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汽車大全
上周證券市場新增投資者數26.79萬 環比減少9.98%
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最新公布的數據,中國證券市場上周(11月20日-24日)新增投資者數26.79萬,前值為29.76萬,環比減少9.98%。
【延伸閱讀】
投資者結構發生較大變化 四類資金成主力
近年來,A股投資者結構發生較大變化,從資金規模上來看,專業機構投資者持股市值占比穩步提升。
據招商證券測算,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機構投資者(不含匯金持有的四大行股份)在A股持有60772.05億股,占自由流通股的比例約為29%。其中,公募基金7.99%、私募類(包括陽光私募基金和資管)4.16%、保險保障類7.06%、國家隊6.82%、境外資金2.63%、券商自營0.52%。可見公募、私募、保險保障類及國家隊資金是目前市場上規模最大的四類資金。
近期,證監會主席助理張慎峰在“2017新浪金麒麟論壇”上表示,將持續改革股票發行和退市等製度,進一步健全優勝劣汰機製,積極引導各類長期資金有序入市,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
上海財經大學量化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曹嘯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展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的股票市場是成熟市場的經驗,也是股票市場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股票市場規模的擴展和交易複雜程度的提高,進行股票投資的參與成本會不斷增加,對於投資者的專業水平和理性程度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在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的市場當中,可以更好地避免各種來自於個體非理性因素對於股票市場的衝擊,容易形成長期、價值投資的理念。因此,引導更多類型的機構投資者有序入市,意味著家庭和個人有更多、更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可以選擇,股票市場的投資風格可以向長期價值投資的理念轉換,緩解非理性因素對於市場的衝擊,從而吸引更多家庭通過機構投資者參與股票市場交易。”曹嘯表示。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張煥波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機構投資者資金量大,投資決策相對理性,往往具有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責任投資的特點,有利於證券市場的健康和穩定發展。目前我國已形成了以基金公司、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為主,社保基金、QFII、信托公司、財務公司等其他機構投資者相結合的多元化發展模式。
“下一步,要完善投資機構自身治理,加強法律製度建設,進一步提高機構投資者的理性投資行為。要豐富投資機構種類,擴大投資機構在證券市場投資規模。鼓勵投資機構實施多樣化的股權投資方式,可以投資普通股,也可以投資優先股。總的來說,更多投資機構以更多樣方式進入證券市場,有利於二級市場擴容和活躍,有利於一級市場順利發行,對我國國有企業混合混合所有製改革具有重大推動作業。”張煥波表示。(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上周證券市場新增投資者數26.79萬 環比降一成)
最後更新:2017-11-28 20: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