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5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重回4月?——係統性風險的信號尚未出現 不必悲觀

重要焦點及市場觀點

1、趨勢研判:整個7月市場維持反彈的格局,我們是為數不多持續看反彈的賣方,進入8月份,市場尚未出現係統性風險的信號,不必悲觀,調整就是機會。

由於此前市場在16年11月底和17年4月中見頂的位置都在3300點附近,因此當市場來到目前點位的時候,大部分人會慣性覺得3300點的壓力和風險在聚集。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4月中旬市場見頂並開始係統性調整之前出現有了哪些信號。

信號一:資金麵驟然緊張,DR007飆升。3月份,到期逆回購1.36萬億,而央行僅續作7600億,疊加季末MPA考核,資金利率在3月下旬大幅跳升,進入4月央行開始積極對衝到期的逆回購和MLF,但進入4月下旬的財政繳稅階段,DR007再次快速上行。

信號二:經濟高頻數據快速走弱、疊加期貨價格連續調整。進入4月份,我們看到的高頻數據集體回落,高爐開工率同比大幅下滑、同時發電耗煤環比也下降,最終4月的PMI由3月的51.8大幅調整到51.2。再疊加期間黑色商品期貨價格的連續大跌,市場對接下來的經濟形成了過渡悲觀的預期。

目前階段,與4月份相比頗為相似,其一,周期股剛剛經曆一波反彈,後續經濟的走勢能否形成預期差是關鍵。其二,市場對於資金麵和金融去杠杆的敏感性有增無減,仍然是市場波動的重要變量之一。但是,向前看,8月的環境大概率要比4月好。

第一、利率環境:流動性不緊。

7月以來,央行積極對衝到期的MLF和逆回購,雖然7月下旬受到財政繳款的影響,銀行間質押回購利率波動明顯加大,但情況遠好於4月的資金麵,DR007運行的中樞明顯低於4月下旬。

第二、經濟環境:需求不差。

7月以來,高頻數據表現不錯,高爐開工率同比持續反彈,截至上周五,7月六大集團日均耗煤環比增長12.7%,去年同期環比僅7.59%。高頻數據的情況意味著7月PMI可能繼續相對不錯。另外,由於去年7-8月不管是房地產投資還是銷售,都屬於低基數的階段,因此,7-8月的經濟數據低於預期的風險很小。經濟環境相對不錯。

第三、政策環境:“嗬護”之心不減。

從5月底的減持新規、到6月IPO放緩、再到並購重組6、7月過會數量明顯提升、最後再是時隔兩年之後重提的“雙創”,政策麵對於市場風險偏好的修複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上周周報《為什麼一致預期越來越有效》中,我就提到,雖然重要會議之前的維穩已經形成一致預期,但是隨著投資者結構的集中化、投資策略和目標的趨同化,市場往往最終會沿著一致預期的方向演繹。

2、配置策略:調整之際,加強建築央企和券商龍頭的配置

6月以來,我們在最底部持續推薦建築央企和券商龍頭,雖然短期出現一定回調,但中期來看性價比依舊最高,建議增加前期滯漲的建築央企(6月基建超預期,資金、訂單、PPP向央企集中、混改預期差)和券商龍頭(交易量逐步提升、金融監管加快業務集中度提升、ROE/PB顯著高於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配置。

風險提示:流動性再度收緊的風險。

一周國內政策動態

一周重要政策事件回顧:十九大揭開序幕

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工作。從會議內容來看,重點內容仍然包括供給側改革、實體經濟、防範金融風險、地方債務風險、房地產長效機製等。其中尤其注意房地產長效機製,新華社在會後也就此發表評論。從近期各地租購並舉、租購同權的新政來看,下一階段或將繼續大力發展租賃市場。

26-27日,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研討班上發表重要講話,正式拉開十九大序幕。會議一方麵總結十八大以來各方麵的工作成就,也提出了一係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判斷、重大舉措,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新的政治理論成果唿之欲出。

另外本周兩位官員講話值得重視。一方麵是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楊偉民解讀經濟形勢,強調下半年要著力做好六方麵的工作,涉及積極穩妥化解累積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深入紮實整治金融亂象、切實穩定房地產市場、穩定外資和民間投資;另一方麵是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王誌軍首談“灰犀牛”,如影子銀行、房地產泡沫、國有企業高杠杆、地方債務、違法違規集資等問題,要摸清情況,區分輕重緩急和影響程度,突出重點,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決。

最後關注國務院印發《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詳細解讀見我們此前發布的報告。

政策主題:債轉股破局、PPP複蘇

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緊緊抓住處置“僵屍企業”這個牛鼻子,更多運用市場機製實現優勝劣汰,解決“僵屍企業”問題的重要性再獲強化。同時,繼上周國資委黨委學習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提出支持在“僵屍企業”處置中直接融資和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後,本周國資委再度表態:媒體從國資委獲悉,下一步國有企業將在控製債務規模,降低金融杠杆方麵做出表率,並進一步加快清理“僵屍企業”的步伐,債轉股將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近期來看,作為國企“去杠杆”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化債轉股正在提速,目前已有多家國企與銀行密集簽約債轉股協議。銀監會方麵亦有作為:28、29日銀監會年中工作座談會提出,要進一步發揮債委會的作用,積極推動債轉股落地實施,有效支持去產能去杠杆。在“去產能”成效漸顯,“去杠杆”逐步成為供給側改革新重點的背景下,債轉股將成為破題“僵屍企業”、破局“去杠杆”的重要工具,建議下半年密切關注。經曆一段落地率降低的時期之後,PPP近期有重啟跡象:發改委7月26日印發通知,確定44個重大市政工程領域重點PPP項目,將組織專家對重點PPP項目進行指導支持,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財政部28日啟動第四批PPP示範項目申報篩選工作,增加消費安全、商貿基礎設施等領域。專家預計,最終入選個數有望超過750個,投資總額則將突破1.5萬億;同日,首單財政部PPP項目資產證券化落地。

科技主題:特斯拉“平民神車”交付,關注年底國產化預期

當地時間7月28日,首批30輛特斯拉Model 3正式交付,馬斯克表示,目前Model 3目前在全球已經獲得了50萬輛訂單,根據生產計劃,Model 3的產量會實現指數級增長,今年9月產能將突破1500輛,其後進一步提速,爭取到12月實現月產2萬輛。馬斯克還表示,他希望2018年能生產50萬輛車,2020年超過100萬輛。同時,到明年中旬,特斯拉在全球的充電樁數量將變為現在的3倍。隨著新車交付和產能提升,特斯拉需求有望進一步爆發,若生產計劃如期落地,其有望通過Model 3賺取穩定現金流,延續去年三季度Model 3全球預定開啟後的首季盈利趨勢,真正實現扭虧為盈。此外,此前有消息稱特斯拉將於上海建廠實現國產化,雖最終未能落地,但特斯拉和中方還將繼續探討合作事宜。特斯拉方麵表示,對於中國的國產計劃,預計在今年年底會正式敲定。一旦實現國內建廠免去高額關稅,Model 3在中國的需求還將得到大幅提振,國內相關產業鏈也將迎來確定性機遇。

風險提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政策落實不及預期

一周海外科技風向

美股周三科技股下跌,亞馬遜季度報告或為導火索

本周,標普500指數累跌0.02%,道指累漲1.16%,納指累跌0.20%。紐交所主板3091支股票中1595支上漲,1355支下跌,141支收平,87支股票創新高,27支股票創新低,其中AAN領漲,ELLI領跌。納斯達克主板3132支股票中1333支上漲,1566支下跌,233支收平,67支股票創新高,57支股票創新低,其中ARCB領漲,CYBE領跌。標普500指數11大板塊中,3漲8跌,醫療保健板塊領漲,日常消費品板塊領跌。241支股票上漲,261支股票下跌,3支收平。成分股方麵ALGN領漲,FLS領跌。美股三大指數周四從史上新高集體下挫,科技和交通運輸類股領跌大盤,當日波動率和成交量也顯著上揚。明星科技股中,除了Facebook受到財報利好提振漲2.92%,蘋果收跌1.89%(6月9日以來最深)、穀歌母公司Alphabet收跌1.33%、亞馬遜收跌0.65%盤後再跌2%、微軟收跌1.2%、奈飛Netflix收跌3.38%,表現為一個月來最差。周五,科技股拋售潮由美國蔓延至歐洲,歐股跌至三個月低點。

特斯拉:model 3首次交車儀式舉行,交付30輛,未來計劃宏偉

首批30輛Model 3的交車儀式將在美國太平洋時間本周六舉行,具體時間為7月28日20:45(北京時間7月29日11:45),地點位於特斯拉在美國加州弗雷蒙特的特斯拉工廠外。此外,特斯拉計劃在內華達州建立超級電池工廠,在2018年投入運營後,將幫助特斯拉大幅度降低電池成本;實現Model 3的大規模量產;在2020年左右推出Model Y小型的SUV;將於九月份展示的一款卡車;在2019年之前,生產出第一輛電動皮卡;次續航提高到1000公裏;到2020年,特斯拉所有的車子完全實現自動駕駛;到2018年,每年量產50萬輛電動汽車;到2020年生產100萬輛汽車;到2018年,超級充電樁的數量將翻一番;將特斯拉變成一家能源公司;預計在今年披露其汽車共享計劃。之前高盛預計特斯拉股價半年內腰斬,以及CEO馬斯克承認公司股價被高估,以及公司何時能夠盈利無法預測,公司的資金需求很大,且在電動車領域,由於老牌車廠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未來競爭激烈程度遠超現在。可以看出特斯拉未來計劃宏偉,但多數計劃能否兌現及何時兌現並不明朗,且完成這些計劃需要大量的資金,對於公司的融資能力也是一大考驗,目前來看,一旦公司的經營出現問題,或向外擴張速度不及預期,在股價處於高位時,可能引起資金的大規模出逃。但公司品牌營造成功,本身品牌價值較高形象良好,目前投資者對其具有相當高的信心。建議謹慎關注特斯拉最新消息,未來取決於公司新產品Model 3銷售情況以及公司的財務狀況。

三星電子,亞馬遜,Facebook等公布財報

三星電子發布了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運營利潤增長了72.7%,達14.1萬億韓元(約852.82億人民幣),銷售收入增長了19.8%,達到61萬億韓元(約3689.94億人民幣).

亞馬遜發布公司截至6月30日的2017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亞馬遜第二季度淨營收為38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04億美元增長了25%;淨利潤為1.9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淨利潤8.57億美元大幅下降77%。亞馬遜第二季度每股收益遠遜於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從而導致其盤後股價下跌逾3%。

Facebook發布了該公司截至6月30日的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Facebook第二季度營收為93.2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64.36億美元增長45%;淨利潤為38.9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2.83億美元增長71%。

英特爾周四公布了截至2017年7月1日的2017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英特爾第二季度營收為14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35億美元相比增長9%,創曆史同期最好水平;淨利潤為2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3億美元相比增長111%

風險提示:特朗普新政不確定性,自動駕駛發展不及預期,研發風險。

最後更新:2017-07-30 22:51:01

  上一篇:go 證金兩年間成35家公司第一大流通股東 多隻持股暫未盈利
  下一篇:go 周末影響一周市場的10大消息(評論+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