,一兩年就收回成本了。”

所以“智慧倉儲”技術的發展,涉及的並非隻是倉儲企業,還有機器人、物聯網,甚至大數據、雲計算等大量新興技術,這些新技術公司也是新三板上的重要板塊。

(原標題:千億級快件時代將至 新三板企業加碼智慧倉儲)

最後更新:2017-11-13 04:04:11

  上一篇:go 海信電器淨利潤突降五成 如何在行業難題下找突破
  下一篇:go 發改委:市場決定價格機製2020年基本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