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68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下一輪信貸放鬆:瑞銀稱將與以往都不同

摘要

下一次信貸市場的放鬆,將會與我們以前看到的任何一種情況都不同。

  鳳凰網編譯自ZeroHedge網站,幾周前,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曾過於自信地宣稱:“我相信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大家不會再看到另一場經濟危機”。但對於生活在現實世界的絕大多數人來說,美聯儲政策催生的最新信貸泡沫,毫無疑問將會以一種史詩般的方式破裂,並且再一次消耗數百萬美國民眾的個人資產負債表。

  盡管信貸市場崩潰的時機無法預測,但來自瑞銀(UBS)的策略師馬修·米什(Matthew Mish)表示: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下一次信貸市場的放鬆,將會與我們以前看到的任何一種情況都不同。

  為了簡明扼要地說明這一問題,馬修·米什指出,與以往的信貸擴張周期不同,目前的信貸擴張周期不是由傳統銀行來主導,而是由非銀行貸款實體和政府支持的貸款機構所支配。

  特別是在風險較高的次級住宅、汽車和學生貸款,這種情況更為突出。除此之外,與傳統貸款機構不一樣的是,政府債務對風險的反應比較緩慢,比如對貸款拖欠率上升做出的反應等等。因為這些貸款來自納稅人的錢,所以也就沒有人在乎其中存在的風險。

  首先,非銀行貸款機構發放的貸款額度(作為淨貸款增長額的一部分)占信貸擴張總額的三分之二左右,類同於以往的信貸周期。但來自非銀行機構的信貸(擴張),其在房地產行業呈現上升(101%)。與以往相比,商業地產卻處於低迷狀態(30%)。此外,聯邦信貸支持的作用也非常顯著,本次信貸擴張周期中,有45%的淨貸款增長來自政府(或者由政府擔保)貸款。特別需要指出的一點是,政府支持的貸款(占債務存量的一部分)現在占房地產市場貸款總額的63%,占消費市場貸款總額的29%。而2010年時這兩個數據分別為9%和18%。

  名義上來講,與政府無關的淨債務增長對零售行業貸款總體增長的貢獻是負麵的。第三,雖然非銀行貸款的總體份額保持穩定,但在許多貸款類別中,高風險債務的份額卻出現大幅增加。據統計,非銀行貸款中未償還貸款的占比在58%(杠杆貸款)左右。其中大約75%最近才產生的FHA抵押貸款,以及超過85%的次級學生貸款和汽車貸款,都存在不能按期償還的風險。

  馬修·米什也指出,當考慮到汽車貸款和學生貸款時,其中會存在一些例外。但總體非銀行機構的債務增長大致反映了過去的信貸周期。

  首先,與以往的標準相比,盡管美國國內私人非金融債務的增長在名義上是疲弱的,但相對於經濟增長而言,債務擴張則更為正常——類似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情況。

  如果缺乏更強勁的經濟增長為後盾,任何實質性的改善都顯得更像上一個周期。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企業和消費者的債務增長率已經超過了美國國內名義GDP增長率,這也突出反映了企業和千禧一代消費者的杠杆率非常之高。

  也就是說,非銀行機構和政府支持的貸款已經占據了“高風險”貸款池更大的份額,比如住宅和消費者債務;第二,聯邦政府對私營部門的信貸支持顯著增加,特別是在學生和住房貸款方麵。政府債務的定價往往不以風險為基礎,對風險的反應遲緩,而且還服從於政治(與經濟)利益。

  投資者應該密切關注政府信貸政策的變化,但預計貸款標準的變化將滯後於違約的發生。因為債務違約可能會產生重大損失,從而引發聯邦政府的支持變化。第三,其他條件不變將會是一個更為出色的早期預警信號,這一周期將會為非銀行貸款標準變化(這將會增加風險貸款)和信貸市場變化的調整,以及政府的有限幹預(貸款人將對風險的變化做出反應)提供部分有用的指標。從目前來看,這些指標包括非銀行機構流動性指數、高收益信貸利差、汽車貸款和信用卡貸款表現等指標。

  那麼,投資者應該關注哪些跡象呢?

  總體來說,信貸市場的下一次崩潰可能會來的相對緩慢一些。其原因在於,政府對債務危機的清醒認識遠好於那些將腦袋埋進沙子裏的傳統銀行。但是大家切不可輕信耶倫的錯覺——“在我們的有生之年,人們不會再看到另一場經濟危機。”

(原標題:有人開始討論下一輪信貸放鬆:瑞銀稱將與以往都不同)

(責任編輯:DF350)

最後更新:2017-08-13 21:19:32

  上一篇:go 美國通脹持續低於2% 耶倫或許定錯了目標
  下一篇:go 英國經濟積弱難返 英鎊空頭已吹響集結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