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7
财经资讯
中国6月M2增速再创新低 信贷增加1.54万亿(附央行解读)
2017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9.4%,狭义货币增长15%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3.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2.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2个和9.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7万亿元,同比增长6.6%。上半年净回笼现金1326亿元。
二、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97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469亿美元
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20.2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14.57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4个百分点。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97万亿元,同比多增4362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3.7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952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8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4.4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6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59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487亿元。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54万亿元,同比多增1533亿元。
6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327亿美元,同比增长6.1%。上半年外币贷款增加469亿美元,同比多增921亿美元。6月份,外币贷款增加126亿美元,同比多增76亿美元。
三、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07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801亿美元
6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65.04万亿元,同比增长9.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59.66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7个百分点。
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07万亿元,同比少增1.46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3.9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45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416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3万亿元。6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64万亿元,同比多增1856亿元。
6月末,外币存款余额7931亿美元,同比增长20.9%。上半年外币存款增加801亿美元,同比多增513亿美元。6月份,外币存款增加141亿美元,同比多增159亿美元。
四、6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94%,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03%
上半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359.11万亿元,日均成交2.92万亿元,日均成交比上年同期下降8.2%。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4.1%,现券日均成交同比下降21.9%,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下降2.8%。
6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94%,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06个和0.8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3.03%,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1个和0.92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06万亿美元
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06万亿美元。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7744元人民币。
六、上半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2.15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5700亿元
2017年上半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1.65万亿元、5058亿元、1514亿元、4186亿元。
注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
注2:2011年10月起,货币供应量已包括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注3:自2014年8月份开始,转口贸易被调整到货物贸易进行统计,货物贸易金额扩大,服务贸易金额相应减少。
注4:自2015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
央行: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不必过度解读M2增速放缓
针对刚刚公布的6月M2增速再创历史新低,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表示,只要实体经济的合理融资需求得到满足,M2增速放缓可能是新常态,市场不必过度解读。
阮健弘还称,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存量比较适度,说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是稳固的。
他表示,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呈现五个特征:
其一,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同比增加较多;其二,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增加较多;其三,委托贷款同比少增4000余亿元;其四,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债券融资减少很多,但是近期债券市场融资已经有所恢复;此外,股票融资少于上年同期。
相关数据表明,去年年底以来,随着我国房地产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房地产信贷增长势头回落,抑制房地产泡沫见成效。
一是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回落。2017年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29.72万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比上年末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7.76万亿元,同比增长9.8%,比上年末高1.6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0.10万亿元,同比增长30.8%,比上年末回落5.9个百分点。
二是房地产贷款增量占比下降。上半年房地产贷款增加3.04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8.1%,比上年全年占比低6.7个百分点。
三是个人住房贷款抵借比率降低。今年6月份,金融机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平均抵借比,也就是当月批准的抵押贷款金额与抵押品价值之比为59.3%,比上年12月份低2.1个百分点。
四是个人住房贷款期限缩短。6月份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合同期限为269个月,比上年12月份缩短了两个月。
“综合上述数据,房地产信贷增长势头回落,个人住房贷款抵借比率和期限均有所下降,这些变化有利于抑制房地产泡沫,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阮健弘称。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17年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66.92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13.4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62万亿元,同比下降3%;委托贷款余额为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4%;信托贷款余额为7.59万亿元,同比增长32.3%;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4.47万亿元,同比下降2.3%;企业债券余额为17.67万亿元,同比增长7.1%;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6.24万亿元,同比增长21.7%。
从结构看,6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7.9%,同比高0.2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余额占比1.6%,同比低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8.3%,同比高0.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4.5%,同比高0.6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2.7%,同比低0.4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10.6%,同比低0.5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7%,同比高0.2个百分点。
注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境内非金融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
注2: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注3: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本外币贷款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人民币和外币贷款,不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和境外贷款。
注4:2015年1月起,委托贷款统计制度进行了调整,将委托贷款划分为现金管理项下的委托贷款和一般委托贷款。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委托贷款只包括由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金融机构(即贷款人或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向境内实体经济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一般委托贷款。
注5:当期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同比增速为可比口径数据。
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17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1.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6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21万亿元,同比多增7288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473亿元,同比多增4260亿元;委托贷款增加5988亿元,同比少增447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03万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5696亿元,同比多增1.85万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3708亿元,同比多减2.1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702亿元,同比少1321亿元。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283亿元。
从结构看,2017年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3.5%,同比低2.8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占比0.4%,同比高4.3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5.4%,同比低5.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11.7%,同比高8.9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5.1%,同比高18.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3.3%,同比低21.3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4.2%,同比低1.9个百分点。
注1: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实体经济(境内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下同)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其中,增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获得的资金额,存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获得的资金余额。
注2: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保监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注3: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本外币贷款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人民币和外币贷款,不包含银行业金融机构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和境外贷款。
注4:2015年1月起,委托贷款统计制度进行了调整,将委托贷款划分为现金管理项下的委托贷款和一般委托贷款。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委托贷款只包括由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金融机构(即贷款人或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向境内实体经济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一般委托贷款。
注5:当期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当月比上月、比上年同期的数据为可比口径数据。
分析解读>>
华创证券:金融监管推向深入将成主基调
机构热评6月信贷数据 M2同比增速或将回落至9%
上半年我国金融主要数据解读:去杠杆效果显现
中金公司:社融结构仍向贷款严重倾斜 下半年会有所转变
(原标题:2017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最后更新:2017-07-12 21: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