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35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基金:四季度應該買這些行業股票

國慶長假期間,中國基金報微信推出特別策劃——對話明星基金經理係列專訪,邀請2017年前三季度業績、乃至中長期業績優異的明星基金經理,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就今年股市特點、基金經理操作、未來市場投資機會、基金經理對投資的理解和感悟進行分享,以饗讀者。

今日對話基金經理包括:

銀華盛世精選基金經理李曉星

交銀穩健配置基金經理唐倩

上投摩根智選30基金經理孟亮

他們管理的混合基金在今年前三季度分別排名第3、第5和第17名,處於領先地位。

銀華盛世精選基金經理李曉星:

“業績為王”的市場風格未來或繼續延續

中國基金報記者:您如何總結今年前三個季度A股市場的風格和特點?

李曉星:今年的市場其實是非常有效率的市場,無論上漲的是大股票還是小股票,無論是主板、創業板還是中小板,漲幅較好的股票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有很好的業績支撐。因此,今年市場風格是堅定的價值投資的風格,隻要是基本麵好、業績增速快、估值合理的公司,二級市場的股票漲幅都不小。

所以,今年市場風格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業績為王”,業績好的股票漲幅都不會差。

中國基金報記者:那您認為市場的這種風格和特點能否延續下去呢?

李曉星:實際上,大家在這個市場風格中做的越來越踏實,通過尋找各行各業中業績增速快、估值偏低的公司,都能為投資帶來不錯的收益。

如果這個市場風格往後看的話,未來隻要不出現央行貨幣過度放水,不出現流動性過分寬鬆的局麵,估值便宜、業績增速快的公司依然會有不錯的超額收益,市場上“業績為王”的投資風格很難發生改變;但如果出現流動性寬鬆局麵,未來市場可能還會再現炒估值的現象。

中國基金報記者:從投資業績上看,銀華盛世精選基金前三季度奪得混合基金季軍。總結您前三季度的投資,您覺得有什麼得與失?

李曉星:“得”的方麵是我們堅定選擇“業績為王”、選擇業績增速快的公司作為我們的投資策略。以往這種策略都有不錯的收益,今年的市場風格讓我們投資業績更為優秀,堅持業績為導向的成長股投資讓我們獲得了市場的回報。

“失”的方麵是,我們持有的一些景氣度較高行業的股票賣出有點早。就像一條魚,我們吃到3/5或4/5,但有些股票在市場情緒推升的“魚尾階段”漲幅還會有很大,而我們主要是吃到了“魚頭”和“魚身”這一段,“魚尾”這塊經常吃不上。

因為針對我們看好的公司都會有估值上限的設定,我們會判斷行業基本麵、公司業績增速,這樣的公司估值給多少比較合理,當公司出現泡沫的時候,隻要超出我們對公司的合理估值上限,我們就會選擇賣出。

當然了,每個基金經理對每隻股票的合理估值區間也是不一樣的,從基金投資來說,投資者考察的是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而股票投資本質上考驗的是基金經理對股票的定價能力。雖然我們是相對收益的基金,但在投資上還是會把風險和淨值回撤當成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在公司泡沫化階段我們會比較謹慎的,有些極度熱門的公司我們撤出比較早,這也是我們做投資的特點。

中國基金報記者:銀華盛世精選基金2017年中報顯示,基金重倉股為瀘州老窖五糧液等白酒類個股,您如何看待白酒股後市投資價值?

李曉星:從現在往後看,白酒股向上的趨勢還沒有走完,白酒股周期啟動一般有3-5年的景氣周期,去年是第1年,今年是第2年,現在仍然是處於3-5年白酒牛市的第2年,這類板塊未來仍有投資價值。

首先,在國家實行禁酒令的背景下,白酒的交易量和需求仍然非常好,而且白酒的銷量增長主要是來自民間消費需求,而民間消費要比“三公消費”更加穩定,同時白酒企業的盈利會更高,來自老百姓的消費升級需求的增長,這也是白酒板塊競爭力的體現。

其次,今年國慶、中秋也是白酒的消費旺季,即便在最嚴限酒令的形勢下,白酒的動銷依然是非常旺盛,這說明白酒還是有很強烈的市場需求。

第三,白酒股這2年絕對漲幅蠻高了,但任何公司價格高不高都要去看估值,我們認為白酒目前沒有泡沫,大部分白酒類公司估值在20倍左右,業績增速卻是20-30%,估值相對是合理的。

第四,從海外烈性酒消費品看,世界領先的帝亞吉歐酒業集團沒有增長,還保持了25倍的估值。可口可樂、雀巢增速很慢,也是二、三十倍的估值。國內消費品增速這麼快,相對估值還是偏低的。從海外的投資經驗看,由於消費品業績相對穩定,估值相對也會高一些。我國今年消費品估值有所修複,但長期來看中國白酒行業估值可能會向成熟市場靠攏,白酒股未來估值還會有繼續修複的空間。

中國基金報記者:從您個股操作上看,2017年中報與一季度前十大重倉股有五糧液、格力電器好萊客三隻重合,其他多數股票已經調倉,基金在短期內調倉換股的邏輯是怎樣的?

李曉星:我們會針對短期漲幅較大的股票進行減倉,從持倉數據看,雖然不再出現在前十大重倉股,但實際上並沒有賣掉,隻是股票持倉比重下降,但也是在我們的核心組合裏。

我們的組合持倉相對接近,會根據高拋低吸的原則對持倉比重進行調整,從前十大看我的基金的配置變化意義不大。

中國基金報記者:那你們前十大重倉股是怎樣的標準篩選的?

李曉星:從選股的邏輯看,我傾向於選擇選擇景氣度向上的行業、業績增速快的公司、估值相對合理、與市場有一定預期差的股票。這是我們選股的核心邏輯,從行業景氣度看,目前消費領域的高端白酒、食品,輕工、電商,新興產業中新能源、電子都有一些景氣度向上的特點。

中國基金報記者:2017年一季度數據中,銀華盛世精選基金規模隻有4739.18萬元,而到二季度基金規模達到4.38億元,為何規模會短期內有近10倍的增長?規模增長後對投資運作有何影響?

李曉星:主要原因還是為持有人帶來了賺錢效應,公司也做了一些持續營銷活動。實際上,管理的基金規模增大對投資沒有什麼影響,幾個億的增長對投資運作影響不大,按比例配置自己看好的股票就行。

中國基金報記者:從您的調倉動作看,比如格力電器的持倉比例下降了,但因為基金規模增大,實際配置股份的絕對數量是在上升的,那麼投資者怎麼了解您是看好還是看空這隻股票呢?

李曉星:我的選股標準是不斷選擇性價比好的公司,哪家公司的投資性價比好就買哪家。但隻要是自己組合裏麵的股票,肯定是看好的股票,希望能給基金組合帶來絕對收益。

持倉比例實際上可以影響基金淨值的波動率,對基金淨值貢獻度也不同。如果一隻股票的倉位加上去,說明這個公司性價比相對較高;而對於一些漲幅較大的公司,持有的性價比可能沒有之前那麼突出,我們也會加大其他性價比更好的公司去配置。

中國基金報記者:展望四季度市場甚至2018年,您如何看待市場風格的變化?未來基金會怎樣布局市場?

李曉星:針對後市表現,我們對未來一年的A股行情是偏樂觀的。我們認為,中證500未來一年的走勢可能比滬深300上證50要更好,這是我們針對未來一年行情一個大的判斷,因此,我們會在中證500中挑選一些估值不高、增速過快的優質個股去配置。

具體看好中證500的原因,一方麵是因為中證500此前跌幅較大,而滬深300、上證50上半年漲幅過大,從逆勢投資角度看,中證500比滬深300、上證50更有機會;另一方麵,很多中證500的公司跌出了性價比,可以從中發現一些符合我們選股標準的公司,未來我們的方向會持續關注這裏麵的投資機會。

中國基金報記者:最後一個問題,請問您認為後市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市場的潛在風險?

李曉星:市場風險方麵,目前看不到大的市場風險,我們認為中國經濟未來一段都會走的不錯,宏觀方麵可能還有波動,但整體上還是穩定向上的大趨勢,我們對未來還是很有信心的。

交銀穩健配置基金經理唐倩:

唯有不斷變化才能打造自己的護城河

在中國龐大的公募基金經理隊伍中,男性基金經理一直占據了投資隊伍的主流。不過其中也有不少巾幗不讓須眉的女性基金經理,依靠自身努力,取得了十分優異的中長期投資業績,令人敬佩。交銀穩健配置基金經理唐倩便是其中之一。

據悉,唐倩擅長尋找並長期持有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的優秀企業,投資風格較為穩健。Wind資訊顯示,由唐倩掌管的交銀穩健前三季度收益率達到41.9%,排名混合型基金第五名;而從長期看,自2013年擔任該基金基金經理以來,其任職期回報率高達108.83%,年化回報率為21.35%,表現同樣不俗。

中國基金報記者:在資本市場中浸淫多年,您可否談談對投資的看法或者個人心得體會?

唐倩:當今中國資本市場的雛形大約形成於二十年前,目前,仍然在不斷發展。我個人的一些投資想法,也在過去多年的工作實踐中不斷磨礪。有一條主要規律,對於我個人而言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也衍生出幾條具體規則:

“第一性原理”

我初次聽到這個詞,是埃隆·馬斯克在三年前接受采訪時提到的。意思是:隻采用最基本的事實和原理去推斷,而不是模仿或者類比原則。我認為,在投資行業,“第一性原理”就是企業的中長期盈利前景,這是股東價值的最根本來源。在分析股票的投資價值時,很多人會采用多種因子去分析,有些在中短期是有效的因素,比如經濟周期帶來的供需變化、利率波動和調控政策等。但事實上,會有很多超越這些中短期因素的力量。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兩家產品雷同、收入規模接近的公司,麵臨完全一樣的外部因素。五年以後,二者的境遇差矣。究其具體研究方法,投資大師巴菲特有很多寶貴的經驗值得學習。比如說可口可樂、喜詩糖果的投資,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簡單類比”的危害性

我目前管理的基金業績,在2015年出現了巨幅波動,從年中的漲幅最高接近兩倍,到年底的漲幅回落到50%左右,到了2016年仍然導致很多拖累。總結當時的問題,主要在於2015年的持倉結構中,很多個股的估值在中小創板塊的巨大漲幅中累計了巨大泡沫,遇到市場收緊流動性的政策後出現巨額下跌。具體而言,當時處於“互聯網”泡沫的溫床中,對於企業盈利處於基本忽視的狀態,對於企業估值基本用很多離譜的假設去評估。其實,這一點也是違背了“第一性原理”,脫離了基本事實而最終導致風險失控。因此,在後續的投資決策中,我將估值的嚴謹性、合理性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切忌以不恰當的盈利預測以及估值水平去買入公司,相應也大幅下降了相應風險。

“減法”

回想起來,我買過大約二三百隻A股公司,幾乎囊括了所有的行業。然而,真正帶來投資回報的公司卻屈指可數,反而在諸多個股上損失慘重。總結下原因,個人在研究水平上達不到駕馭全局的能力,不適合做所謂的行業輪動;另外,對於某些板塊比如軍工的股價驅動因素始終無法領悟,導致在這些高彈性股票上帶來較大的虧損。相反,近些年來,我盡力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在個股和板塊的深入研究上,反而感覺事半功倍。主要體現在,隻要所投資的公司基本麵沒有問題,能夠在較長時間內獲得阿爾法收益。展望未來,如果希望能和“阿爾法狗”錯位競爭的話,還是盡量避免在投資上多做減法。

“控製風險”

經常被問到:如何控製風險。最容易被想到的是,控製倉位、均衡配置和行業分散等等。但我認為,隻有深入和持續研究,大幅提高買入標準,並且做好長期持有的準備才能真正控製風險。“時間是好公司的朋友,是壞公司的敵人”。同樣,時間也是檢驗是非成敗的唯一標準。如果買入一個在半年內漲幅巨大的公司,當然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如果過了兩年後,這個公司的市值跌去了一半,而且沒有收複失地的可能。我對於這樣的投資標的,還是避而遠之的。

中國基金報記者:您管理的交銀穩健配置基金躋身混合基金第五,可否談談業績優異背後的管理心得和經驗?

唐倩:交銀穩健基金的今年以來收益率較高。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把握了優秀質地、並且估值合理的龍頭公司,賺取了業績成長和部分估值擴張的阿爾法收益。

中國基金報記者:綜合資金麵、宏觀經濟等方麵。可否談談四季度展望以及如何為2018年市場布局?

唐倩:我認為,目前資本市場的廣度和深度都是足夠的。所謂“海闊任魚躍”,會有很多種投資風格、投資方法都能夠很好的獲取收益。就個人觀點而言,我們的消費、醫藥、地產和製造類的龍頭公司有不少在全球來看都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因為,我們有個巨大而且快速增長的消費群體,有良好並且健全的基礎設施,有優秀的各階層勞動力供給。最重要的是,穩定的社會狀態使得老百姓的投資消費信心較高,並且新生消費群體有著自己的理念。

總體而言,我認為機會是非常多的,隻是有沒有能力去尋找。因此,對於個人而言,不斷學習、不斷變化去適應時代才是首要任務。放眼未來,我們會生活在一個人工智能、萬物互聯的年代。無論是投資、還是生活、就業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投資人,唯有不斷變化才能打造自己的護城河。

上投摩根智選30基金經理孟亮:

仍看好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等行業機會

中國基金報記者:前三季度,您管理的基金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業績,在整個行業都位居前列,主要是踩準了哪些板塊和熱點?

孟亮:上投智選30基金今年的不錯表現,主要受益於對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等板塊投資機會的把握。今年初,市場對新能源汽車、電子等板塊的增長存在爭議,一方麵是2016年末股票市場持續調整,投資者信心不足,另一方麵對終端銷量的擔憂也影響到市場對板塊投資的看法。但經過實地調研和密切跟蹤,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都是中長期發展十分確定的板塊,盈利增長確定,行業景氣度提升,而且股價調整也使不少優質上市公司的估值變得較為合理。這樣的認識,也幫助我們把握住了相關板塊的投資機會,取得了不錯的收益。

中國基金報記者:四季度您更為看好哪些行業的機會?前三季度火熱的周期股、漂亮50等在四季度能否還會繼續有布局機會?

孟亮:站在現在這個時點,我們仍看好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等行業機會。正如上文提到的,新能源汽車是一個長期十分確定的發展方向,世界各國都在製定戰略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長期來看,燃油車必然被取代,而中短期來看,各大汽車企業也推出計劃,在2020年左右停止生產純燃油車。而從新能源汽車的終端銷售情況也較為樂觀,今年工信部提出的75萬輛新能源車銷售目標大概率可以完成,預計未來幾年的銷量也會不斷提升。行業發展,必然會使得上下遊企業獲益,我們也可以從中挖掘投資機會。

電子行業也是這樣,近期蘋果、三星、華為、OPPO、小米都紛紛已經推出或者準備推出新一代旗艦機型,智能手機的發展趨勢已經十分確定。其中,一方麵智能手機單機價格不斷提升,為各類科技創新留足了成本空間,另一方麵,新的功能、技術又使得消費者願意支付一定的費用,從而形成良性循環。而隨著全麵屏、聲學功能升級、裸眼3D、陶瓷機身、雙攝像頭等新功能的應用和推廣,上下遊產業鏈中的上市公司也能從中受益。

中國基金報記者:在經曆了多次的行情輪動、指數起伏,是否可以給投資者分享一些獨特的投資心得,在市場震蕩情況下,如何做好投資?

孟亮:堅持價值投資。從微觀而言,估值,盈利,增長三者相匹配。同時,關注公司所屬行業的景氣度,以及投資邏輯的變化,選擇行業向上,景氣度高,投資邏輯清晰的公司。另外,我們從實業的角度理解上市公司的長期發展趨勢,對公司的價值有充分的理解,把時間拉長看,我認為,精選個股比擇時更重要。更重要的是,對於看好行業的信心,源自我們對行業和公司的深入調研,緊密跟蹤,深刻理解以及長期關注。

中國基金報記者:對於您來說,價值投資的本質應該是怎樣的?在A股市場,如何落實價值投資?

孟亮:價值投資的本質應該是,從實業的角度理解上市公司的價值及未來發展。我們應該重視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長與價值之間內在的關係。

我認為,注重基本麵分析、堅持長期價值投資的做法已漸漸成為當前市場的主流策略。我們經過長期實踐發現,股票的投資邏輯看的越長,波動率可能越小。如果隻從短期邏輯來篩選,雖然部分個股在短期內業績爆發性可能會較強,但股價的波動性也會比較大。

中國基金報記者:現在公募行業越來越偏向機構化,散戶的投資體驗變得越來越窄,您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散戶參與公募基金的路徑是否會逐漸產生變化?

孟亮:從成熟市場的經驗來看,股票市場始終是會走向機構化,通過對行業的深入研究,上司公司的長期跟蹤,通過研究才能走的更遠。

(注: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原標題:前3季度基金大贏家——銀華李曉星、交銀唐倩、上投摩根孟亮:四季度應該買這些行業股票!)

最後更新:2017-10-02 20:53:59

  上一篇:go 最高檢:新司法辦案機製實現適度放權與監督製約並舉
  下一篇:go 韓國拉長中秋假期促內需 適得其反首爾生意人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