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90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救市資金賬本:券商第二批救市資金退出 國家隊公募賺374億

2015年,在國家層麵啟動的救市舉措安排下,券商分別於當年7月和9月將約定的救市資金投入到證金公司設立並管理的專戶上;而公募方麵則由證金公司出資2000億元等額購買招商豐慶、南方消費活力、易方達瑞惠、華夏新經濟、嘉實新機遇。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華泰證券、長江證券、申萬宏源、方正證券、招商證券均在2017年中期財報裏披露了最新的救市資金動向,截至今年6月30日,2015年9月新增的救市出資已經收回,剩餘的賬麵公允價值仍然有1%多的浮盈。5大救市基金也全部處於盈利狀態,自成立以來至今年二季度末,累計浮盈近374億元,累計收益率為18.72%。

而同期(2015年7月7日—2017年6月30日)的上證綜指累計漲幅為-14.35%, 深證成指累計漲幅為-7.44%,創業板指累計漲幅為-22.7%。

券商第二批救市資金退出

2015年救市期間,券商共分兩輪出資給證金公司用於統一投資。其中7月6日,首批21家券商將資金一次足額劃撥證金公司賬戶,實際到賬額超過1280億元,用於投資藍籌股ETF;9月初,50家券商(包括首批21家)繼續出資救市,按截至2015年7月31日,淨資本的20%出資籌集1000億元,繼續交予證金公司進行權益類證券投資。

一直披著神秘麵紗的國家隊救市資金一舉一動都時刻牽引著市場神經,而備受市場關注的救市資金退出動向也在部分券商2017年中期財報中透露。

截至8月25日上午,招商證券、方正證券、華泰證券、長江證券、申萬宏源均在2017年中期財報中對2015年投入的救市資金盈虧情況進行了披露,隻是更為特別的是,這次還披露了救市資金的退出動向。

華泰證券2017年半年報數據顯示,公司收回44.3964億元的救市資金。華泰證券分別於2015年7月6日和2015年9月2 日出資100億元和44.3964億元,統一交由證金公司進行統一運作和投資管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華泰證券收回的救市資金恰好是華泰證券第二次增資救市的金額。

方正證券半年報信息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方正證券投入證金公司專戶的投資成本變為49.1677 億元。而2015年7月和9月方正證券分別出資49.1677 億元和17.5054 億元投入上述專戶,這也意味著方正證券於2015年9月增資的第二批救市款已經回籠。

長江證券半年報透露,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長江證券投入證金公司的專戶成本為23.4703億元,證金公司給的公允價值23.755億元。而此前的數據是長江證券2015年7月及9月兩批次救市出資額分別為23.4703億元和7.9147億元。這個數據折算過來,也是長江證券於2015年9月增資救市的金額也已經回籠。根據長江證券給出的公允價值,長江證券救市資金累計浮盈率為1.21%。

再來看看申萬宏源的數據,公司於2015年7月及9月分別劃撥資金63.9億元和21.6416億元到證金公司專戶進行統一管理及投資運作。截至2017年6月30日,該救市資金的公允價值為64.6754億元,與首批7月投入的救市金額非常接近。券商投入證金公司的專戶資金,是按投資金額比例分擔收益與風險的,比照長江證券的救市資金浮盈比例計算,申萬宏源第二批投入的救市資金也已經回籠。在此基礎上進行測算,申萬宏源救市資金累計今年二季度的收益率也是1.21%。而去年末申萬宏源救市資金的公允價值則為80.2532億元,對照85.5416億元的救市成本,收益率為-6.18%。

招商證券半年報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公司投入證金公司專戶的公允價值為69.6609億元,而2015年招商證券於7月及9月兩批次投入的救市資金為68.83億元和24.04億元共計92.87億元,如果按照救市資金浮盈率1.21%計算,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招商證券投入證金專戶的成本剛好為68.83億元,第二批救市成本也已經成功回籠。

如果按照上述券商的救市資金動向來看,同時參加了2015年7月以及9月的救市動作的券商(即首批21家券商)第二批增資的救市資金已經安全退出。至於隻參加了第二次救市出資的券商救市資金動向仍有待太平洋證券、國海證券、東北證券等上市券商的半年報數據披露。《華夏時報》記者致電上述三家券商,均表示不便回答,一切以公布後的半年報數據為準。

不過救市資金的退出與浮盈暫不影響券商淨利潤。“本次投資由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專戶統一運作,本公司將按投資比例分擔投資風險、分享投資收益。該投資在公司資產負債表中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其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計入其他綜合收益,暫不影響淨利潤,但影響利潤表的其他綜合收益項目和資產負債表的淨資產項目。”廣發證券在今年的投資者交流會上解釋稱。

而方正證券也在半年報中解釋稱,公司將投入證金公司專戶的救市資金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鑒於其投資目的、投資管理決策模式和處置的特殊性,並結合行業慣例作法,本公司以該項投資公允價值跌幅超過成本的 50%,或者持續下跌時間達 36 個月以上,為確認減值損失的判斷標準。一旦確認減值損失,則會影響當期損益。

5大救市基金浮盈374億元

在2015年,為了穩定證券市場,除了集結各大券商的力量,證金公司還借助公募基金進行市場操作。當時證金公司斥資2000億元購買招商豐慶、南方消費活力、易方達瑞惠、華夏新經濟、嘉實新機遇,證金分配在每隻基金的購買額度均為400億元,因此被市場稱為“國家隊基金”。

總體來看,截至2017年6月30日,招商豐慶、南方消費活力、易方達瑞惠、華夏新經濟、嘉實新機遇5隻基金的資產總額為2374.95億元,相比初始2000.51億元(其中0.51億元為各家基金管理人或者基金經理投資款)的投入成本,自成立以來累計浮盈374.44億元,累計收益率為18.72%。

其中易方達瑞惠基金淨值最高,截至期末單位基金淨值為1.32元,累計浮盈128億元,招商豐慶期末單位基金淨值1.268元,累計浮盈107億元;南方消費活力單位淨值1.2元,累計浮盈80億元;嘉實新機遇單位淨值1.098元,累計浮盈39億元;華夏新經濟單位淨值最低,為1.05元,累計浮盈20億元。

從資產配置來看,投資收益不錯的易方達瑞惠、招商豐慶權益投資比重均較低,而現金及現金管理類資產比重則比較大,截至2017年6月30日,易方達瑞惠權益投資占比21.23%、買入返售金融資產(也是一種現金管理類資產)39.77%、銀行存款及現金38.92%;招商豐慶權益投資占比18.08%、買入返售金融資產69.92%、銀行存款及現金11.86%;而華夏新經濟權益投資占比則高達72.52%,嘉實新機遇的權益投資占比也達到53.47%,南方消費活力權益投資占比44.36%。

對於後市操作,上述5大基金均表示注重長期投資回報,穩健操作。

“展望後市,我們認為在當前宏觀環境下,A 股市場仍將維持震蕩市、結構市的格局。本基金本著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理念和出發點,繼續精選個股。”招商豐慶基金經理姚爽在二季度報中表示。

南方消費活力基金經理黃俊在二季度報上也表示,南方消費活力將繼續維持中性倉位,結構上仍重點配置低估值藍籌個股。

(原標題:救市資金賬本:國家隊公募賺374億)

最後更新:2017-08-26 04:02:19

  上一篇:go 美國能源部:已做好準備提供戰略儲備原油 以應對颶風哈維影響
  下一篇:go 恐慌指數VIX刷新8月8日以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