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
釣魚_釣好魚
釣魚塘主:浮漂沒動作卻中魚,原因竟然是這樣!
很多時候,看到一些釣魚高手,漂不動也上魚,佩服得不行。後來自己的釣技提高了,偶爾也能“漂不動也上魚”。有時候是感覺,有時候卻是有意為之,也 與周圍釣友討論過這一現象,各有看法,但都碰到過,但是這“漂不動也上魚”的快樂卻不足為外人道也。下麵僅僅淺談一些對此看法。
一、釣組問題
當釣組出現某一方麵問題時,就會出現“漂不動也上魚”。最常見的是鉛墜太重,魚兒由於要攝食,又要產生能帶動重墜的力量,往往困難,特別是猾魚更加困難。 除此之外在天冷的時候,本來魚兒活動就小,力量也不大,再碰上重墜,魚兒的輕吸怎麼產生信號?隻有吃死鉤了才會有信號,才會出現上魚。另一情況是主線太粗,嚴重影響了信號傳遞,粗線配上大漂,如果水深3米以上,水下信號層層遞減,是引起“漂不動也上魚”的重要原因,不信換成細線小漂試試,立刻信號放大數倍。因此,當出現了“漂不動也上魚”的情況後,首先要從釣組上麵找原因,多半是用粗了用大了不協調所致,但是如果一心釣大魚又另當別論,大魚很少出現 “漂不動也上魚”的。
二、魚情變化
如果釣點小魚多,尤其是白條之類,一般不會出現“漂不動也上魚”,因為它們活躍之極,拖餌即走,信號隻會亂而不會沒有,但是對於鯽魚,尤其是猾鯽就不一樣了,它們異常機警狡猾,不好好地吸餌,而是涮餌,或是快進快出地吸吐餌,如果釣得稍鈍一點,根本看不出信號,即便有一點點似是而非的小信號,也來不及反應到手上去提竿,這在早春和冬季很明顯。明明知道下麵有魚,可就是不吃餌或看上去不吃餌, 於是又是換餌又是補窩的,忙得不亦樂乎也無濟於事,這時候不妨想想“漂不動也上魚”的例子,可以適當的時候無規律提竿,也許魚兒就在魚鉤上呢。
三、風浪影響
現在的立式浮漂比七星散漂抗風浪能力強多了,而且在風浪中很醒目,很少隨波逐流,不過碰上走水和大風,也是讓人一籌莫展的。如果有微小的信號在風浪中也是看不出來的,因此常常出現風浪之中釣魚隨手一提會中魚的情況。這一方麵是風力的影響把信號與水浪混在一起,很難辨別,另一方麵是調漂時可能調高了,比如到了五六目,那一兩目的變化真的看不出來。因此當風浪出現了“漂不動也上魚”的情況,可以調整漂目,以看得清為宜;其次,也可以順其自 然,不時地提提竿,兼有打窩和“漂不動也上魚”的樂趣。
四、小信號沒有辨別出來
是不是真的漂一點都不動就上魚呢?也不盡是如此的。事實上,仔細分析,還是有小信號可循的,隻不過我們一直處在分神與聚精會神交替狀態中,上魚精神抖擻,不上則很快會走神,有時看多了還會眼花,錯過了小信號,還有的時候是猶豫,想提竿又想再等等的心理錯過了許多。最常見的是草魚,往往就是一個信號,小的下頓, 如果再看不仔細,就更加容易錯過,大草魚下頓更小,回的快,稍縱即逝,於是隻要一點點感覺就要嚐試一下才好。有時候釣鰱鱅也是這樣。還有在早春和寒冬,信號尤其小,特別是大水麵,僅僅半目或一條小黑線不斷變化,時機稍縱即逝。
五、釣魚人的感覺
很多時候,仿佛冥冥中有人對你說:可以提竿了。就是那種感覺,因為看浮漂未動,隻有你自己感覺下麵還是有魚的,直覺告訴你可能正在攝食,這時候也別管別人怎 麼看,也許一提竿就能上魚了。有時候魚兒明明已經把魚餌含在嘴裏了,我們卻沒有提竿,拘泥於非要等待信號。除卻線組等原因不談,釣到一定程度就會有這種感覺的,有時候相信了這種感覺,往往十拿九穩,就像打麻將,手上這張牌預感會點炮,結果真就點炮,雖然按照道理不會這麼巧。
所以,釣魚到了一定程度,也是一種過程,沒有原因,有時候無法解釋,直覺就是這樣,可以提竿的感覺。周圍一些高手也有這種感覺,他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但是這些高手相信自己的判斷和直覺,隨心所欲。所以有時候他們總是比別人多上幾條魚,這可能也有一部分是靠運氣了。
漂不動也上魚,首先從客觀上找原因,然後才能根據自己的直覺嚐試。釣無定法,看似不動的漂,偏偏就能上魚。
最後更新:2017-08-28 12: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