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81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北上資金屢次躁動!淨買額連創三大新高 這是十大成交活躍股名單

相似的開始,不一樣的結局。受全球股市大漲影響,十一長假後的A股首個交易日,早盤直接跳空高開,一舉拿下3400點大關,並刷新了滬指21個月新高。

但是,滬指僅僅是在盤中刷新這一新高,臨近收盤,金融股集體回調,滬指承壓,最終滬指收漲0.76%,與“新高”遺憾錯過。

不過,有一組數據值得大家關注:

今日(10月9日),滬港通和深港通北向淨買入合計為75.64億元(人民幣),創下2015年8月以來最大單日淨買入。

深股通淨買入28.89億元,創2016年12月5日開通以來的新高。

滬股通淨買入46.75億元,創2016年8月以來高點。

北上資金單日淨買額創兩年新高

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全球股市上演了一場“創新高”大賽,一河之隔的港股市場也參與了進來,恒生指數創下了十年新高,A股市場則是錯過了這一行情,這或許是北上資金發起進攻的一個原因。

今日,北上資金創下了三個“新高”:

深股通淨買入28.89億元,創曆史新高;

滬股通淨買入46.75億元,創一年來新高;

兩者合計淨買入75.64億元,創兩年來新高。

統計數據顯示,自滬港通開通以來,僅14個交易日滬股通單日淨買入額超過40億元;自深港通開通以來,僅3個交易日深股通單日淨買入額超過20億元。

北上資金淨流入額連續4個月超過200億元

數據顯示,9月份陸港通(滬港通和深港通)總成交金額2200億元,創2016年以來新高。從北上資金淨流入額來看,截至9月30日,2017年以來陸股通合計淨流入資金1667.4億元,滬股通占到536億元,比例約32.17%;深股通累計1130.97億元,約占67.83%。

按月份來看,僅1月份滬股通淨流入額為負值,其餘月份滬股通和深股通均為淨流入。自2017年4月以來,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北上的資金淨流入規模逐月擴張:

6月份淨流入金額超過200億元,合計221.2億元,較3月份的111.71億元近乎翻倍;

7月份淨流入資金繼續維持在200億元上方,合計224.12億元;

8月份,北上資金熱情不減,單月淨流入270.28億元,暫居年內月度資金淨流入首位;

9月份,北上資金淨流入金額仍然保持在高位水平,合計淨流入208.08億元,已連續第4個月超過200億元。

北上資金鍾意哪些股

北上資金已成為A股市場的主力資金,而北上資金鍾意哪些個股也成了投資者關注的話題。每日盤後都會公布滬股通和深股通的十大成交股,從中或許我們會找的北上資金的選股偏好。

以今日(10月9日)為例,滬股通十大成交股為中國平安貴州茅台招商銀行伊利股份工商銀行恒瑞醫藥興業銀行青島海爾中信證券中國建築,從個股所屬行業來看,主要分布於金融、白酒、家電等行業。

今日的深股通十大成交股分別為海康威視美的集團比亞迪萬科A平安銀行木林森京東方A五糧液深天馬A洋河股份,從個股所屬行業來看,主要分布於金融、白酒、家電、地產等行業。

可以發現,北上資金青睞的個股主要以藍籌股、白馬股為主,而且這些個股在今年的A股行情中,都是行情的發動者或是引領者。從年內漲幅來看,海康威視漲幅超過100%,美的集團漲幅超過70%,貴州茅台、恒瑞醫藥超過60%。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了下半年以來上榜十大成交股的名單,讓投資者更清楚的看到北上資金的選股偏好。

先來看滬股通:

自7月1日以來,滬港通交易日共計65個,中國平安上榜次數多達65次,即中國平安每日都可上榜十大成交股,期間淨買入額高達46.15億元,可見北上資金對中國平安的喜愛。

此外,淨買入額超過10億元的還有6隻個股,為長江電力、伊利股份、貴州茅台、中信證券招商銀行、恒瑞醫藥,淨買入額分別為30.30億元、25.45億元、15.25億元、12.23億元、10.43億元、10.21億元。

再來看深股通:

深市個股中,從上榜次數來看,北上資金最青睞的個股是美的集團和海康威視,65個交易日中,兩者上榜65次;從淨買入額來看,北上資金最青睞3隻個股,分別是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海康威視,期間淨買入額均超過50億元,分別為84.66億元、61.63億元、55.07億元。

此外,淨買入額超過10億元的個股還有3隻,為洋河股份、平安銀行、萬科A,淨買入額分別是17.47億元、11.75億元、10.40億元。

海外資金依然顯著低配中國

中金王漢鋒在研報中提到:

盡管港股已經持續好幾個季度走好,但與海外投資者的持續溝通上,仍能夠感受到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遲疑。基於EPFR披露的數據,統計了海外主要類別的基金對中國市場的倉位情況,數據顯示雖然近幾個季度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的低配程度已經有所降低,但相比曆史區間來說依然處於顯著低配的水平。

隨著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增長可能已經擺脫之前持續下滑的特征,海外投資者需要或者正在逐步糾正對中國極低的配置,這將有利於中國資產的繼續重估。

從中期來看,會有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者開始認識到盡管中國會在某些方麵麵臨挑戰,但這並不妨礙中國增長的韌性,開始認識到債務問題隻有通過實現持續增長和改革來化解;認識到中國繼續城鎮化還將為中國提供需求釋放的動力;認識到全球獨有的“高鐵網”、“無線互聯網”在激發中國消費的潛力和中國“新製造”在全球範圍的競爭力。

對於A股後市走勢,國金證券表示:

2017年國內經濟年內實現軟著陸的可能性大,“定向降準”的實施有助於A股盈利(ROE)的結構性改善,且釋放了流動性偏暖的信號,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收緊的概率幾乎為零,利於市場預期的穩定。

安信證券對於後市主題行情的判斷是:

繼續積極尋找和布局具有產業或者政策中長期邏輯的確定性強的主題機會。沿著確定性強的思路,在具體的方向上,仍然建議從產業、區域、政策三大主線選擇。

華泰證券則表示:

十月市場有機會,九月製造業pmi數據也雖然有季節性因素,但也體現了製造業恢複,經濟情況健康,節前定向降準略超預期,恒指表現出彩,客戶認為優質價值龍頭可以獲得溢價,比如家電類,過去一段時間有所調整的金融板塊可以關注,主題方麵關注5G板塊,國企改革等。

(原標題:北上資金屢次躁動!淨買額連創三大新高,這是十大成交活躍股名單)

最後更新:2017-10-09 22:57:55

  上一篇:go 商品期貨夜盤多數下跌 黑色係大跌
  下一篇:go 300億美元打水漂 大眾“排放門”敲響清潔柴油車技術挽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