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財經資訊
價值型私募產品齊創新高 市場分化加劇行業洗牌
不知不覺間,距離2015年A股異常波動已兩年有餘。在此期間,A股市場經曆了數輪調整,上證綜指也從5100點跌至3100點附近。然而,伴隨著結構性行情展開及市場風格“裂變”,有一類私募基金卻逆勢大漲,悄然創出淨值新高。
相關數據顯示,自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以來,共有600餘隻私募基金產品淨值創出新高,上述逆勢增長的基金中,超過一半是股票多頭策略,且投資風格多以價值投資為主。分析人士指出,隨著A股市場日益成熟及估值與國際逐步接軌,真正具備投研實力及投資視野的私募基金有望在大浪淘沙中勝出。在此過程中,行業向強者集中的現象或將越發明顯。
價值風格產品表現搶眼
曾幾何時,價值投資在中國就是墨守成規的代名詞,一度不為市場所重視。但在曆經數輪波動之後,價值投資的魅力日益凸顯。
格上研究統計發現,成立兩年以上,且在2015年5月8日至6月15日與2017年5月9日至6月16日期間有淨值更新的產品有2268隻。其中,從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前淨值高點以來仍獲得正收益的有615隻,其中超過一半是股票多頭策略。
上述產品中,共有30家50億以上私募旗下229隻產品在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兩周年後淨值創出新高,17家50億以上私募機構旗下產品近兩年業績在15%以上。排名靠前的機構中,景林資產、重陽投資、高毅資產、弘尚資產、千合資本等股票型價值投資風格的私募均榜上有名。
具體看來,君享重陽阿爾法對衝1號、高毅曉峰2號致信、弘尚資產靈活配置、昀灃2號、睿策2期、銳進29號景林多元策略等基金排名靠前,股市異常波動前後至今,淨值增長超過20%至50%不等。
而在另一邊,由於行情分化嚴重,大量資金逃離中小創個股,偏愛或重倉成長股的私募損失慘重。
以去年的私募冠軍藍海韜略資本為例,目前該公司旗下多隻產品正麵臨清盤風險。數據顯示,藍海韜略旗下的藍海穩定成長一期6月16日的最新淨值為0.7435元,今年淨值下降29.82%;藍海八號6月16日的最新淨值為0.7670元,今年淨值下降26.31%。根據私募行業0.7元的清盤線規則,這些產品都有清盤風險。
行業分化加劇
事實上,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盛行,不但使得基金淨值空前分化,私募基金公司“強者恒強”的格局也在整個行業中凸顯。在整個行業由增量轉為存量的過程中,個別基金公司規模增長明顯。
“在我們調研的公司中,不少基金近期規模大幅增長,這裏麵有股票型基金,也有對衝型基金。一批被投資者‘信得過’的私募基金開始出現。換句話說,私募基金的頭部效應、向強者集中的現象越發明顯。相關人士近期表示。
相關數據也印證了上述說法。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底,規模在20億至50億元的私募基金有439家,管理規模大於100億元的有133家。而截至2017年5月底,規模在20億至50億元的私募管理人有505家,而規模大於100億元的有166家。這也直接表明,大者愈大的趨勢在私募行業中正在上演。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是投資者對私募逐漸了解,二是一些私募形成了鮮明的風格,管理好於投資者的預期,經受了市場的考驗。千億級私募公司的出現將不再遙遠。那個時候,私募基金的‘階層固化’將出現,新進入者將更為艱難。”分析指出。
某券商FOF研究人士也指出,經曆了這輪調整之後,整個私募行業已經進入存量時代,這種時候更加需要比拚投研、風控等專業化管理能力,真正具備實力的私募在大浪淘沙過程中將凸顯出來。
“從公募基金來看,目前117家公募基金公司中,前10家規模占比接近一半。誰能說未來這種局麵不會在私募行業中出現呢?”上述人士稱。
(原標題:價值型私募產品齊創新高 市場分化加劇行業洗牌)
最後更新:2017-06-28 09: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