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85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龍頭藥企迎來機遇 “創新”成行業發展關鍵詞

近期,隨著醫藥行業綱領性文件等多項重磅規則陸續發布,藥品研發、審批和生產上市等環節發生了劇變,受利好政策驅動,10月份以來,A股市場生物醫藥指數表現(5.37%)明顯強於同期大盤(1.03%)。截至目前,醫藥行業整體動態估值僅35倍左右,仍處於曆史低位。隨著醫藥行業逐步從醫保紅利整體驅動轉向創新品種市場驅動,“藥品創新”已成醫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詞。

創新藥類龍頭藥企迎來機遇

“創新已成為趨勢,從國家出台的一係列政策來看,包括創新製、兩票製、一致性評審,均在為創新藥開路。”對於醫藥行業的發展,聯訊證券高級策略分析師陳勇表示,在醫藥行業整體發展上,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高,抗體、免疫、基因等領域具有創新能力的公司均是投資者未來需要關注的。

《紅周刊》記者了解到,自2015 年下半年開始,醫藥行業的政策環境發生了一係列變化,整個行業處於新的變革時期,包括了藥品申報(化藥注冊分類改革)、審批審評(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建立優先審評製度)、生產上市(MAH製度試點的推行)、上市後(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等。今年10月8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了《關於深化審評審批製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這被業內公認為是綱領性文件,是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發展的“三十六計”,對我國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具有裏程碑意義。

“在《創新意見》指導下,藥品最高法律法規將深遠地影響我國製藥行業未來10~20年的發展,同時也將影響中國醫藥產業5~10年格局。”上海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趙冰表示。其認為,在政策紅利及資本助力下,國產創新藥已成醫藥產業的新風口,創新藥領域中在研產品豐富的企業目前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特別是在藥品控費降價的背景下,能夠擁有創新藥(自由定價)和政策受益類品種(如一致性評價,製劑出口等)的公司往往能夠給予一定的估值溢價,如恒瑞醫藥複星醫藥麗珠集團等。

而同樣是對創新藥公司機會的判斷,長城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趙浩然則提出:“有創新能力的公司,必將打開市場空間。創新藥的研究難度和風險巨大,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和強大的研發實力支撐。因此,短期要看研發、看管線產品齊全的創新類公司。”在投資機會的把握上,他認為投資者可從三個方麵去考慮:1,研發實力強、後續管線產品齊全的創新類公司;2,有研發底蘊的老國企;3,公司規模小,但已經有單獨產品的創新類公司。

在這三個方麵,趙浩然認為在研發實力強、後續管線產品齊全的創新類公司中,投資者可關注恒瑞醫藥、康弘藥業複星醫藥億帆醫藥天士力貝達藥業等具有研發能力突出的製藥企業。其中,恒瑞醫藥重磅品種吡咯替尼上市申請獲得國家藥監總局(CFDA)優先審評,預期有望於2018年上半年獲批,成為接棒阿帕替尼的又一重磅品種。此外,公司報告期內還公告了貝伐珠單抗、鹽酸伊立替康脂質體、甲苯磺酸瑞馬唑侖、海曲泊帕等一係列抗腫瘤、麻醉、免疫等剛需領域原創新藥的臨床進展,預計在目前鼓勵創新的環境下,公司高品質的研發實力即將收獲高回報。貝達藥業是國內創新藥研發型藥企代表之一,創新藥研發管線豐富,各品種研發進展順利,埃克替尼受降價及競爭產品的短期影響不改公司未來發展趨勢。

在有研發底蘊的老國企代表企業中,華潤雙鶴華北製藥現代製藥哈藥股份聯環藥業魯抗醫藥海正藥業等值得投資者進一步跟蹤。以華潤雙鶴為例,隨著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正逐漸從仿製向仿創轉型。未來三年內,公司將圍繞六大專科領域陸續推出十個左右的新品上市。其中,神經、麻醉鎮痛、唿吸三大專科領域的新品將集中進入上市收獲期。現代製藥曾公告稱,擬投資14.5億元建設“新型製劑產業戰略升級”項目。該項目位於公司母體浦東廠區,升級改造完成後,浦東廠區將成為公司新型製劑的生產、研發基地。

在公司規模小但已經有單獨產品的創新類公司中,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主要有科倫藥業安科生物沃森生物等。其中,科倫藥業研發管線豐富,創新藥業務進入推進階段,有望進入臨床。2017年該家公司有多個產品有所突破,長期業績增長可期;安科生物是精準醫療領域內難得的主營業務快速增長的創新型企業,核心產品生長激素保持較快增長,並購優質標的中德美聯和蘇豪逸明提供新的利潤增長點。

創新能力將成為藥品器械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隨著《創新意見》的落地和其它配套政策陸續出台,醫藥行業已進入創新時代。”趙冰認為,創新能力將成為藥品器械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醫藥產業供給側改革將持續推進,優質龍頭企業有望率先突圍,看好細分行業龍頭強者恒強,利好醫療器械類龍頭公司的長期發展。而趙冰的說法從近期醫藥股二級市場表現也得到了印證。10月份以來,生物醫藥指數表現(5.37%)明顯強於大盤(1.03%),以華大基因大博醫療英科醫療基蛋生物等為代表的與醫療器械相關次新股公司的表現明顯搶眼。

醫療器械板塊是醫藥產業中的朝陽產業,醫療器械行業高速增長可期,進口替代空間巨大。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雖然已超過3000億元,為全球第二大市場,但目前我國器械消費占醫藥市場整體比例約17%,僅為發達國家的40%,隨著老齡化和醫保支付水平的提升,預計未來5年至少還有5%的份額提升空間,對應超過3000億元的市場擴容。而根據IMS數據,目前全球醫療器械複合增速約6%,亞太地區市場增速約10%、市場規模在550億~600億美元之間,而我國已成為亞太地區醫療器械市場增速最快的國家,3年複合增速達21.91%,預計未來5年仍可保持15%~18%左右的增長。

對於醫療器械板塊,《紅周刊》記者了解到,由於相關基礎學科和製造工藝的落後,我國醫療器械仍集中在中低端品種,高端醫療器械主要依賴進口。從醫療器械的消費結構角度,醫學影像、體外診斷、耗材占比最高,心血管、骨科等為代表的高值耗材處於較高增長。隨著政策引導下國產中高端產品的技術突破和使用普及,長期來看,我國器械進口替代紅利將持續兌現。中信證券建議,從投資機會來看,伴隨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持續看好中高端國產器械的競爭優勢,判斷目前化學發光、DR(數字化X線機)、起搏器及血透產品四大細分領域正快速引領進口替代之路,個股重點推薦樂普醫療安圖生物邁克生物,同時建議關注萬東醫療寶萊特

從重點標的公司中,魚躍醫療作為醫療器械龍頭企業之一,一直奉行“內生+外延”的發展戰略,通過不斷內部研發和外部並購豐富產品線,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在家用醫療器械端,公司結合線上銷售模式、豐富的產品線、魚躍品牌力,形成了一套創新有效的銷售方式。公司的醫用臨床器械則通過上械的並入與整合,實現了豐富產品和快速拉動銷售收入的雙重目標。

(原標題:龍頭藥企迎來機遇 “創新”成行業發展關鍵詞)

最後更新:2017-11-05 02:48:36

  上一篇:go 焦作萬方三大股東各提董事人選 控股權爭奪再起風波?
  下一篇:go 重組修訂案公布後複牌 康達新材實控人拋“億元增持”難阻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