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3
釣魚_釣好魚
台釣用餌,怎樣才讓魚愛吃
台釣用餌講究多,餌料的顏色和味道,形狀與軟硬都要能吸引魚,而且還要適口。釣者開餌要注意餌料的化散效果,還要注意餌料的顏色、形狀、大小以及黏度與硬度的掌握。
一、看魚種配置不同的顏色
餌料要對準魚的味口,還要注意是不是對象魚所接受的顏色。一般來講紅色與白色,還有黃色與綠色比較吸引魚的眼球,像丸九品牌的三色鯉不僅香味誘魚佳,而且其顏色配置的相當好。不管是葷的紅蟲蚯蚓,還是素的米粒與植物的果實與嫩葉,都可用來誘魚,除了所具備的香型外,它們自身的顏色就傳給了魚兒可以吃的訊號。
在配置餌料時必須細心地搞好顏色的搭配。像鯽魚鯉魚就比較接受紅色與黃色的食物,草魚比較接受紅色黃色與綠色的食物。如果釣鯽,我們可以準備好丸九三號,草莓鯽,黃鯽等組合在一起。如果釣鯉,可以準備丸九三色鯉(也可用老鬼螺鯉代替),加上丸九五穀誘(也可用老鬼大野戰代替),以及誘魚香精混合在一起調配。調好之後再與顆粒餌配合使用,也可於基礎餌配合使用,效果一般都很好。如果釣草魚,就不必在顏色上費腦筋了,可直接使用自然餌料。
為了使餌料的顏色鮮豔而不褪色,也為了讓餌料有較好的融散效果,我們要注意開餌的正確操作。很多釣者習慣混合餌料後加水攪拌,並習慣性地反複揉搓,這會使餌料的融散效果很差,夜色也不會持久,最後誘魚和留魚的效果都很差。正確的做法是,餌料的各種成分組合在一起後,加水時注意均勻地加在餌料中,釣者手端餌盆均勻搖動,讓餌料均勻地吸水,然後加入拉絲粉立即迅速地攪拌,一旦攪拌完成,就不要再攪拌了,不然會破壞其中的絲狀結構,最後合團就可掛鉤施釣了。以上是釣鯽的做法,如果是釣鯉魚,可把帶顏色的顆粒加水,讓顆粒吸足水分後再與基礎餌和拉絲粉混合攪勻,攪動時隻用叉開的手指均勻圈動即可,拌好後靜置在餌盆裏,掛餌時用手指捏成菱形包住鉤子。
二、餌料的滋味與香味
餌料的滋味有多種,有清淡的,有濃香的,有腥臭的,有酸甜的,季節不同,水情魚情不同,餌料的滋味都應有所變化。水溫低水質較瘦一般使用腥味的餌料;水溫較高時用清淡一點的餌料;水質較肥適合用香味餌料。還要根據釣場的事情,做出一些細微的調整。
常見餌料的味以腥香型的為主,因為腥香型的餌料適應性較廣。腥味又分為多種類型,現在又多了紅蟲粉與蚯蚓粉到了餌料的添加成分的行列。香型又分為植物香型與動物香型,植物的香型有麥香,薯香,還有稻米與玉米香,以及麩皮菜籽豆類等香型。動物香型則要看具體的加工是如何的,比如,新鮮的蠶蛹烘培與研磨後的粉,就隻是動物的香型,而不是腥型的了。由肉鬆與魚肉製作的魚肉鬆就隻屬於香型的。
魚在水域中常吃什麼食物,就要使用與其味型相同的餌。腥味在水中的穿透效果很好,池塘中的魚兒吃慣了加入了動物蛋白的飼料,所以釣者用餌就要偏於腥味,可將蝦粉等添加料占到三成以上。腥香的餌料不僅可在池塘施釣,也可在野外一展身手,初春及仲春,在大水麵用腥香型的餌垂釣效果最好。但是在實際運用時,要根據水情與魚情對腥與香的程度有所調整,腥味由濃鬱變微弱,香味也由濃香變為淡淡的香味。體型大的魚是喜歡吃清淡的餌的,略帶一點點腥香的餌,人都不太容易察覺到,但是大魚卻能察覺到。水溫正常的時候,餌料的味型最好與自然餌料的味型一致。
三、餌料的形態
拿釣鯽來說,想開出又有層次又軟硬適中的餌是不太容易掌控的。開得好,餌料能從上至下形成一個整體的窩子,上中下層的魚都能看到懸浮的顆粒,誘魚效果才好。不同的季節魚口的輕重是不同的,水溫較低時魚口比較輕,應使用較軟和較小的餌料;水溫較高時魚口較重,應使用較硬和較大的餌料;對象魚的大小不同,餌料的大小也應隨著變化。在野釣時,餌料的粘性與硬度應該適當增大,目的是盡量避開小雜魚的幹擾。
最後更新:2017-10-28 00: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