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4
財經資訊
注意了!最大石油進口國的需求“出事”了
摘要
中國石化(SINOPEC)6-8月份的每月加工量將比原計劃低大約100萬噸(約24萬桶/日)。
據路透社周二(7月18日)援引知情人士稱,全球最大的石油煉廠——中國石化(SINOPEC)6-8月份的每月加工量將比原計劃低大約100萬噸(約24萬桶/日)。
上述知情人分析稱,這是因為需求減弱,並且來自民營競爭對手的競爭加劇。
盡管眼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仍在繼續實行減產協議,但供應過剩的問題並未顯著獲得解決,這不禁令原油多頭們認為OPEC減產決心有所減弱。
然而,分析師讓我去,這還不是唯一也好操心的事情,如今他們又要麵對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需求下降的局麵。
分析師進一步指出,盡管該數字僅相當於中國原油總進口的3%,但是減產出現在夏季,和美國一樣,夏季通常是中國用油需求旺季。
不過,隨著政府努力減少汙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轉而尋求替代交通工具,比如使用天然氣的汽車等。
今年5月25日,OPEC與俄羅斯等非OPEC產油國曾宣布將每日180萬桶的減產協議延長至明年一季度。同時,由於部分OPEC成員國的減產履約程度降低,石油市場依然處於熊市。
行業研究公司卓創資訊分析師高健表示,“石油市場似乎已不再受OPEC減產相關消息的影響,這意味著通常影響價格的供應麵消息已沒有太大的影響,現在是時候把注意力轉向需求側。而在這方麵,隨著中國燃料需求的減弱,意味著油價走低的時間可能更長。”
周三(7月19日)亞洲時段,美國WTI原油期貨下跌0.1%至每桶46.52美元,且仍舊不到三年前價格的一般;指標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0.1%至每桶48.80美元,2014年曾一度超過115美元。
隨著OPEC和其他產油國減產,以達到削減過剩供應和支持油價的目標,國際能源署(IEA)預計,OPEC上個月的減產執行率下跌至1月啟動以來的最低水平。任何油價的持續反彈,都將取決於中國需求的增長和減少的供應。
另外,IEA還在上個月的報告中稱,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中國2017年的汽油需求日均將增加9.5萬桶,遠遠低於之前兩年23-29萬桶/日的增速。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銷量首次出現下滑,這是至少13年來的首次。
國金證券分析師Guo Yifan表示,“中國的燃料需求遭到諸如共享單車和天然氣燃料汽車等替代交通工具的挑戰。”她預計,大城市共享單車的的使用今年將替代127萬噸的汽油需求,而天然氣汽車已經取代了去年交通工具的220萬噸燃料使用。
IEA上個月將中國2017年的總是有需求增速下調4%至38.5萬桶/日。據外媒,中國4月的表觀石油需求下降0.3%,而汽油需求下滑6.3%,為去年9月來首次。

駐上海的大宗商品研究機構ICIS-China分析師Amy Sun稱,夏季通常都是需求高峰,但自今年4月以來,中國的汽油需求卻走疲,而且並且來自民營煉廠的競爭加劇。
原油新聞
中東產油國麵臨新挑戰 印度青睞美國原油了
WTI看多倉位創七周最高 投資者情緒改善!
原油熊市 中國原油產量將創2009年以來最低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7-19 21:54:36