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
財經資訊
以史為鑒:暴跌中的創業板能否“接飛刀”?
自從2015年6月見頂4037.96點以來,創業板指數便步入了漫漫熊市,領跌a股各主要指數。期間雖有多次反彈,最強勁的一次是2015年9月到11月底,兩個半月的時間內一度大漲超過60%,但終究不改持續下跌的長熊走勢。本周一,創業板指數更是低開下殺,開盤之後短短10分鍾就將6月2日的低點快速擊穿,弱勢盡顯。
上周,筆者在《證券市場紅周刊》“散戶之家”的署名文章提及“樂視衝擊波”或將讓創業板推倒重來,目前看,這一設想已經在本周得到了初步應驗。由樂視本身的資金黑洞擴展到對創業板過去外延式增長模式的全麵質疑,創業板的調整還將持續展開。
根據深交所網站的統計,本周一大跌之後創業板的平均市盈率已經下降到45.96倍,比曆史上最高的146.57倍已經下降了不少,雖然和2012年曆史最低的38倍更是隻有20%不到的差距,但根植於創業板成長的邏輯已經動搖。
招商證券研報顯示,剔除溫氏股份,全部創業板公司2017年中報的利潤增速為24.4%,而2017年一季報是27.9%,2016年年報是34.1%,呈現明顯的下滑趨勢。由於今年定增新政的啟動,創業板公司通過並購“講故事”的空間被大大壓縮,今年已完成或在審的並購項目大大減少,2018年也不會有起色,未來創業板公司利潤增速進一步下滑也將是可以預期的大概率事件。在這一趨勢下,用過往的估值邏輯來看現在的創業板,無異於刻舟求劍。
在上周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確定了強化金融監管、擴大直接融資等政策方向,更讓創業板受傷最重。強化金融監管,意味著以往靠“講故事”、吹泡沫的手法將遭遇監管高壓線,而2015年創業板的諸多大牛股都有此類嫌疑。擴大直接融資,更降低包括創業板在內小市值股票的“殼資源”價值,所謂“以新為美”、“以小為美”漸漸成為過去式。從這個角度來看,影響創業板生態的遠不止樂視網這隻“黑天鵝”,而是一場全麵性的重建過程。
那麼,創業板何時可以抄底呢?筆者認為時機尚早。除了前述的基本麵、政策麵利空還在持續發酵之外,對於一個持續創新低、短中長期均線都處於空頭排列的指數來說,目前談“抄底”言之過早。股諺有雲:不接飛刀。對於創業板這樣一個弱勢指數來說,目前去抄底買入就如同空手接飛刀,雖然不排除個別幸運兒抄到個別股票底部的可能,但作為一個整體,創業板絕大部分股票仍有繼續下探、釋放做空能量的需求。對投資者來說,尋求高勝率的機會才是長期存活的王道,而不是寄希望於小概率事件的暴富。
上一波創業板牛市啟動前的走勢,對於從技術麵分析創業板指數何時可以抄底有重要意義。從周線圖來看,2010年底創業板指數見頂1239.60點之後便進入下降通道,2012年8月才以橫盤震蕩的方式盤出下降信道,但探底之旅並未結束,直到2012年12月下探至585.44點才算完全結束調整,並形成上升通道(圖1)。總結起來,熊市中的調整有“四部曲”:1、形成下降通道;2、盤出下降通道;3、回踩通道,再創新低;4、底部走高,形成新的上升通道。
對於抄底的投資者來說,等待第四個階段出現才是參與的時機,此時盡管不可能買到最低點,但安全係數大大提高,遠比之前在下降趨勢中“接飛刀”的勝算高很多。那麼目前創業板指數處於什麼階段呢?很遺憾,第一個階段還在延續,更何況後麵的2、3、4三個階段(圖2)。無招勝有招,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才是最好的選擇。惟一需要做的,隻是靜靜地等待第四個階段的來臨……
下降通道中的“機會”,穩健型投資者基本不會參與,而激進型投資者參與也應當選擇在連續大跌之後縮量企穩再考慮波段參與。以目前影響創業板的因素來說,樂視網無疑是頭號利空,該股一日不複牌,創業板就難以有止跌企穩的操作機會出現。隻有當樂視網複牌補跌,出現放量走穩、三日不破低點之後,創業板才有望短期止血,迎來“左側抄底”的機會。
目前無論是左側還是右側,都不是抄底創業板的時機。以史為鑒,忍耐才是走出熊市、迎來下一波牛市的惟一方法,散戶投資者萬勿因為“貪便宜”而盲目買入,出現“抄底抄在半山腰”的悲劇。
(原標題:以史為鑒:暴跌中的創業板能否“接飛刀”?)
最後更新:2017-07-24 09: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